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生活体验促进学习过程性与整体性

    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是知之始”指实践是获取认知的必须途径;“知是行之成”指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整句话阐述了实践和认知的关系,知行合一,实践是认知的开始,而认知又是对实践的升华。这个理念句话是突出的反应了马克思主义里,实践和认知的关系,认知可以来源于实践,但是认知绝不可以代替实践,突出反映了实践的重要性。那么这个理念背后有什么科学依据呢?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基于脑科学的幼儿园区域游戏实践指导研究”阶段性成果给出了答案。


    环境的刺激作用可以诱发神经网络多通道多层面的可塑性,从而达到全面开发大脑的目的。学习是认知、生理、动作、情绪和社会性等多个领域整体发展的过程,所以在生活中学习如何做事比学习任何知识都重要。

    比如孩子帮妈妈晾衣服这个生活事件,就可以使孩子获得多方面能力的发展。首先可以满足孩子的主动性,从而获得内在动力和独立性的发展;其次,可以发展上下肢配合的大肌肉动作和小肌肉精细动作;第三,可以发展感知、观察、比较、模式、秩序、统筹计划等方面的思维能力;第四,可以发展专注力、坚持性、抗挫力、情绪管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在与成人的互动中获得语言以及社会性的发展;第六,任务完成后可通过讲述或者绘画,发展记忆力、回顾反思等能力,从而获得成就感与自信......

    整体性、过程性的学习,是儿童全身心参与体验的过程,是我们必须重视的科学法则。家长要避免片面地理解学习,过早地给幼儿施加机械训练的学业负担,而是要多给幼儿在生活中参与做事的机会,加强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多鼓励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尝试、体验、试错和顿悟,才能使他们得到整体和谐的发展。

    然而我们身边的家长受教育焦虑影响,很容易陷入片面追求孩子某一方面发展的误区,比如过早训练孩子的读写、计算或某项技能,忽略孩子满足自身好奇与兴趣、休息与玩耍的需求,剥夺他们在户外奔跑和在生活中感知的机会,结果导致孩子出现感统失调、注意力失调、厌学、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给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极大伤害。

    2018年教育部开始启动“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要求小学教育坚持零起点教学,要求幼儿园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重视一日生活皆教育,正是发现了生活和游戏本身具有天然整体性这一价值和特点。幼儿园的生活课程、游戏课程,就是在遵循整体化发展的科学规律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融合发展的各个方面,让孩子在丰富的生活和游戏中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选自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基于脑科学的幼儿园区域游戏实践指导研究”阶段性成果(摘选)。

你可能感兴趣的:(通过生活体验促进学习过程性与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