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就是不爱排队?

1

家门口有家包子店,肉包子出了名的好吃,皮包陷多、汤汁也多。虽然价格小贵,但天天早上有人排队。

我是个不爱排队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不爱人多的人,不论是景点、网红美食店等等,只要是人多,需要排队,总是会让我望而却步。所以也很少光顾门口那家包子店。

当然每天上班时路过,偶尔看到排队的人少,还是会去排着,品尝一下美味。

有一次,正排着队,一个头发花白的阿姨带着个五六岁的小朋友非常自然地直接站到了我的前面。我有些莫名,问道:“阿姨,你为什么站在我前面呀?”

“我孙子上学快来不及了。”非常理直气壮地声音从她大嗓门里发出。

“所以你就插队了?”

“你没看到有小孩吗?你让一下又不会少块肉,怎么这么啰嗦。”她再次反驳回来,仿佛小孩是她的挡箭牌。

“我看这小男孩眉清目秀的,你不以身作则教教他要守秩序、要排队吗?”

“我算是知道了,为什么现在社会风气一塌糊涂,就是因为你们这些年轻人不懂尊老爱幼,哎,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啊!”她一下子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将我无情的打压。

我顿时语塞。待祖孙俩买好包子后,她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才牵着小朋友扬长而已。


无奈苦笑之余,我不经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为什么有些人就是不爱排队

思来想去,答案有三:第一,排队就是意味着输,因为总会有人不排队的,再加上输赢对有些人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在能占到一些便宜的时候,尽量多占些。

第二,只以结果论英雄。比如说在公交车或者地铁上抢座,在网上也有很多因为抢座而导致争吵的视频。在我们看来,因为一个座位,不值得如此。但在他们看来是非常值得的,毕竟最后坐到座位了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我们总有理由去为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当我们为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后,还会出现一个更重要的心理因素,就是认为他人也应该和我们想的一样。一旦如此,我们就会变得更加理直气壮,并将同理心抛在一旁。

这些行为在有些人眼里是没有素质,如果发生在自己家人身上,还会觉得丢脸,总觉得为了一个座位,或者插个队节约个几分钟何必闹得这么难看。至少我以前常常就是这么觉得,还会为此和父母争论一番。


2

但有一次看《奇葩说》,李诞在里面说过的那段话让我感触颇深:我们看不惯父母辈那些“过时”的思想和行为,其实是他们在当时那个年代得以生存下来的习惯和能力。

而我们以为自己会和父母辈不一样,但仔细琢磨就会知道,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在职场上、生活上等等时不时地也会绞尽脑汁的争夺一番。比如去医院看病,认识人总会让自己免去排队之忧,在公司上班,保持和领导的良好关系,总会让我们得到一些好处。

所以,其中最大的区别也许就是我们嫌弃父母辈做出的事情太过表面化,抢的太过难看,而不像我们自己那样可以偷偷摸摸地做,占了便宜,内心窃喜外,还要一脸正气。

心理学里有一个常用的防御机制叫做投射:即个体将自己的某种罪恶念头,或有某种恶习,反向指斥别人有这种念头或恶习;或者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性格、特征、态度、意念和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指责别人这种性格的恶劣及批评别人这种态度和意念的不当。投射能让我们利用别人作为自己的“代罪羔羊”,使我们逃避本该面对的责任。如“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都是一种投射的表现。

简而言之,我们可能在潜意识中看不惯自己的一些行为,但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纠正,比如说去医院看病时托人找关系,节约了排队的时间,亦或者是我遇到的那位阿姨理直气壮地插着队。所以一旦在他人身上看到了类似的行为就会加以批判。


3

当然,不论是插队也好,托关系也罢,这一系列的行为与当今社会倡导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所以在发生这一现象指责别人的同时,也请自我反省一番,毕竟从自身做起,是我们从小被教育的礼仪。

我知道有时候这很难,我也扪心自问过,如果家人生病,恰好自己也认识一位医生,那是否会利用这一层关系去“行个方便”呢,我的答案是会的。

那你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有些人就是不爱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