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上与父亲相遇

在精神上与父亲相遇

还是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会超过父亲。那时父亲还没本科自考毕业,教小学。冬天天冷,我们就没回家,住学校办公室。晚上一起做一道应用题。我说,这个题可以用方程去解决。父亲则不同意,说四年级没教过这知识,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正当我们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楼下传来我数学老师幽幽的声音:“彭老师,小彭说的没错,她的方法更简便。”听这声音,我们都大窘,都说隔墙有耳,原来楼上楼下也能听这么清楚,原来数学王老师也在伏案备课。此外,我就知道,我那时候就比父亲在数学方面强了。

后来上初中,我在县城上学,那时父亲也上进了,在乡里教初中。有次回家,正赶上父亲的班级考试语文。我就也找了个空座去参加考试。那时为了防止学生作弊,学生都反过来坐座位,背对讲桌,面向后黑板。考题是我最喜欢的一件家具,我一看,后黑板全是“读书”的名言,于是,我就写“我最喜欢的书柜”,揉入了后黑板的名人名言和名人故事,为自己的六百字凑字。考完试,盲评中,我作文得了满分,被父亲拿来在班上念。大家都嗤嗤地笑,原来大家都看到后黑板的名人名言了,只有父亲被蒙在鼓里,惊为天人。从此,我就知道,原来我的语文也可以比父亲强。

再后来,我上大学,父亲一天天被我甩在了后边,和他那一年四季不变的中山装一样,成为了过时的古董。父亲也知道我的感受,他在我毕业的时候说,后生可畏,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一定会比我强。我说:“您换点别的词好吗?我都听腻了。”他就得意地笑。

人生不总是一帆风顺。等我当了老师,第一个困境来了。

学生不听话,我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太脆弱,需要顺着他们的心意走,我不信那邪,我对那个上课打瞌睡的孩子说“站后头去!”他说:“老师,你凭什么?我今天参加了区运动会,累了,困了!”我说:“你困了才要提神,站后头!”他走出去了,居然离校出走了。班主任来给我这个年轻教师善后,我吓得六神无主。我打电话给父亲,父亲说:“现在的孩子是‘顺毛捋’,你得先理解他们,然后才能走近他们,走近他们才能得到喜欢尊重,尊重你了,他们才能听得进你的意见。”我说:“那您年轻时还打过学生!”他说:“那能一样吗?那是多少年前了!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娇贵。”

几年后,师生关系融洽了,教学顺手了,我又骄傲了。 我对他说:“我们进行改革,现在要拉大旗了,贵单位进行怎样的教学呢?”父亲说:“我们学校的改革如火如荼,杜郎口中学,洋思经验,我们都学。前两天我都被教育局长听两回课了,他说很不错。”我说:“那不就是课堂热闹嘛,是不是不太适用呢?应该寻找属于乡里独特的资源。”父亲说:“听课嘛,总会做做课,平时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做改革的课堂。”他在电话里告诫我,知识要浅不要深,改革改革,只是一阵风,要随着孩子的本性走,不能拔高。

我不认同。一个教学三十年的老教师,居然说“课程改革只是一阵风”之类丧气的话,精神上就矮了一层。

最近全国一师一优课开展得如火如荼,父亲是学校文科组组长,自当上传课堂实录,我没告诉父亲我偷偷去看过他的课堂实录。他的教学设计很浅显,就像他教我小时候的数学那样,一板一眼,他被那些新时代的小顽童们弄得无力招架,但是,小顽童们在互相的辩论当中,居然找到了正确的答案。父亲的声音还是很饱满,富有激情,抑扬顿挫。只是白发多了不少。

我看着镜头里陌生的那个老师,陡然觉得自己在精神上第一次接近了父亲。

这样的课不就是从前父亲给我上的课吗?把自己的姿态放低,让孩子在辩论中找到成就感;给孩子思考的素材,却不动声色让孩子得到探索的喜悦;带领孩子感受劳动、物候,那是“生活即教育”的最好的诠释。

父亲与我探讨数学,研读文学,给激发了我求知的好奇心。原来他从来都是身教重于言传,虽然渐渐白发满头,却是童心未泯,永远心态年轻。他不懂得什么课改精神和高深理论,却以一个长者的身份,默默做他认为符合“小朋友”个性的事情,所谓“改革只是一阵风”我想他排斥的是那种只注重形式却不符合孩童个性的改革,他希望每个人都向内寻找,能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路子,而不是往外寻课改标签。

我想起有一年春节,有一个修理摩托车的学生来看父亲,父亲满是骄傲地说:“我这学生,虽然没上高中,但现在在家庭、事业方面都搞得很好。”当时,我不屑一顾。现在想来,让一个懵懂顽童,在初中毕业之后能在社会上有立足的本事,能安心于手边的事情,好好生活,这不就是“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最好注解吗?谁说成功就是要上大学、做白领、进城、买房、买车?

我为我这么多年来的偏见后悔。做晚辈的,对于父亲,永远是生活上依赖,精神上矮化,从来没有从社会角色的角度去看到父亲,从来没有从精神上去接触父亲。父亲今年在乡村教书三十多年了,扎根农村一辈子,就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出了无数的重点高中生,他们在父亲这里得到人格的奠基,得到了生活、思考习惯的训练,他们从这里走出了山村,走出了国门,走遍了世界。

何止父亲!还有我的那个数学老师,他们都一样,为儿女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为乡村的教育付出自己的心血,不求名利,不求被人理解,只求良心安稳。

我为他们感到骄傲。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精神上与父亲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