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 友情之名的反本溯源

我们无法追溯人们何时开始有了“友谊”的概念,那些关于伟大友谊的典故似乎也无法解答这个问题。

所以,我们只能先大胆假设一个结论:

最初,是人们为了更好生存和生活所发展的非契约关系,而后逐渐赋予其固定的情感概念,最后又大致框定了道德、情感等诸多约束;

凡在此框架下,人与人间较为稳定牢固的社会关系被称作朋友,而维系此种关系的正是“友情”。并且,若社会关系被阻断,不一定就此断绝了“友情”。


星辰绕着大地之上的幕布已经轮转了数十亿年,人猿的时代即将结束,人类的时代即将启幕

因为今日,某一位人猿第一次长久地注视了天上的幕布,天空宁静的诡秘之中,偶尔回响着地上的尖锐叫声,太过于幽深和旷远了,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

后世必有一言能浅陋地描述那位人猿的真实感受: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便面临着对世界终极、生命意义的困惑和孤独。

◎《2001太空漫游》  

当然,“困惑”与“孤独”也不过是人们从发明的苍白文字中所提取的粗浅概念。

后来,人们用科学探索终极,解答困惑;用感情确定意义,对抗孤独;诸如哲学、宗教等常常肩负着两边的使命。

前者近乎是完全理性的,后者最初也诞生于理性,但在后世的发展中,当后天发掘和补充的感性概念变成人类世代传承的特征时(后天所学是否一定程度会产生遗传?),更占了上风。

在常会提到的感情类型中,友情最符合这般描述,因为它基本可以说是人为凭空创造用以确定意义和对抗孤独的。爱情和亲情则都存在天性基础,爱情的天性基础是性和繁衍,亲情则来自于血缘,两者都在后来被发掘和赋予了更多的感性和伦理概念。

那么,除了确定生命意义和对抗孤独,友情的诞生和发展更具体地取决于什么?

如果友情的诞生和发展有明显的驱动力量,那么大概就是两种:

1.    利益需求(此处利益非贬义,不单指金钱)。

2.    精神需求。

想要论证这两点,或许可以从弗洛伊德对“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研究入手,他对此有着详细的阐释,在此截取可以用于本文阐述的部分关键概念。

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是“饥饿”、“口渴”、“睡眠”和“性欲”这些本能的归纳,也就是说“本我”关乎天性;

自我:是后天学习和环境接触发展起来的,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受现实的影响对“本我”进行约束,它是促进个体与现实世界进行交互的桥梁,它是相对现实化的存在。

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它的力量指导着“自我”去约束“本我”,它是理想化的存在。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从三者的层次我们就能知道,人最开始面临的是来自本我的需求。特别对于原始人类来说,生存应是第一要务。

因此,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劳动,我们是否可以将其中没有血缘和性关系的人与人看作最原始的朋友关系?

精神需求的层面,则主要由“自我”主导。我们已经谈到,人们为了确定生命意义和对抗孤独,发掘和创造了许多东西,包括“精神需求”这一概念本身也是基于最深层次孤独而发掘和衍生的。

在后天的学习和接触中,有人痴迷哲学,有人热爱音乐,有人写作,有人绘画……若有人与之共鸣、为之欣赏,志趣相投、心意相通,就此,方才诞生了“伯牙子期”这等被我们奉为友情典范的故事。

◎ 伯牙子期

但实际上,友情的概念发展到现在,我们几乎难以将一段友情以利益需求和精神需求完全划分得泾渭分明,因为当今的社会关系既要考虑生存,也更迫切地需要精神的寄托。

所以,当今的友情关系基本是利益与精神并驱的。除了双方在朋友交往上,一开始就在主观上带有不良目的的情况,利益需求在此仍旧不是贬义。

朋友之间互帮互助、同甘患难的故事并不少。

◎ 电影《无法触碰》  

 另外,友情不同于爱情,存在“单相思”的情况(若其中一方未将双方关系视作友情的情况除外)。

友情一定是基于“自我”,产生于双方的共同需求上(且非主观恶意),既是“利益需求”层面的互惠,亦是“精神需求”层面的互慰。

所以,不要因为本文的分析将友情不可避免的“利益需求”视作洪水猛兽,前提是双方都是主观善意的。

但显然追求完美、理想主义的人不愿仅满足于此。

我们在开篇的假设中已经说到,人们对友情进行了道德和情感的框架约束(其他感情类型亦是如此),就意味着人们对友情制定了判断标准。

虽然标准不如数学公理那般确切,但可以确定的是,判断标准存在递进关系,不同的个体决定着这个标准的差异。

同时,“本我”、“自我”在情感方面的外在表现大致划分了这一差异,“超我”则指导着人们追寻“友情”的理想化。

然而,友情的初始起源既然是基于生存/利益需求,为什么人们还会追求现实之上虚无缥缈的“理想化”?

一方面这是人们不断进步的必然追求,人们始终面临着生命意义的拷问和孤独的胁迫,必须不断追问和求索,这一点不仅体现于感情上。

另一方面,在后天发掘和补充的感性概念变成人类世代传承的特征过程中,那些伟大的诗人、伟大的先哲、伟大的艺术家们居功至伟,他们对友情典范的描摹、对感情道德的追索,令人向往。

◎ 赠汪伦

而最融入最受影响的人们,在“超我”上的体现更加明显。

不安于“自我”的现状或“现实”有所失意的人,也会思考“理想的友情”是如何?或者完全朝着理想主义转变,并不自觉地重拾某些潜意识里认为的趋近于理想化的片段。

可是,感情有时又会成为孤独新的来源处。无论是人们在探求世界终极,还是对抗孤独的道路上,真有某些规则充当着“破壁人”③的角色吗?

◎《三体》改编舞台剧,艺术化处理的“破壁人”登场

如此,就大概剖析出了突然忆起小学好友的原因,也解释了为什么“若社会关系被阻断,不一定就此断绝了友情”。

简而言之——友情,是我们为自己确立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支撑我们对抗与生俱来的孤独,它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生存和生活的珍贵情谊。

友情的判断标准并不是个体对友情的比较标准,包容现实,并不妨碍理想主义之人对理想化情感的向往。

毕竟人世匆忙,除了孤独,人们还得应对许多。

原文阅读请点击

注:

①《情感的起源》部分第一段,灵感来自于阿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游》。

②参考资料: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相关研究。

③“破壁人”:《三体》中人类为对抗三体文明所制定的面壁者计划,面壁者计划的执行人被称为面壁者,三体文明对此采取的击破方法是——为面壁者准备“破壁人”,且“破壁人”是人类。

④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参考角度和理解较为片面,或有偏颇,请辩证看待。


孤语者弱,争鸣者广

点个“在看”,转发分享吧

↓↓↓↓↓

你可能感兴趣的:(【集合】| 友情之名的反本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