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与《战国策》札记(五十六)

赵文进谏曰:“农夫劳而君子养焉,政之经也。愚者陈意而知者论焉,教之道也。臣无隐忠,君无蔽言,国之禄也。臣虽愚,愿竭其忠。”王曰:“虑无恶扰,忠无过罪,子其言乎。”赵文曰:“当世辅俗,古之道也。衣服有常,礼之制也。修法无愆,民之职也。三者,先圣之所以教。今君释此,而袭远方之服,变教之古,易古之道,故臣愿王之图之。”

赵文劝谏武灵王说:“农夫辛勤耕作以供养君子,这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愚笨的人表达意见,明智的人加以决策,这是处理问题的方法;做臣子的不隐瞒自己的意见,做君王的不阻塞言路,这是国家的福分。我虽然愚笨,但还是希望竭尽自己的忠心。”武灵王说:“替别人着想的人不应该过分苛求,竭尽忠心的人不能指责他的错误,您就直言吧。”赵文说:“适应时势顺从当地民俗,这是自古以来的法则;衣服有一定的款式这是礼法的规定;遵守法纪,不犯错误,这是老百姓的职责,这三个方面,都是古代圣贤的教导。现在大王您对这些都弃之不顾,去改穿远方胡人的衣服,改变古代的教化,改变古代的章程,所以我希望大王认真地考虑考虑。”

赵文提醒武灵王要注意百姓的意向。

  王曰:“子言世俗之间。常民溺于习俗,学者沉于所闻。此两者,所以成官而顺政也,非所以观远而论始也。且夫三代不同服而王,五伯不同教而政。知者作教,而愚者制焉。贤者议俗,不肖者拘焉。夫制于服之民。不足与论心;拘于俗之众,不足与致意。故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圣人之道也。承教而动,循法无私,民之职也。知学之人,能与闻迁,达于礼之变,能与时化。故为己者不待人,制今者不法古,子其释之。”

武灵王说:“你所说的只是世俗的见解。普通民众只是一味地沉溺于习惯世俗之中,而书呆子又总是拘泥于书本上的东西,这两种人,他们只能谨守职责,遵守法令而已,不能和他们一道谋长远的事业,建立开创之功。而且夏、商、周三个朝代虽然服装不同但却能统一天下;春秋五霸政教各异却能治理好国家。聪明人制订法令,愚蠢的人被法令制约;贤达的人改革习俗,而愚笨的人却拘泥于旧风陋俗。因此那些受世俗礼法制约的人,没有必要和他们交流思想;那些拘泥于旧风陋俗的人,没有必要向他们说明你的意图。所以习俗随时势而变,而礼法和这一变化了的习俗相统一,这才是圣人治国的根本原则啊!接到国家的政令就马上行动,遵守法制而抛弃个人私念,这才是老百姓的天职。真正有学问的人能听从意见而改变观点,真正通晓礼法的人能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为自己着想的人不会兼顾他人,要改变时势就不能完全效法古代,您就放心吧!”

老百姓确实并不很关心国家大势的发展动向,他们也没有条件去考虑这些问题,服从就可以。鲁国的曹刿也曾说过肉食者谋之。

好了,我们来看看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吧!

所以当他向安布累喜阿人进攻时,他立即把他們打垮了。他們大部分的人就当場被杀。其余的人逃往山中,但是山中的道路巳經被占据了,幷且安非罗基亚人对于他們自己本国很熟悉,他們是輕装以对抗他們重装的敌人;而安布累喜阿人对于当地很不熟悉,不知道要向那里逃跑才好。在这种情况下,他們冲入山谷中,或者冲入那些已經有了埋伏在那里等待他們的地方,因而被杀死在那里。在他們拼命逃跑的时候,有一些人事实上投入附近的海中。他們看見雅典人的船艦正在陆地上战斗发生的时候,沿着海岸駛来;当时,他們这样惊慌,以至于向雅典人的船艦游泳,因为他們認为,如果他們一定不免于死亡的話,他們宁愿死在那些船艦上的人手里,而不愿意死在那些他們所痛恨的野蛮人安非罗基亚人手里。經过这些灾难之后,安布累喜阿人的大軍中,只有极少数的人安全地跑回了他們的城市。

安布累喜阿人受斯巴达人的拖累损失惨重。充分说明了猪队友的危害性。

阿开那尼亚人剝掉了陣亡者身上的东西之后,建立一个胜利紀念碑,然后回亚哥斯去了。翌日,那些从奥尔匹逃往阿格里去的安布累喜阿人派来了一个傅令官。他来請求允許他們收回第一次战役中陣亡者的尸体,当时他們和門丁尼亚人一路从奥尔匹逃出,門丁尼亚人是得到了休战和約的允許,而他們是沒有的。当傳令官看到那些从安布累喜阿城派来的援兵身上所取下来的武器有这么多的时候,他大为吃惊,因为他不知道后来所发生的事,以为这些武器是他們自己原来所隶屬的軍队的。有人誤会,以为这个傅命官是駐在爱多美尼的軍队派来的,問他为什么这样吃惊;同时問他,陣亡者有多少人?傳令官回答說:“大約二百人。”“如果我們根据这里的武器来看的話,”問話的人打断他的話,說,“这不是二百人,而是一千多人!”“那么”,傳令官說,“这些不是那些和我們一起作战的人们的武器。”“这些无疑地是的,”那个人說,“如果你昨天在爱多美尼作战的話。”“但是昨天根本沒有战争。”傳令官說,“那是前天我們退却的时候。”“无論如何,”那个人又說,“无疑地,我們昨天是和这些人作战,他們是安布累喜阿城派来的援兵。”听了这句話之后,傳令官才知道安布累喜阿城派来的援兵也被歼灭了。于是他嚎啕大哭;这个惨剧使他悲伤过度,他沒有完成他的任务,不再請求收回陣亡者的尸体,馬上就跑回去了。

哎!当自己的部队遭遇不测,谁个不痛心疾首呢!

事实上,在这次整个战役中,无疑地,这是单独一个城市在同样的日数之内所遭遇的最大一次灾难。我沒有記載陣亡者的人数,因为如果我們考虑到这个城市的大小,傳說的陣亡人数是不可信的。但是我确实知道,如果阿开那尼亚人和安非罗基亚人听从德謨斯提尼和雅典人的主張,而进攻安布累喜阿的話,他們能够毫不費力地夺取这个地方。事实上,他們害怕,如果雅典人占据了这个地方的話,对于他們說来,雅典人比安布累喜阿人是更加危險的邻居。

回顾此次战役。

后来阿开那尼亚人瓜分了胜利品,把三分之給雅典人,其余的分给他們自己的城市。雅典人分得的一分战利品在航行归国途中被劫夺去了。現在我們看見存在亚狄迦神庙中的三百副甲胄是阿开那尼亚人特别分給德謨斯提尼,后来他亲自由海道带回雅典的。过去德謨斯提尼由于挨托利亚的惨敗,他不敢回国;因为这次的胜利,他回国比較安全了。

德謨斯提尼可以回到雅典了。

那二十条船艦上的雅典人也回到諾帕克都去了。德謨斯提尼和雅典人离开那里之后,阿开那尼亚人和安非罗基亚人承認跟那些逃往薩林修斯和阿格里人那里去的安布累喜阿人和伯罗奔尼撒人訂立休战和約。安布累喜阿人和伯罗奔尼撒人于是离开了薩林修斯那里,往伊尼亚第去,阿开那尼亚人允許在他們从那里撤退的时候,不加干涉。关于以后的事情,阿开那尼亚人和安非罗基亚人跟安布累喜阿人訂立了一个一百年同盟条約。这个条約,上規定:双方互助,以保卫他們自己的頜土;但是和伯罗奔尼撒人作战的时候,阿开那尼亚人不得要求安布累喜阿人参加;在和雅典人作战的时候,安布累喜阿人也不得要求阿开那尼亚人参加。安布累喜阿人退还安非罗基亚人的人質和他們所占頜安非罗基亚人的市镇,将来不得支持安那克托里安,因为安那克托里安是敌視阿开那尼亚人的。依据这些条件,阿开那尼亚人和安布累喜阿人間的仇視被消除了。后来科林斯人派遣他們自己公民組織的一个駐軍三百名重装步兵,由攸西克里斯的儿子塞諾克萊得斯率領到安布累喜阿去。这支軍队經过許多困难,才横过大陆,达到目的地。安布累喜阿事件的历史就是这样的。

阿开那尼亚人和安布累喜阿人经过此次战役,消除了仇恨。

在同一个冬季里,西西里的雅典人在希米拉的領土上登陆;西塞尔人支援雅典人,由内地侵入希米拉的边界。雅典人又航往伊奥拉斯群島。他們回到利吉姆的时候,发現雅典已經派遣伊索洛卡斯的儿子皮索多勒斯来代替雷岐兹指揮艦队了。西西里的雅典同盟者派人往雅典去,劝雅典人更多派一些船艦来支援他們。他們指出,叙拉古人已經占領了他們的土地;叙拉古人虽然被一个小艦队封锁了,但是他們正在装备一个自己的艦队,以免繼續被雅典人封锁。因此雅典人配备了四十条船艦的水兵,派来增援。他們認为这样可以使西西里的战事更早地结束;同时,他們把这当作一次有盆的海軍練习。所以他們派遣一个将軍皮索多拉斯率领少数船艦先来;准备派遣索斯特拉提德的儿子索福克利和修克利斯的儿子攸利密頓率領主力軍跟着后面来。同时,皮索多拉斯取得了雷歧茲的艦队指揮权。在冬季末,他航海去进攻罗克里人的要塞,这个要塞过去曾为雷歧茲所攻占。①他被罗克里人打敗了之后,又回来了。

介绍皮索多拉的情况。

在春季开始的时候,⑨厄特那山噴出的火山熔岩流下来,破坏了卡塔那人的一些土地,因为他們正住在厄特那山的斜坡上, 厄特那是西西里最大的山。据說,这是五十年以来第一次火山爆发;③自从希腊人殖民于西西里@以来,火山共爆发了三次。

记载了厄特那山火山喷发。

这些都是这个冬季里发生的事情,修昔底德所記載的战争的第六年就这样終结了。

第六年的战争结束。

你可能感兴趣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与《战国策》札记(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