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一)

表达可以有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但不管哪一种表达方式,都需要有一定的逻辑,否则就会显得语无伦次,不知所云。既要想清楚,又能说(写)明白,是我们表达所期望达到的效果。

美国作者芭芭拉·明托出版的专著《金字塔原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一书中,金字塔原理介绍了一种能够清晰地展现思路的有效方法,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思考方式、沟通方式、规范动作。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结构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金字塔原理训练表达者:关注、挖掘受众的意图、需求点、利益点、关注点和兴趣点,想清楚说什么(内容),怎么说(思路、结构),掌握沟通的标准结构、规范动作。

搭建金字塔结构的具体做法是: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序言讲故事,标题提炼思想精华。

金字塔能够达到的沟通效果: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记得住。

本书共分四篇12章。分别从表达的逻辑、思考的逻辑、解决问题的逻辑、演示的逻辑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辅以大量的现实案例,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套方法论,进而做到学以致用。

金字塔中的思想以3种方式相互关联——向上、向下和横向。位于某组思想上一层次的思想是对这一组思想的概括,这一组思想则是对上一层次思想的解释和支持。

文章种的思想必须符合以下规则:

纵向:文章中任一层次的思想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

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检查分组情况的简便方法,看是否能够用单一名词表示该组的所有思想。如:建议、原因、问题等。)

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

组织思想基本上只有4种逻辑顺序: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结构(空间)顺序:北京、天津、上海

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即,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案例:

老公:“想去买份报纸,你有什么要我带的东西吗”

妻子在老公走向衣架拿外衣时说:“太好了,看到电视上那么多葡萄的广告,我现在特别想吃葡萄,也许你可以再买袋牛奶。”

老公从衣架上拿下外衣,妻子则走进了厨房。“我看看咱家的土豆够不够。对了,我想起来了,咱们已经没有鸡蛋了。我看看,对,是该买些土豆了。”

老公穿上外衣向门口走去。

“再买些胡萝卜,也可以买些橘子。”

老公打开房门。“还有咸鸭蛋”

老公开始按电梯。“苹果”

老公走进电梯。“再买点酸奶。”

老公无奈地问,“还有吗?”

妻子:“没有了,就这些了。”

想象一下,老公是否能记住将这9样东西都买回来?我想很难,因为乔治·A·米勒曾在他的论文《奇妙的数字7+(-)2》中提出,大脑的短期记忆无法容纳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比较容易记住的是3个以内的项目。

聪明的老公走在去超市的路上构建了金字塔结构,便一件不少地买回来了。

如此看来,逻辑清晰地思考问题,真的很有帮助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字塔原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