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下《藏戏》

一、教学目标


二、重难点


三、激情导入


四、回顾旧知,整体感知


五、讲授新课,答疑解难


1.


2.


3.


六、拓展提升,总结升华


七、作业

【藏戏】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


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


2006年5月20日,藏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剧种起源


藏戏民间歌舞


藏族早期民间歌舞百戏中就已开始出现带有戏剧色彩的艺术形式。一些藏史资料对此也曾有记载。如《西藏王统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松赞干布在颁发《十善法典》时举行的庆祝会上,“令戴面具,歌舞跳跃,或饰嫠牛,或狮或虎,鼓舞曼舞,依次献技。奏大天鼓,弹奏琵琶,还击饶钹,管弦诸乐,如意美妙,十六少女,装饰巧丽,持诸鲜花,酣歌曼舞,尽情欢娱,驰马竞赛,至上法鼓,竭力密敲”;在桑吉嘉措的藏医著作《亚色》中对民间歌舞的形式也有记载;“在桑耶寺落成典礼上,臣民们进行‘卓’、‘鲁’、‘谐’等文艺活动。‘卓’是戴面具的鼓舞;‘鲁’是只唱不舞;‘谐’是即唱又舞。”当时的演员全是僧人,表演时有时配上诵经为伴唱,这就形成了哑剧性的跳神颂佛祈愿的新形式。这种表演形式在乃东县哈鲁岗村至今仍然可以看到。那里还保留着“阿卓”这种古老的大型鼓舞队组织,其领舞师的面具与早期藏戏的白山羊皮面具大致一样,戴面具者的名称也同样叫作“阿若娃”。


传统剧目

藏戏的传统剧目相传有“十三大本”,经常上演的是,《文成公主》《诺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等“八大藏戏”,此外还有《日琼娃》《云乘王子》《敬巴钦保》《德巴登巴》《绥白旺曲》等,各剧多含有佛教等内容。



面具颜色


善者的面具——白色(白色代表纯洁)


国王的面具——红色(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绿色(绿色代表柔顺)


活佛的面具——黄色(黄色代表吉祥)


村民老人的面具——白色或黄色,眼睛、嘴为一个窟窿(代表村民老人的朴实敦厚)


女巫的面具——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传承意义


藏戏历史悠久,具有缜密的表演程式,在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由于受到严格的宗教神规制约,藏戏在发展过程中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少,从表演内容到形式更多保留了原始风貌,所以在戏剧发生学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同时,藏戏的剧本也是藏族文学的一个高峰,它既重音律,又重意境,大量应用格言、谣谚和成语,甚至还在情节中穿插寓言故事,保留了藏族古代文学语言的精华。藏戏和内地的戏曲剧种一样,在时代的变革中陷入了与现代艺术和娱乐形式争夺观众和演出市场的竞争局面。资金缺乏、剧团生存艰难、艺术人才断档、传统表演技艺失传、理论研究薄弱等问题。各地藏戏发展面临的危机,急需制定规划对这一古老的少数民族剧种加以保护。



【开山鼻祖】

词语解释

开山,佛教用语,指最先在某座名山创立寺院。

鼻祖,比喻创始人。源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应用举例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中国中篇白话小说的开山鼻祖。(孙犁是中篇小说开山鼻祖)

词语由来


“开山鼻祖”中“鼻祖”的由来


“鼻祖”一词的由来 人们喜欢把创始人称为“鼻祖”。 要解释“鼻祖”,首先得从“鼻”字说起。 “鼻”的本字原为“自”。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自”字都像人的鼻子的模样时,“自”和“鼻”的读音是一样的,许慎《说文解字》云:“自,读若鼻。”“自”在古文中一般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即解为自己,既然“自”字做了人称代词了,那么要写“鼻子”的“鼻”时,又该用哪个字呢?于是又另造了一个形声字代替,在“自”字下加了一个声符“畀”,就出现了一个新字“鼻”,从此,“自”和“鼻”就有了不同的分工。“ 自”的本义是“鼻子”,人们常常说到自己的时候指着鼻子。还可以引申为介词“从”“自”,再引申为动词“始”。《说文》里有“今以始生子为鼻子”的说法。就是把生的第一个儿子称“鼻子”,这里的“鼻”字的意思即“第一”、“最初”或“开始”的意思。 所以,最早的祖先、创始的祖师就称“鼻祖”。


【两面三刀】


出处

岂知他有两面三刀,向夫主厮搬调。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

解释: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相近词

表里不一、阳奉阴违、口是心非。

相反词

忠诚老实、实事求是、表里如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部编版六下《藏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