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朋友们,反正最近无聊,和你们介绍个新朋友---我的脑子。
对! 就是这样……
前段时间呆在家里,确实是一件憋屈的事儿……
所以和你们分享分享我的脑子那段时间在干什么吧~
无法出门跑步,没办法潜水冲浪的日子很 糟心,却意外地给了我一个期待已久的,沉浸式学习的机会。
对!没错!期待已久!
我自认为是一个热爱,善于,且适合自学的人(可以说是很不要脸了)
不过,你要是看到我高中那一张张我爸妈花重金辅导之后依旧“保持初心”的各科成绩单,以及我躲在卫生间,被窝里,装病逃广播体操的教室里,爷爷家……看过的书和电影,你就能理解我为什么有这种迷离的自我认知了。
多少对我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我对我自己大学之前的生活一直都有一种非常自然的不融入感,无论是方式,还是环境……一直以来,我也以非常微弱的,古怪的方式在反抗着。虽然现在想来那种生活也只不过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问题太宽,以后有机会和你们说我的“血泪史”)在反抗的过程中,除了青少年的叛逆之外,我始终视“看杂书,偷看电影”为我的“Ture destiny”。
再之后你们的新朋友,我的脑子,进入了一段混沌而沉沦的日子,有点像电影里经历严重创伤之后开始酗酒,暴食的那种废柴角色。那个时候,我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练字,没有看书,没有旅行,没有去用自己的灵魂和泪水去感知电影里的光影和故事……我干什么呢了?Well,废柴干啥我干啥。到现在,我把那个时候理解为我的“炼狱”,没有夸张哦,因为如果那个时候我没有跨过来,我的人生一定会将是另一个模样,一念成人,一念坠魔……
好了我知道我该点题了,不然万一有一天我的文章出现在小学生必背课文上,孩子们会背得很痛苦的……我的青春,和所有人一样,起起伏伏,跌跌撞撞,直到,现在,一个全民皆宅,天助我思的21岁。
我一个月没有出门,三套睡衣换着穿,不至于不洗头,但是化妆品已经落了灰,那些费心挑选穿搭的,给自己贴上某一类标签的衣服,也都按颜色归在了衣柜里。没有了对外界的观察,也不再被观察的这段日子里,我干什么了呢?我把那段“至暗时刻”写了不买,买了不看的书拂去了灰尘,理好了顺序。然后,一本,两本,三本……没有了极速的快递邮政,也不再拘泥于那有时候只是为了在咖啡馆里装腔作势的纸质书(虽然还是最爱),拿起《鼠疫》,点开《故事》,找出《海上钢琴师》……不带目的地,除去干扰地,谦卑地,专注地触摸着,输入着,欢喜着;不看相貌,不知过往,不拘小节地交谈着,欢笑着,热爱着……
曾经总是被“嫌弃”不符合“标准”的异类文字,有了她新的土壤。哦不,种子也不再是那颗少不更事,一切皆为翘尾巴的麦田种子了。我发现了一个了不得的事情:我之前做的每一个记忆犹新的梦,听到的光怪陆离的故事,还有散落在各种带有年龄风格特色的笔记本上的灵感碎片。
在这个时刻,都排列整齐地,以他们一贯的个性风格和画面质感像老式放映机里走出来的一样,“刷刷刷,呼呼呼”地浮现在你们的新朋友---我的脑子里。我写呀写呀写,以最快的速度记录着,生怕他们又去蓬莱神游了。可是我看看窗外风,听听隔山的海浪,我又宽了心,这一次我很踏实,因为真正的热爱,从来不会消亡!
我记得余秋雨老师在评价中国文化在四大古文明的地位的时候曾经说过:“中华文化从来没有消亡过,她只是有时候被遗忘了。”老先生太宏观了,太睿智了。我一个大学准毕业生,悄悄套用一下这个句式。一个心智健全,以苦为乐的人,在漫漫的人生路上,真正的热爱,从来不会消亡,他们只是有时候被遗忘了……
通俗一点说,一个不放弃自己的人,ta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见过的天地众生都与之形影相随,相伴终生。我不再着急了,因为我这一刻获得了比无比渴望的成功更重要的东西---成长!我很幸运,我从现在开始,意识到我不仅可以使用这份热爱,我还可以分享,传播这份热爱……
2020年的一切似乎都在告诉我一场反乌托邦电影里的风暴正要降临,人人自危;似乎我们这些“奔三”的95后的未来要被经济的多变,资源的争抢,环境的极端化湮灭……我知道,我都知道,或者说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我多少都知道一点儿,可是,我还是拥有热爱!我始终相信梵·高最后一声枪响是因为病理原因,而不是他不再热爱,相反,他太热爱了(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好了,最近废话有点多,反正大家都闲着,有观点我们可以聊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