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宋朝时期才大规模种植,在此之前,古人靠什么抵御严寒?

清晨从温暖的被窝里醒来,刚把手伸出去感受了一下外面的温度:呀,这也太凉了吧,算了,还是回去睡个回笼觉吧……

寒冬腊月,没有这床温暖的棉被,这个冬天我简直不知道该如何度过。那么问题来了,棉花作为一种外来物种,小伙伴们知道它是何时传入中国,又是谁让今天的我们能够穿上温暖的棉衣、盖上温暖的棉被吗?

一、棉花简史:棉花传入中国约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但在宋代以前,棉花的种植区域却仅局限于海南、福建、新疆和西南地区;

1978年福建省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在祟安县武夷山洞穴的船棺中发现了一块青灰色的棉布残片,经过专家的检验这块棉布属于多年生灌木型木棉,专家在测定船棺所属的年代时,发现它距今已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这说明,棉花传入我国大概已有三千年的历史。

但从传入到大规模开始种植棉花,中间就间隔着漫长的时间。

棉花传入我国后,早期的时候一直种植在海南、福建和新疆等地区,《梁书·高昌传》记载:“草木,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纑,名为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

当棉花在新疆集市上走红的时候,内地的古人们并没有重视起棉花的作用,他们依旧在观察、尝试着接受,经过漫长时间的磨合,直到宋代的时候,古人们才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

提到推广棉花这件事,一个叫黄道婆的伟大女性,对促进长江流域棉纺织业和棉花种植业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棉花之所以在漫长的历史中都没有得到推广,一方面是由于当时交通运输、信息传播不便,很多内地的人根本接触不到棉花,更不要提去种植棉花了,另一方面是由于内地主要用葛、麻、蚕丝等材料织布做衣,他们并不懂得如何去利用棉花,所以也就没有大规模推广棉花的积极性。

黄道婆的伟大之处有三点:无私教授棉纺织技术、改良棉纺织机和推广棉花的种植

她从黎族妇女学习到棉纺织技艺后,因看到家乡棉纺织技术落后(福建这些地区已有原始的棉纺技术),就把自己所学结合家乡的条件进行改良创新,研究出了适合家乡人使用的棉纺织工具和棉纺织技术。

黄道婆把自己的研究结果无偿教授给想来学习的人们,那些人在掌握黄道婆传授的技术后,便开始用棉花作为原材料生产驱寒的棉衣、棉被,这也直接促成了内地人民推广种植棉花这件事。

元代的时候,元朝的统治者非常重视棉花推广这件事,他们专门派人编写农书教人民种植棉花、纺织棉布。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了明朝棉花的种植已经成了全国各地都在做的事情,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描述说:“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由此可见,经过宋元两朝的推广,到了明朝时期,棉织品已经普及到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了人们驱寒保暖的神器。

可一想到棉花直到宋朝的时候才开始大规模推广种植,那么在此之前,古人又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呢

二、在宋代棉花大规模推广前,古人抵御严寒的百般技巧:“修空调房”、制“花椒墙”、做“火墙”……

在取暖这件事上,主要分三类:吃穿住

吃很好理解,天气严寒的时候,约上三五好友,摆上一个火炉子,上面再架起锅子,大家围坐在火炉旁,一边喝着黄酒聊着天,一边吃上暖身的牛羊肉,浑身只觉得暖洋洋的。

酒足饭饱,胃里暖了,身子骨自然也就暖了,这就跟冬天我们喜欢吃火锅是一样的,不光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也有借吃取暖的目的。

穿这方面更不必说,这可是我们能度过寒冬的神器呢!

在没有棉衣之前,古人保暖衣服的材质主要由葛、麻、丝、絮和动物皮毛、皮革组成,《尚书·禹贡》中记载二千多年前的古人就用葛做衣服来起到保暖的作用:“岛夷卉服,厥篚织贝”。(明宋濂 《白牛生传》:“锦衣与卉服虽异,暖则一。”)

当然,比起植物,显然动物的毛和皮做成的衣服更加保暖,但由于获取的成本问题,通常也只有出生权贵家族的人才穿得起(舍得)皮制品。

除了直接穿在身上的保暖衣服,古人还研究出了一系列能够取暖的神器,比如古人用铜做成手炉,然后在里面放上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天寒地冻的时候手里捧上这样一个温暖的宝贝,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在住这方面,古人也是煞费苦心。

提起保暖的屋子,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北方的热炕头,只要把炕烧热了,还有什么冬天过不去呢?

晚上睡觉有火炕,白天家人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村民们也有类似的取暖方式,叫做“火坑”。

火坑是直接在屋内用木炭或者柴火烧火取暖,木炭、柴火燃烧之后的灶灰同样也是取暖之物,这种做法在古代的农村相当普遍,属于绝大多数村民经济实惠的取暖方式。

古代的富商、达官显贵们取暖的方式就更是五花八门了,那时候他们也使用类似热水袋的“足炉”取暖。这种足炉同样是铜制,只是比手炉稍大,古人在里面灌满热水,用来暖被窝、捂脚,所以才被称作“足炉”。

古人相信花椒做成的墙具有保温的作用,西晋首富石崇便把花椒碾成泥涂在墙上作为保温材料,然后挂上锦绣壁毯,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帐,再在地上铺上西域毛毯。我闭上眼去想象那种奢侈的取暖画面,当真不知住在这样的“空调屋”里,怎么才能冷得起来呢?

皇帝的宫殿把房屋建成了火坑的模式,宫殿的墙壁设置了空心的“夹墙”,在墙壁下又挖有专门的火道,当皇帝和妃子们需要取暖的时候,宦官们便在殿外的廊檐底下燃烧木炭,木炭燃烧产生的热量便会通过火道传递到宫殿里去。

以上从衣食住三个方面介绍了古人的取暖手段,接下来,再聊聊一些民间土办法。

三、民间御寒有妙招:猪油涂身体、洗冷水澡、冬天踢足球。

原始社会时期,一些依靠狩猎为生的人,他们为了度过寒冬,会把房屋向下修建,然后把猪油涂抹在自己身上来抵御风寒,《后汉书·东夷传》便记载:“古肃慎之国……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

猪油在现代是作为炒菜的食用油,但在古代,古人是将其当作清洁身体的工具、驱寒和护肤的神器。

古代没有水泥房,那些用泥土和竹、木制成的房屋冬天透气性就会显得很尴尬,在这种环境下,半地穴式的房屋,抵御风寒的能力就显现了出来,肃慎采用这种方式保暖,也证明了它确实是一种不错的驱寒手段。

在保暖这件事上,还有一种时常被人忽视的方式——运动健身

运动会产生热量,在寒冷的冬季非常适合作为保暖措施,有一些心里比较强大的猛男还会采取“冬泳”、“洗冷水澡”等方式来提高自己抵御风寒的能力,对于他们,我只有疯狂点赞以示心底的钦佩之意。

当然,绝大多数人采用的运动取暖法还是比较常见的跑步、踢球这种,在古代,蹴鞠运动是冬季比较常见的户外热身活动。

因为冬天是农闲时刻,大家有更多时间来组织集体活动,蹴鞠这种既能娱乐,又能取暖的运动方式自然是不二选择。

总结

取暖办法千万种,经验还要看古人,不得不佩服古人,在物质条件匮乏的时代里,他们能够研究出这么多种取暖的独门秘方,实在令人赞叹不已。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今天的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这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棉花宋朝时期才大规模种植,在此之前,古人靠什么抵御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