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性能优化-资源优化

一、资源的压缩与合并

1.为什么要压缩和合并
减少http请求数量
减少请求资源大小

2.HTML压缩
使用在线工具进行压缩
使用html-minifier等npm工具

3.CSS压缩
使用在线工具压缩
使用clean-css等npm工具
webpack配置

4.JS压缩和混淆
使用在线工具压缩
webpack有关配置

5.CSS、JS文件合并
若是若干个小文件,可以考虑合并
无冲突,服务相同的模块,建议合并
有利于首屏呈现的优先加载,其他的延迟加载 不建议合并

二、图片优化

1.图片格式优化
(一)JPEG/JPG
优点:很好的压缩比,画质也可以被很好的保存
使用场景:展示较大的图片并较好的保存画质,比如首页的轮播图
缺点:由于压缩比较高,若是比较追求纹理和边缘那就不太合适,比如说logo就不太会用JPG
压缩工具:github–imagemin

(二)PNG
优点:相对于JPG来说,能更好的处理纹理和边缘
使用场景:logo,图标等小图片
缺点:由于注重纹理等,体积会比较大,色彩与JPG不相上下
压缩工具:imagemin–pngquant

(三)SVG
优点:svg是矢量图形,改变大小不会失真
缺点:兼容性相对较差
使用场景:制作思维脑图等

2.图片加载优化
(一)图片懒加载
原理:一张图片就是一个img标签,浏览器是否发起请求图片是根据img的src属性,所以实现懒加载的关键就是,在图片没有进入可视区域时,先不给img的src赋值,这样浏览器就不会发送请求了,等到图片进入可视区域再给src赋值。

原生的图片懒加载方案
img的一个属性


第三方插件懒加载方案
比如lazyload

(二)使用渐进式图片(要求美工制作)



上面的是JPG默认的加载方式 从上至下加载
下面的是渐进式的加载方式,从低像素到高像素

渐进式图片的优点
优点:始终让用户看到图片的全貌,可能刚开始不太清晰,慢慢清晰

(三)使用响应式图片
所有屏幕尺寸进行适配
img的srcset属性


顾名思义是一个src的集合,100w 代表 宽度达到了100w 就使用light100.jpg这个src 以此类推
有一个注意点,刚开始浏览器不会把这些src都下载下来,而是浏览器会根据当前浏览器的宽度下载某个最合适的src资源
mg的sizes属性
100vw 窗口视图的100%
给了sizes值之后,srcset会根据实际的sizes值 选取最合适的src资源

三、字体优化

1.字体出现的两个问题

字体未下载完成时,浏览器隐藏或自动降级,导致字体闪烁
常见的两个问题:
FOIT:flash of invisible text 文字从看不到到看到闪烁的过程
FOUT:flash of unstyled text 文字从没有样式到有样式的闪烁过程

2.使用font-display控制浏览器的行为,属性较新会有兼容问题

五个属性

auto用浏览器自动进行选择,没有太大用处
block(阻塞):3s等待,在前3s不显示,如果3s之后期望字体下载完了,就用下载好的期望字体,要是3s之后期望字体还没有下载完,就用默认字体,什么时候期望字体下载完了,在进行替换
swap(交换):刚开始加载就用默认字体,什么时候期望字体下载完成,在对默认字体进行替换
fallback:其实是对block的一种优化,等待时间变为100ms,等待时间之后若期望字体下载完了,用期望字体,否则用默认字体,什么时候期望字体下载完什么时候进行替换
optional:手机端特别优化的,等待时间100ms,若100ms 期望字体下载完了就一直用期望字体,若没下载完就一直用默认字体,永不替换.

你可能感兴趣的:(前端性能优化-资源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