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忙碌者的心脏医学课》读书笔记

- 心脏健康的四个维度,分别是结构、功能、适应和储备。

 一个健康的心血管结构,就得满足这五点:

1. 能兼顾到每一个细胞的滋养;

2. 输出血液,分配血液;

3. 血液输送层层通畅;

4. 能将代谢产物回收;

5. 对组织供血有备用方案。

 心脏的两个调节维度:变时和变力

心血管实际上只调节了两个维度。 一个是时间维度,就是心脏每分钟跳多少次。 另一个是力的维度,医学上叫“变力功能”。换一种说法,就是心脏每次用多大力量,射出多少血。

这两个维度,无论哪一个出了问题,都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的故障。如果时间调节维度出了问题,无论是快了,慢了,不均匀了,时快时慢,都是我们熟悉 的心律失常。如果力的调节维度出问题,就更好理解了,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无力就是 心衰,不匹配的力度过大,就是高血压,都是疾病。

 适应要从自我认知开始

自我认知包含两个步骤:

1. 对自我的观察;

2. 对观察的自我评价

 在适应层面上,有三个自我观察和评价的重点信号:

1. 基本信号。它们是身体给你的一些常见的小信号。 比如我饿了,我困了,眼睛有点干,这些并不代表你的心血管不适应,但如果你听不到来自身体的基本信号,后续可能有一些紧迫的信号你同样感受不到。所以,对小信号的观察,是为了积累对自我评价的经验。

2. 警灯信号。它和危及生命的器官有关系。当危及生命的脏器出现信号,比如呼吸特别急促、胸闷或者胸痛,我们就一定要停下来,看看心血管还能不能适应。

3. 危机信号。这时候,心血管适应其实已经出现不匹配了。 比如心跳加快,呼吸跟不上,但是行动依然很迟缓,甚至出现头晕、无力。有了这个信号,说明情况已经很紧迫了。

 猝死85%是心血管问题,这其中,又有 80%是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突发缺血了

 猝死要怎么预防

1. 猝死是储备坍塌导致的

储备,是一种扩大适应范围的潜力。大部分情况下,猝死是心血管储备坍塌导致的

2. 预防猝死的三种策略

1) 避免最后一根稻草策略。能引发猝死的事情,我们不要去做。

2) 关注身体信号策略。我们要注意引发猝死的先兆,也就是去注意储备透支的信号。

3) 拓展储备策略。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策略。既然储备是一种潜能,那我们就要努力去拓展它。

3. 注意储备透支的信号

储备透支的信号都有哪些?

1) 首先,是一些惯常的因素。比如吸烟会增加 2~3 倍的猝死风险。精神紧张、自卑都是心脏性猝死的独立相关因素

2) 其次,是和心率相关的信号。比如莫名其妙地,安静时的心率比以前加快了不少,这个表现可能是因为心血管储备明显下降,连安静时的基础代谢都不能满足,需要通过增加心跳来代偿。再比如,运动时心率增加缓慢,运动时血压下降。或者,运动停止后 1 分钟内心率下降不多,就是一个猝死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体现了心力储备的不足。 最后,还有一些和疾病相关。比如心功能不全合并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等。如果已经患了这类疾病,就说明储备已经在透支了。

3) 值得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很多的猝死研究都证明,过量运动会大大增加猝死的风险。特别是那些长期以来低水平活动或者不活动的人群,如果突然做剧烈的体育运动,会使心脏性猝死概率增加 17 倍。

 心脏问题掩盖下的心理问题

1. 心理疾病诊断率极低

2. 心理对心脏的影响

心理疾病越严重,家庭教育、自我要求越严格,平时越是乐观开朗的 人,躯体化的程度也就越高,也越容易引起身体症状。

3. 心脏对心理的塑造

心脏对心理的塑造也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核心战略:打断“心血管事件链”

“事件链”节点的三大战术:

 终极法则:重建一生的生活方式

在使用了最佳的心血管药物,并且成功做了心血管支架植入手术 后,仍有:

 34%的患者发作心绞痛;

 30%的患者发生抑郁、焦虑;

 40%的患者无法工作;

 25%的患者会在治疗后停止性生活。

心脏康复不仅可以打击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还可以对危险因素的源头进行打击。比 如说,康复会对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源头——比如高盐饮食、运动减少等等——进行管理,所以是治本。

在几乎所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指南里,心脏康复都是最高等级的推荐。它不仅是心血管 疾病治疗的一部分,还是最核心的一部分。

 心脏康复具体包括了哪些方法呢?

“九久方案”:

第一个九,是指心脏康复可以被归纳为九个方面:

1. 健康认知

2. 运动康复

3. 营养管理

4. 心理干预

5. 睡眠学习

6. 呼吸训练

7. 疼痛舒缓

8. 戒烟指导

9. 药物管理

第二个久,是指对这九个方面的干预和关注,是长长久久的。 其中,最核心、也最具代表性的,是运动康复和营养管理。

 应该怎样守护我们的心脏

1. 我们现在对于健康的投入是有偏差的,医疗对于健康的影响还不到 8%。这份投入里的绝大多数,都是用在了生命最后的三个月里。除了医疗的8%,影响人类寿命和健康的因素还有哪些呢?其中,人类遗传占 15%,环境 因素占 17%,剩下的 60%左右,都是个人生活方式。不仅如此,目前全世界的医学证据也告诉我们,个人的生活方式,才是形成心脑血管疾 病最主要的因素。

2. 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重点,也是生活方式的全面管理。主要是规律的锻炼身体,饮食规律有度,睡眠规律充足,不抽烟,不过量饮酒,良好的 心态,从而保持适当的体重,正常的血脂、血压、血糖等等。

3. 用长远战略,对抗基因偏好。认知决定思考,思考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

4. 两条底线

 原则一:“高压线原则”

a) 绝对不能吸烟,包括二手烟。如果不幸已经开始,不要试图依赖自己的毅力,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像毒品一样形成依赖。

b) 在体重和食物上,不能有执念,要讲究适度

c) 不能久坐

 原则二:察觉

a) 察觉饿和饱。学会让一日三餐在饥饿中开始,吃饱后停止。

b) 察觉睡眠质量。晚上放下手机,感受到困倦,并进入睡眠,睡到自然醒后,察觉自己 的精力是不是充沛。

c) 察觉呼吸。感受它是顺畅平缓还是急促憋闷,可以在夜间让亲人帮你察觉是否有呼吸 阻塞或停顿。

d) 察觉心跳。在平静时,察觉自己是心跳规律还是心慌急促。

e) 察觉肌肉。久坐后,察觉肌肉是放松还是紧张、疼痛。如果是紧张和疼痛,站起来, 找一些喜欢的事情放松。

f) 察觉情绪。旁人一般会比自己更容易觉察,如果更焦躁了,找一些开心的人或事情来 释放。

g) 察觉当下的愉悦感。停下来,让思绪集中在当下,察觉自己的心情是不是愉悦。

 运动和安静,哪个对心脏更好

动静圆融,就是做到每周完成上面提到的基本运动量,保证每天两次呼吸训练,同时拥有一个好睡眠。长期坚持,你一定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强大心脏。腹式呼吸每天做两组,每组 10 分钟,很快,你就会发现心率有所改变。医学证明,仅这一项,就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增强呼吸功能,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率失常,减少抑郁焦虑,改善胃肠蠕动等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忙碌者的心脏医学课》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