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救世主_名著深度解析

令狐风_整理

《遥远的救世主》豆豆

该小说讲述了男主角丁元英与女主角芮小丹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爱情不是享受私欲的爱情,而是悲悯人世的爱情,他们的爱里包含着音乐之情、文化之思、社会之观、国家之爱,体现出他们爱情品格的超越与传奇色彩。该小说不仅向读者展现了一种超尘脱俗、卓尔不群的爱情品格与人生境界,而且还从文化属性上对人物的行为逻辑与价值理念进行解读,这使小说文本中又多了一层文化与社会的厚重,以及对人性与道德的深深思考。‘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北方小城——古城女刑警芮小丹受好友肖亚文之托,为其前老板丁元英在古城租一套临时住房。丁元英利用德国金融公司的资金和自己的头脑运作私募基金公司,在中国股市进行了掠夺式的经营。可就在私募基金盈利的最高点,丁元英突然以冻结自己资金三年的代价宣布终止合作,暂时隐居古城。在与丁元英的接触中,芮小丹被他的叛逆、奇特、不循常规和不可预测的个性深深地吸引,对他产生了眷恋和爱慕。为了明白丁元英所论述的文化属性,也为了有更多的时间与之相守,芮小丹决定向丁元英要一件特殊的礼物:让丁元英在贫困县里的贫困村——王庙村写一个脱贫致富的“神话”。就在丁元英用“杀富济贫”的方式将要完成对“神话”的书写时,芮小丹在一次与通缉犯的偶遇中被炸毁容,她开枪自杀,而丁元英伤心吐血,最终黯然离去。

作品鉴赏

爱情主题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爱父母、爱亲人、爱朋友,但这样的爱永远有一个界限——亲友之外,人们毫无所爱。像在丁元英和芮小丹的爱情传奇中出现拯救农民于贫困之中的济世情怀实属罕见。丁元英和芮小丹都是具有大爱情怀的人,对他人、对民族、对国家,他们始终秉持这种关爱之心与责任之心,“私爱”的情愫里体现着悲悯苍生的普世情怀。芮小丹是一个人格完全独立的女人,她爱丁元英,但并不允许丁元英在她的生活里指手画脚,支配她的生活。她对爱情有着独特的见解,她没想过与丁元英天长地久,古城在她看来也留不住丁元英,她尊重丁元英。也正是基于以上两点,芮小丹向丁元英要了一个“神话式”的礼物。它既不是珠宝,也不是房子,而是要让古城王庙村脱贫致富。王庙村的农民对他们来说是陌生人,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却因为他们都是有着同等生命尊严和价值的人而给予善意,给予爱,这才是爱的本质。

丁元英和芮小丹的爱情是与自身现实利益无关的爱情,是思想上的共鸣、灵魂上的交流,是“觉”的爱情。丁元英用“文化属性”上“强势文化”的行为逻辑和价值判断,策划一场扶贫事件,深层次上是要引起芮小丹更深入的思考。芮小丹是丁元英在精神方面重要的依托,他们的爱情层次和知识底蕴使得他们不单单像一般情侣那样,只是身体上有紧密的联系。更加值得称道的是,他们的思想状态也紧密相连,两个独立的个体已经到了不能割舍的程度。他们二人的爱情不是享受私欲的爱情,而是悲悯人世的爱情,他们的爱里包含着音乐之情、文化之思、社会之观、国家之爱,以上种种无不体现出他们爱情品格的超越与传奇色彩。

救世主文化

“救世主”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比如,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感谢上苍”“皇天在上”等便是一种对“救世主”的期盼;西方基督教则宣扬上帝创世说,是上帝创造了世间万物。虽然存在于中西方文化中的救世主文化存在形式上的差异,但它们无不是根植于人类思想中的一个共同要素——期待救主,也就是当人们每每遭遇险境时,总是期盼一种凌驾于自然之上,抑或超出人类本身的外部力量以让自身脱离险境。这一文化的本源是过去人类对大自然、对鬼神等的崇拜,但这同时也是受人类早期社会生产力不足、思想观念落后等因素影响,人类对大自然强大力量所形成的一种敬畏之心,并表现出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

而千百年来,绝大多数人都是无神论者,并且在各类典籍中,都难以找到有关于“救世主”救世的记录。在《遥远的救世主》中,在几个音响发烧友听到丁元英关于组建音响公司,帮助王庙村致富的计划后,叶晓明信誓旦旦地说道:“丁哥一来,我们哥儿几个的前途就有救了。”丁元英不以为然,说道:“有了这种想法,就已经没救了。”在丁元英看来,救世主根本就不存在,倘若要讨论救世主这一话题,则反映客观规律的文化即为救世主。对应到小说中的形势,救世主就是看清市场,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受别人受不了的罪。人必先自救,而后救人。丁元英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救不了贫困的农户,自己所能为王庙村做的,就是帮助他们认清市场经济的生存之道,并且只能是他们自己救自己。小说的最后也是果不其然,完全将丁元英奉为救世主的几个人物都没有落得好的结局,而王庙村贫困农户凭借自己的艰苦、奋斗,最终在脱贫致富道路上获得了成功。《遥远的救世主》也试图通过此让读者知道,世上并没有救世主,人只有靠自己,或者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己的救世主......

强势文化

《遥远的救世主》对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进行了系统解读。丁元英认为:强势文化即为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文化,弱势即为依赖强者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丁元英便属于一种强势文化的体现,在欧洲学习工作期间,丁元英受到了西方文化中规则意识、契约精神等的影响,相较于中国文化中所崇尚的人情世故,他更注重讲规则、讲事实。无论是丁元英所从事的金融活动,还是他组织的王庙村扶贫计划,无不秉持的是客观事实,讲求基于对市场规律、法律法规等的掌握运用,进一步开展相应的计划行动,而遵循客观规律,凡是讲求实事求是,也是丁元英收获成功的重要原因。

而将丁元英奉为神的冯世杰、叶晓明等人,则是一种弱势文化的体现,他们秉持趋炎附势、破格获取的思想,不付诸行动,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而他们的悲惨结局,无不是该种弱势文化属性的最终宿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上升至国家、民族层面亦是如此,小说中丁元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抨击,他提出:“中国传统文化是皇天在上的文化,是救主、救恩的文化。如果一个民族从骨子里就是弱势文化属性,怎么可能去承载强势文化的政治、经济?衡量一种文化属性不是看它积淀的时间长短,而是看它与客观规律的距离远近。”

简言之,丁元英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有一定的弱势文化属性,以此影响了中华民族对强势文化的承载、积淀。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有消极落后的一面,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已基本失去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并且同时随着进入近代由先辈们所掀起的一次次文化反省、革新运动以来,中国人不断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摒弃,并在其中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了中国文化生命力的显著增强.....

每天一本名著深度解析,公众号/向往心灵乌托邦的另类群体

你可能感兴趣的:(遥远的救世主_名著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