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tz营长说|谈谈孩子的抗挫能力

      今天上班的正忙着准备营期的我,听到旁边孩子的妈妈们在讨论又一个孩子因为小事情选择结束了生命。作为从事营地教育的我很希望写一些文字来帮助自己梳理一个更好的营期,也更希望帮助到家长们如何重视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的受挫能力。我希望尽我所能告诉我的营员们,这个世界其实有更多的美好等待着你们去经历。

Father's Day

 先说说受挫能力吧,在心理学上,我们所说的受挫能力有个专业的词叫做挫折承受力。就是在我们人遭受挫折时,我们是否可以经得起打击和压力,于此同时能否摆脱这种挫折,并让自己尽快的恢复平常的状况,以至于避免在心里与行为上面失常。这种能力就是挫折承受力。

 我想很多家长看到这里,也应该明白为什么我会想谈谈这件事情了。其实每年我们会和很多很多的孩子一同度过快乐的暑假寒假。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孩子因为一个游戏的失败痛哭,有因为丢失了一个小玩物影响一天的心情,还有因为营期里认识的朋友和别人玩的特别开心而不开心一整个营期。说起来孩子们真的特别可爱,作为大人们看来真的是一个天真童趣的小故事。我每次想到这里总会有些欣慰,同时伴随着不安。欣慰的是,因为一个游戏的失败而痛苦,这代表着孩子们真心的投入到了活动中,简陋的球门都是世界杯~这样的经历在他们的年龄是多么的可贵与珍稀。我现在都很希望我也可以时常的让我自己对待一个简单的事情特别的重视,但是成人的世界里其实已经忘却了很多很多这些幻想。不安的是我特别担心,在孩子们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家长们如果没有处理好,可能对孩子们造成的影响真的无法预估。

 我想多和大家分析下为什么这些经历和挫折承受力的培养有关系。

第一个原因是:混龄教育的缺失,我国很多年的一孩政策终于在历史上画了个句号。虽然接下来的几代的孩子们会慢慢的和自己的弟弟妹妹们共同成长,但是很多现阶段的家长们都是那个一孩年代长大的。同时现阶段的家里面,连家长都很难处理的混龄教育教育问题开始在现阶段的很多家庭里出现。我们不知道原来有些事情除了哥哥让着弟弟,还有弟弟让着哥哥的时候。之前我和一位家长有聊过关于哥哥的变化问题,我突然意识到,爸爸妈妈们都在要求着哥哥要让着弟弟,哥哥要做弟弟的表率。可在弟弟出生前,万事都是以哥哥为主,连摔倒了都要拿起鞋子揍地面的那个妈妈,为什么现在总要训我? 在哥哥开始变得性格怪异的时候,弟弟的娇惯开始在慢慢的形成。那可以预测的一个比较不好的结果就是哥哥开始变得小气,处处碰壁之后开始自卑并产生报复情绪;弟弟开始慢慢的娇贵并且不愿意承担责任。哥哥如果在成长过程中连续再受到挫折,会对哥哥造成很严重的打击,而弟弟则更无法忍受任何挫折。

 我的第二个原因是:孩子的好谁来定,怎么定。其实现在家长们普遍都很重视教育。可到底什么才是教育是一个需要深思的话题。这几天我就在一个话题里挣扎了好久,就是有明确目的性质的教育到底是不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在我同很多家长们的对话中发现,很多市面上的兴趣班都在以比赛、表演、成绩等作为验证他们“教育的好”。而且很多很多的家长愿意为这样的事情买单。那如果你带着孩子们参与过这些比赛和表演,有没有想过除了上台的机会以外,孩子们真正的水平在哪里? 很多的孩子们在我们的才艺展示里报名钢琴,但上台来一首小星星是否可以代表这是我的才艺?可能所谓的’正面教育‘会告诉你,要鼓励、要说好。可在好与坏的定义该如何传达给孩子们,才是决定他们受挫能力提升的关键!

 我的第三个原因是: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单一。我真的可以理解家长们让孩子上辅导班补习班的初衷。借这个机会,我们希望家长们反思。一年365天,有哪天孩子们不在‘学习’? 有哪个假期是可以让孩子们自由的去享受?孩子们都真的会喜欢“学习”吗?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学,可他们除了学书本上和家长们喜欢的兴趣班。哪些孩子认认真真的去主动探索这个世界了?换句话是,我们有给他们机会去探索世界吗?书本上面和技能方面的培养是否足以让孩子们全面的成长呢?这就是我所说的日常生活单一,孩子需要社交,需要集体的生活,需要共同的目的去哭,去笑,去训练自己受挫。

      原谅我文字的墨迹,接下来就是如何开始我们的受挫能力训练。分享给各位家长,希望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融入写方法,来帮助孩子们提升他们的受挫能力。

第一:我们会创造一个在孩子心中的完美经历。

在心中留下完美的记忆,为他们的心中安放一颗可以开花的种子。在他们遇到人生中的挫折,会想起其实世界上是有很多美好存在,在内心深处他们知道,无论挫折有多困难,他们知道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到最美好的状态。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榜样。这样去提升自己的受挫能力。针对年龄较小的营期中,我们会安排很多竞技性强的运动,但在结束评比后,我们会淡化对胜负的区分,并强调参与的重要,在年龄较大的营期中,我们会提高胜负的区分,但对胜者与败者之前的关系以及反思会作为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会希望孩子们接受现实,但更清楚参与及经历的学习才更重要。

第二:在营期中创造高峰体验时刻。

高峰体验的意思其实最多的宣传在登珠峰的时候,大家登顶的那刻心情以及整个过程中对人生的影响。但在针对孩子们来说,其实营期以及生活中同样可以通过很多种方法,让营员们感受高峰时刻。换句话说,这种心理的体验是可以通过营期中导师及课程的设置所感受到的。我们会设置营期中的很多时间点及活动内容,让营员们感受通过努力过后的高峰时刻,并鼓励及引导参与者记录这些高峰体验的时刻。它会让参与者明白经历与成功的差别,同时每个人都经历正向的好的感受后,就会是锻炼内心心理素质的重要时刻。

第三:注重孩子的心流同时,灵活运用引导反思梳理内心情绪。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很执拗。甚至确认了一些事情后就会一直的坚持到最后。其实是我们不够用心的去观察他们的心流状态。在营期中我们会将课程尽量的标准化以达到营员在参与营期时相同的感受。但同时我们会要求导师们根据不同的孩子们现场来调整营期的流程。来帮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之前说的高峰体验时刻。同时在产生高峰体验时刻后,我们会运用引导反思的标准流程来针对性引导。比如对获胜方引导向尊重对手以及激烈的赛事要感谢对手的付出等。同时我们会引导失败者对竞技的认同以及参与即是学习与成长等。于此同时,这样的引导与关注心流的变化是在帮助孩子们一步一步的学会排解困境,适应并从中学习。

第四:给孩子们安排他们舒适圈外的活动。

       其实很多人会问我们为什么营期会有那么多从来没见过的运动或者游戏。其实这个是我们故意的。因为将营员们的参与体验放在他们的舒适圈以外,是最重要的帮助他们成长内心的方法。舒适圈的概念是,我们将我们日常的行为以及自己相对熟悉的行为设置成舒适圈,将自己没有参与过或者并不是很熟悉的体验设置成拉伸区或者是学习区,将我们觉得恶心、恐惧及那些身体不适的参与体验叫做恐慌区。那真正可以让大家学习成长的区域是中间的拉伸区。在位于这个圈层的时候,我们才能最大效率的提升自我、改进自我。反而到恐慌区我们会对其产生排斥。那挫折承受力同样需要在拉伸区进行训练。但如果让孩子们的挫折承受力直接进入到恐慌区,就会造成很多的挫败感以及更深入的之前遇到孩子们放弃生命的情况。 很多人将这个理论认知错误,认为只有自己害怕才是最好的学习和训练!千万不要这样做~

那最后,和大家说我们做的这四个方法是根据挫折承受力的四个关键因素来进行安排的。一个是挫折频率,当挫折频率过高,会让受挫者感受到绝望,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一个特别美好的营期。第二个是认知因素,当对事情的不完全认知会导致对挫折的放大,我们希望通过创造高峰体验时刻来对受挫的事情进行惯性思维的排解,从而学会自我排解。第三是个性因素,我们遵循不同的营员不同的心流设置,针对性的引导反思来帮助个人对自我的学习和疏导。最后是环境因素,换句话说,将自己放在舒适圈以外,并主动的去学习,去拉伸自我的舒适圈。以便让自己成为一名抗挫能力强的人。

作为营长,我对营地的喜爱以及对活动的体验有着痴迷的标准。同时作为一名父亲,我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一种不可放松的使命。我希望我的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不要有被挫折打败的时候,更不希望他们的身边有朋友因为学校里面的小小的事情就受不了而选择另外一个世界。我希望每一位孩子都拥有完整的人生,不断的在自我学习和发现新鲜事物的路上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好。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永远都希望我们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让孩子的教育更全面,更理性,同时教会他们如何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Fritz营长说|谈谈孩子的抗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