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性能优化之一:Java 内存模型理解

       开篇:APP性能优化涉及很多方面,比如内存优化、启动优化、稳定性优化、电量优化等。其中尤其是对内存的优化尤为重要,而要更好的优化内存,必须对Android 的内存模型,垃圾回收等有个基本认识。今天就从java 内存模型和垃圾回收机制开始认识java 虚拟机。

一、java 内存模型:

首先来一张图对整个内存模型有个直观的了解:

Jvm(Java虚拟机)主要管理两种类型内存:堆和非堆。 堆是运行时数据区域,所有类实例和数组的内存均从此处分配。 非堆是JVM留给自己用的,包含方法区、JVM内部处理或优化所需的内存(如 JIT Compiler,Just-in-time Compiler,即时编译后的代码缓存)、每个类结构(如运行时常数池、字段和方法数据)以及方法和构造方法的代码。

简言之,Java程序内存主要(这里强调主要二字)分两部分,堆和非堆。大家一般new的对象和数组都是在堆中的,而GC主要回收的内存也是这块堆内存。配一张示意图总结一下:


Java虚拟机并不知道Java编程语言,只知道一个特定的二进制格式:class文件格式。class文件包含了Java虚拟机的指令(或字节码)和符号表,以及其他辅助信息。

二、常见的垃圾回收算法

1. 标记清除算法 (Mark-Sweep)

标记-清除算法分为两个阶段:标记阶段和清除阶段。标记阶段的任务是标记出所有需要被回收的对象,清除阶段就是回收被标记的对象所占用的空间。 优点是简单,容易实现。 缺点是容易产生内存碎片,碎片太多可能会导致后续过程中需要为大对象分配空间时无法找到足够的空间而提前触发新的一次垃圾收集动作。 示意图如下:

2. 复制算法 (Copying)

复制算法将可用内存按容量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的一块。当这一块的内存用完了,就将还存活着的对象复制到另外一块上面,然后再把已使用的内存空间一次清理掉,这样一来就不容易出现内存碎片的问题。 优缺点就是,实现简单,运行高效且不容易产生内存碎片,但是却对内存空间的使用做出了高昂的代价,因为能够使用的内存缩减到原来的一半


3. 标记整理算法 (Mark-Compact)

该算法标记阶段和Mark-Sweep一样,但是在完成标记之后,它不是直接清理可回收对象,而是将存活对象都向一端移动,然后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 所以,特别适用于存活对象多,回收对象少的情况下。


4. 分代回收算法

分代回收算法其实不算一种新的算法,而是根据复制算法和标记整理算法的的特点综合而成。这种综合是考虑到java的语言特性的。 这里重复一下两种老算法的适用场景:

复制算法:适用于存活对象很少。回收对象多 标记整理算法: 适用用于存活对象多,回收对象少

三、ART与Dalvik虚拟机

ART(Android Runtime)是Android 4.4发布的,用来替换Dalvik虚拟,Android 4.4默认采用的还是DVM,系统会提供一个选项来开启ART。在Android 5.0时,默认采用ART,DVM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ART与Dalvik的区别

优点:Dalvik中的应用每次运行时,字节码都需要通过即时编译器(JIT,just in time)转换为机器码,这会使得应用的运行效率降低。而在ART中,系统在安装应用时会进行一次预编译(AOT,ahead of time),将字节码预先编译成机器码并存储在本地,这样应用每次运行时就不需要执行编译了,运行效率也大大提升。

缺点:ART占用空间比Dalvik大(字节码变为机器码之后,可能会增加10%-20%),这就是“时间换空间大法”。

改进CMS 垃圾回收,引入移动垃圾回收器。

ART把Java堆的主要组成包括Image Space、Zygote Space、Allocation Space和Large Object Space四个Space,Image Space用来存在一些预加载的类, Zygote Space和Allocation Space与Dalvik虚拟机垃圾收集机制中的Zygote堆和Active堆的作用是一样的,Large Object Space就是一些离散地址的集合,用来分配一些大对象从而提高了GC的管理效率和整体性能。

四、android 系统使用的回收算法

1、Dalvik VM

Mark-Sweep

Concurrent Mark Sweep(CMS)

2、ART

Concurrent Mark Sweep(CMS) Andoird N 及以前

Concurrent Copying (CC)  Android N 之后

五、什么时候触发GC?

GC_FOR_MALLOC: 表示是在堆上分配对象时内存不足触发的GC。

GC_CONCURRENT: 当我们应用程序的堆内存达到一定量,或者可以理解为快要满的时候,系统会自动触发GC操作来释放内存。

GC_EXPLICIT: 表示是应用程序调用System.gc、VMRuntime.gc接口或者收到SIGUSR1信号时触发的GC。

GC_BEFORE_OOM: 表示是在准备抛OOM异常之前进行的最后努力而触发的GC。

六、减少GC开销的措施

       根据GC的机制,程序的运行会直接影响系统环境的变化,从而影响GC的触发。若不针对GC的特点进行设计和编码,就会出现内存驻留等一系列负面影响。为了避免这些影响,基本的原则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垃圾和减少GC过程中的开销。

(1)不要显式调用System.gc()

  此函数建议JVM进行主GC,虽然只是建议而非一定,但很多情况下它会触发主GC,从而增加主GC的频率,也即增加了间歇性停顿的次数。

(2)尽量减少临时对象的使用

  临时对象在跳出函数调用后,会成为垃圾,少用临时变量就相当于减少了垃圾的产生,从而延长了出现上述第二个触发条件出现的时间,减少了主GC的机会。

(3)对象不用时最好显式置为Null

  一般而言,为Null的对象都会被作为垃圾处理,所以将不用的对象显式地设为Null,有利于GC收集器判定垃圾,从而提高了GC的效率。

(4)尽量使用StringBuffer,而不用String来累加字符串

  由于String是固定长的字符串对象,累加String对象时,并非在一个String对象中扩增,而是重新创建新的String对象,如Str5=Str1+Str2+Str3+Str4,这条语句执行过程中会产生多个垃圾对象,因为对次作“+”操作时都必须创建新的String对象,但这些过渡对象对系统来说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只会增加更多的垃圾。避免这种情况可以改用StringBuffer来累加字符串,因StringBuffer是可变长的,它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增,不会产生中间对象。

(5)能用基本类型如Int,Long,就不用Integer,Long对象

  基本类型变量占用的内存资源比相应对象占用的少得多,如果没有必要,最好使用基本变量。

(6)尽量少用静态对象变量

  静态变量属于全局变量,不会被GC回收,它们会一直占用内存。

(7)分散对象创建或删除的时间

  集中在短时间内大量创建新对象,特别是大对象,会导致突然需要大量内存,JVM在面临这种情况时,只能进行主GC,以回收内存或整合内存碎片,从而增加主GC的频率。集中删除对象,道理也是一样的。它使得突然出现了大量的垃圾对象,空闲空间必然减少,从而大大增加了下一次创建新对象时强制主GC的机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Android 性能优化之一:Java 内存模型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