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教练告诉你,关于“学习”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职场人的职业危机感越来越强。英国牛津事务研究所在今年6月25日发布研究报告称2030年,全球将有8亿人因为人工智能失业,机器人将取代2000万的工作岗位。

去年阿里巴巴的无人酒店在杭州开业引起轰动,智能化的无人超市、自动的无人加油站、无人快递、无人餐厅、无人驾驶……都在提醒着职场人没有稳定不变的行业,更没有稳定的工作。

随着那些热门行业巨头一轮又一轮的裁员潮,我发现,越来越多的职场人面对职业焦虑选择开始拼命学习。

35岁的外企HRBP感觉遇到了职业发展瓶颈,不知道接下来自己要如何转型。

工作将近5年的朋友本科毕业,觉得自己在行业中越来越没有职场竞争力,在考虑是不是要读个在职研究生或者去读个MBA深造一下。

40多岁的二宝妈妈作为职场女性,不仅要面临家庭和工作的平衡问题,就连每天下了班把两个宝贝哄睡着之后那点宝贵的时间,还在不断精进外语,希望能把握机会,在公司国际化的项目中有出色地表现。

职场人要如何学习才能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呢?

1 固定型思维 VS. 成长型思维

职场人学习这件事上,转变思维模式永远是前提。

最近袁隆平老先生有了新身份的采访火遍了朋友圈。

农业专业科班出身的我看到关于袁老的报道后由衷敬佩并被他的精神深深打动。

在央视面对面20多分钟的采访中,年近90岁的袁老精神状态良好。

在他的办公室里,依然码放着成堆的资料,桌上的眼镜和放大镜格外瞩目。

这位今年8月份就满90周岁的农业专家,2015年卸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职务后,现在的身份是该中心的研究员,继续指导杂交水稻的科研工作。

这位和杂交水稻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科学家,在90岁的时候依旧心怀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

卡罗尔·德韦克《终身成长》这本书中提到人的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看过《袁隆平传》或了解杂交水稻故事的人,很容易就能发现,袁老就是典型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

拥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人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他们时刻想要证明自己的智力、个性和特征,会把发生的事当作衡量能力和价值的直接标尺。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人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他们认为虽然人的先天才能、资质、性格各有不同,但是都可以通过努力和经历来改变。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们常常不屑于努力,不注重学习方法,把他人当成审判者,这必然阻碍他们取得成就获得成长。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能明确目标,不断优化学习方法,乐于向同伴学习,这将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并取得成绩。

对于学习这件事,刘润老师有两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形容这两类人。

他把学知识比作往瓶子里面倒水,而成长的速度就是瓶子中水量增长速度。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瓶子”的进水速度就像一块“瓷砖”,外观华丽,晶莹剔透,甚至炫彩夺目,但就是滴水不进,根本不沾水,看着是很漂亮,但是吸收不了任何一点点外面的东西和不同的意见。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瓶子”进水的速度就像一块海绵,你浇灌的“知识泉水”只要倒下去,立刻就没了踪影,全部快速吸收。他们对很多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总关心这件事别人是怎么做到的、是如何成功的?这个事情的处理方法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在追求甘甜的“知识泉水”的道路上,他们永不止步。而且总是乐意接受很大的挑战。

就像袁老一样,一直在思考杂交水稻这件事情还可以做得更好吗?

他不相信这就是最好的状态,可以再来试试看,一次,又一次,哪怕头破血流,也要达到“最优解”。

90岁高龄的他杂交稻产量的下一个目标是达到20吨,而且他说这个高产是没有尽头的,没有封顶。

其实没有绝对的某种思维方式,每个人都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混合体。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固定型思维模式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让我们感到安全,即便实际上它并没有让我们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安全。

改变是不易的,有些想法、观念、认知已根深蒂固。

改变是痛苦的,我们得跳出舒适圈去面对恐惧、脆弱。

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尝试让自己接纳变化,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对未知充满好奇,因为好奇心永远是职场人学习最好的老师。

2 消费型学习 VS. 投资型学习

具备了成长型思维,只是第一步。作为一名生涯咨询师,我经常听到来访们提到“成长”这个词。

每天都在重复一件事情,我觉得自己没有成长。

我感觉我的这份工作已经没什么可提升的了,完全限制了我的成长。

……

这时候,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能否给“成长”一个定义?

如何衡量一个职场人“成长”了?

在王鹏老师和马华兴老师的职业发展管理师课程上,我终于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成长=给别人带来价值

成长由买单的人衡量,而自己只能定义“成长感”。

作为一名职场人,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就是为了解决他人的问题,你能获得的价值主要看你解决的是他人的“小问题”还是“大麻烦”。

学过一点理财知识的人都知道,我们平时花钱可以分为消费型和投资型,而学习也可以分为两种——消费型学习和投资型学习

消费型学习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学习健身、学习绘画、学习各种兴趣网课,自己获得了知识,自己享受了学习的乐趣,这获得的是“成长感”。

投资型学习是为了解决别人的问题。同样是学习,目的是通过学习解决工作当中的问题,客户或公司为你的学习成果买单,愿意给你升职加薪,给你更大的发展空间,这获得的是“成长”。

同样是学习外语,每天学完在朋友圈打卡,自己感觉每天都有进步并享受这种学习的乐趣,这就是消费型学习。而如果自己学习外语,有效完成了工作任务,帮自己争取到了机会、赚到了钱,就是投资型学习。

在知识付费的时代,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线上线下课、参加读书会、参加各种社群的培训和分享沙龙,年初立下flag要一年读书100本……沉浸在知识的狂欢之余,有些人会发现,即使听了不少课,读了不少书,当时兴奋不已,但关上书本,摘下耳机,依然是记不住,用不上,说不出。一年下来,并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速度。

大部分人面对这种状况想当然的归因是自己学习效率低,或者干脆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心不静了、方法没选对等等,于是投入更多时间,学习更多方法,但是收效甚微。其实原因很简单,一句话总结就是:

知识没有用,因为没有用。

对于很多人而言,书买回来了就等于自己看过了,课买回来了就等于听过了,事情想了一遍觉得靠谱就等于做过了……

学习是个动词。

在职场中,没有输出并创造价值的学习都是耍流氓。

所以请减少你的消费型学习,或者把消费型学习转化成投资型学习。真正让学的东西用起来,创造它应该创造的价值。

3 学完-记住-高分 VS. 挑选-调用-解决问题

在传统印象里,一说到学习,你是否首先想到的是要先去买本书或者报个班上课?这种方式对于职场人是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呢?

如果是一名在校学生,学习是为了把知识“学完”,并且“记住”,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是通过考试拿到“高分”。总结一下这种模式就是:学完-记住-高分。

但作为一名职场人,这种模式已经完全不能继续沿用了。为什么呢?

首先,在这个知识爆炸年代,知识永远学不完,我们首先要能挑选出学习的内容。

其次,我们没必要记住,无论是笔记本、脑图、搜索引擎,甚至直接电话给有答案的人,只要能够及时调用就够了。

最后,职场人的学习并不以考试成绩为最终结果。重要的不是你“学完”甚至“学到”没有,而是能不能快速高效的解决问题。

所以,对于职场人来说,学习的模式转换成了:挑选知识-调用-解决问题。

大部分职场人学习效果不理想并不是方法不对,而是模式不对。在职场里,用学生思维学习,刷书单、学各种线上线下课、写读书笔记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越学越焦虑。职场的学习高手一定是以“解决问题”来学。

那么第一个问题来了,职场人究竟要学什么呢?

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读个书,买个课,做个知乎搜索……其实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聚焦问题。

问题=期待-现状

在开始学习之前,可以先问问自己4个问题:

1、我最近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2、哪里可能会有答案?

3、哪些是难度适中,我能方便读懂的?

4、有可以实操的工具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花10小时读一本书,你至少应该花30分钟确定这本书是什么书,值不值得看。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解决问题的效率,才是学习的效率。

知道了学什么,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职场人应该从哪而学呢?

学习形式越来越多元化的时代,哪种形式学习最好呢?答案依旧是选择解决问题效率最高的——跟人学和跟事学。

所谓的跟人学,就是当遇到问题,锁定你能连接到的最有可能知道这个答案的人,然后直接去找这个人问。

遇到复杂问题的时候,与其花大量时间查资料,不如直接去找这个领域解决过类似问题的人请教。因为他可以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直接给到你最需要的答案。

如果自己直接连接不到,就找他的痕迹,找能连接到他的人。在人人互联的时代,想找到地球上任何一个人,只要通过6个人就可以,所以不要低估你的人际网。当然也可以尝试去通过一些如“在行”这类行家聚集的付费平台找到他们。

跟事学,就是我们常说的复盘。复盘是围棋术语,在这里复盘指的是把自己做过的事,重新推演一遍,在成功的事里抽取方法论,从失败的事中找到新认知。

作为一名职场人,除了要精准聚焦学习的内容、找到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如果希望通过学习掌握一门技能,最好的时间配比是721法则。

这个法则是微软根据多年的人才培养经验总结出来的。

他们发现大量给员工培训并没有用,如果要通过培训切实提高员工的绩效,最好的时间配比是721——用1份的时间学习理论,2份的时间复盘反馈交流观点,7份的时间动手实践。

真功夫都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想想当初学习骑自行车的自己,应该很容易理解这个法则的有效性。

那些说自己明明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学不会的朋友,对照这个时间比例,以学习理论时间来计算,你的动手实践时间足够了吗?如果没有,请继续努力练习。

总结

如果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学习就没有尽头。但自欺欺人的“成长感”永远不能代替“成长”帮助你应对职场变化。

请让你的学习有价值,真正把知识转化成你的职业竞争力。愿终身学习的你永远奔跑在成长的阶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业生涯教练告诉你,关于“学习”那些你不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