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块豆腐干大小的橡胶皮,代替了筛面上的橡胶跳球,竟然提高了10%的产量,还让省里的厂家跟着学。创造这一生产奇迹的,是七十年代溧阳国营面粉厂的普通工人——彭春福。
从最苦的岗位走来
1969年,溧阳县筹建国营面粉厂,彭春福家的土地被征用,他也因此享受到政策照顾,进面粉厂做了临时工。那年他17岁。
因为没有技术,彭春福只能做苦力。当时一个车间有15个工人:4个操作工,化验工、电工和垃圾清理工各1个,拖麸皮工2个,拖麦工和打包工共6个。
他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负责打包。每天,他要将装满面粉的袋子从机器上扛下来,搬到磅秤上过秤,再由缝纫机缝好。平均速度必须是一分钟两包,如果动作慢了几秒钟,就手忙脚乱,袋子也堆了起来。缝好的袋子还要送到仓库,十五个堆成一堆。每个袋五十斤,堆底下几层还算是轻松的,可是当麦袋超过他的身高时,光靠手臂力量,是根本拎不上去的。他就学着那些老师傅的做法,把包放在头上往上顶。这样一干八小时,遇上加班就是十几个小时。一天下来,不但累得浑身无力,脖子和头更是肿胀得无法动弹。而他的一位工友,就是因为这个工作,患颈癌去世。
比打包工更辛苦的,是拖麦工。他要将五、六万斤小麦从仓库拖到清杂间。先把笆斗装满,一笆斗100斤;再把笆斗上的带子套在肩膀上,像牛耕地一样,把小麦拖到四、五十米外;然后放在升降机上,再由升降机送到清杂间清杂。机器升降速度都是固定的,因此拖麦的速度必须跟上机器速度,否则机器是不等人的。
正常情况下,这种工作强度每天保持八小时。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三班倒”就变成了“两班倒”,每天休息时间只有八小时。彭春福却从不找理由请假,也不计报酬、不讲加班工资。这种吃苦耐劳、甘愿奉献的精神,得到了工友的尊重、领导的赞赏。他的工作岗位也因此换到了操作间。
到创新一线去
在操作间,他除了虚心跟老师傅们学习,更是对机械设备以及操作程序细心观察、琢磨。由于工作出色,他很快从一个普通操作工,成了班长。
1974年,车间大平筛改用高方筛,新设备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产量上不去,出粉率提不高,生产时经常发生阻塞,造成停产修理,费时费工又浪费小麦。把厂当家的彭春福心急如焚,整天待在车间,围着设备转,苦苦思考原因和对策。他先是重新调整筛网的角度,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尝试了各种方案,都以失败告终,他没有放弃摸索。终于,当他拆下筛面上弹跳的橡胶球,试着用剪下来的橡胶皮块进行代替时,惊喜地发现:在原材料各项指标合格的情况下,阻、卷现象基本排除!
彭春福第一时间向厂部、化验部等部门反馈信息。各部门立刻协同研究,调整原材料的水分、软硬度、红白搭配等数据,真正做到了优质、高产、低耗的目标。彭春福的这一技术革新,使产量一下提高了10%,出粉率每百斤小麦提高0.5左右,创造了可喜的生产效益。而这个革新技术,也被省里其它面粉厂采用。
一块小小的橡胶皮,使得溧阳国营面粉厂的生产质量,在地区、省等各级样品抽查、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有了质量为基础,一时好评如潮。东北地区的市场大部分都经销该厂面粉,有时供不应求,装货的船只在码头排队等候,厂部车间必须一直保持“三班制”生产,
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量。
将劳动融进生命
肯于吃苦、甘于奉献、善于创新的彭春福,年年被评为厂、局“先进生产者”,1977年荣获“江苏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并担任车间主任一职。
面对荣誉,在心态和实际工作中,彭春福没有任何变化。他的家就在厂里,每晚他都关注车间机器的声音。只要一感觉不对,不管是深夜时间还是深冬季节,他都立刻爬起来跑到车间,检查机器故障,联系维修工,与其它部门协调,力保机器不停、生产不停……为抢救设备,他带领着工友们,三、四天不休息。困了,倒在麸皮旁眯一会;半夜饿了,让妻子烧一锅咸泡饭端来。他不断调节面粉和麸皮混合度,检查筛子是否破损,铜丝是否损坏……
六十多岁的彭春福,离开车间已经很多年。但是说起车间的生产场景、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以及与工友们加班加点抢生产的激情,他还是那么快乐、年轻,似乎从未辛苦过,也从未老过。
那些劳动的岁月,已与他的生命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