哈斯校长:美国高中宽泛、务实的课程设置

19世纪末,随着美国高中的逐渐增多,其教学目的、课程设置的规范化被提上议事日程。1892年,美国全国教育委员会指派了一组教育家,要求他们厘清中学教育的目标,理顺中学到大学的过渡衔接。该机构人称“十人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Ten),初步制定了高中的核心学科。除当时较普及的拉丁文、希腊语外,还另加了数学、英语、外语、物理、几何、历史、美国政府和政治、经济学等。十人委员会强调对学生全面的智力训练,要求不论是升大学还是就业,学生必须接受所有科目的教育。


他们认为,听说读写是教育的基础工具,语言又与人的思维联系在一起,一个人能充分表达自己,其思考质量便得以提高。语言还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正是借由语言符号而得以维持和丰富。因此掌握英语,成为每个高中生受教育的最基本目的。


美国是移民国家,在各族裔团体的推动和呼吁下,外语教育向来较受重视。随着地区交流的增加、多民族的日益融合,各族裔依存度的越发提高,外语成为公共教育的核心部分。由于美国特定的地理位置与少数族裔的数量问题,西班牙语成为主要外语语种,另有法、德、阿拉伯、汉、日和拉丁语等。近年来,汉语热在逐渐升温。


由于历史渊源,美国与欧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原住民印第安人外,其最初的移民都来自英、法、德等欧洲国家。欧洲的思想、文化、政治制度,极大地滋养、启发了美国的本土文明,因此,直至今日,美国学生学习的世界史教科书,主要章幅仍被欧洲史占据。相比而言,非欧洲史仅为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美国高中的科学教育,注重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培养,而不是科学知识本身的记忆与掌握。自然科学课的教室,就是实验室,学生要学的是如何提出假设,收集数据,思考因果关系,通过观察和实验,去发现理论是如何被找到、提炼甚至抛弃的。老师要向学生介绍发现步骤即科学研究的方法本身,而不是把已被前人证明的科学理论灌输给学生。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美国高中开设了一门独特的课程,这就是“美国政府”(传统称作Civics,或American Government)。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美国政府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明白“政府”一词的概念,初步懂得其功能、运作原理及其思想理念支撑。它不仅向学生介绍一流的政治思想家,如柏拉图、约翰·洛克、约翰·亚当斯、詹姆斯·麦迪逊等,学习《独立宣言》、美国宪法、种族隔离与民权运动,还研究今天的政府机关,让学生明白它的运作方式、政府面临的问题等,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与国际时事,培养参政议政的兴趣和热情。与之相关的课程,还有政府与比较政治学,介绍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国体、政体及运作方式。


当孩子用美国课堂里学到的有关中国宪法的知识与家长探讨时,号称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搜肠刮肚也说不出多少内容,自觉十分惭愧,也对美国高中课程设置的务实、宽泛,有了更深的认识。


随着移民大量涌入,1918年,美国全国教育协会(the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经过5年研究,发表了一份名为《中等教育首要准则》(the Cardinal Principles of Secondary Education)的报告,将教育目的扩展至健康、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良好的家庭关系。报告还强调:“一个民主国家的教育,应在校内外教授学生知识,培养其兴趣、理想、习性和各项能力,以便他能找准自身的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朝着更高的目标塑造自身与社会。”时至今日,上述课程仍是美国高中生的必修科目。


我是哈斯校长,关于中美之间的课程设置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给我留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哈斯校长:美国高中宽泛、务实的课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