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画里浮生》:还原历史现场,画里感受浮生

富有艺术气息,排版舒适,插图清晰精美,全图与局部图兼备。这是我对《画里浮生》的最初印象。

金哲为《画里浮生》

这本书用100幅中国古代画作,讲述了22段背后的隐秘往事,分为盛世、角落、宦海、寒江、湖海、空山六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是不同境遇下,画中人不同的情绪状态。

《明皇幸蜀图》中,唐玄宗一行人明明是在逃难,却仍保持悠然适意。韩熙载沉溺声色游戏,却因此保全性命独享风流。一向被认为乐观豁达的苏东坡也有自闭抑郁之时。生于唐末的郑谷饱经失意与战乱,唯余“劳生扰扰”的叹息。

一篇篇读下来,历史画卷在眼前无限延展,文字和插图配合食用,脑海中上演着一幕幕话剧,人物命运的跌宕、历史的兴衰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非常看重还原历史现场。“我把自己代入进画中人的处境,体会他们当时的情感,并把我感受到的,讲给你听。”我想,他做到了。何止是讲,是用文字演绎了一遍。32开的小书,却给人以沉浸式体验。

那么作者是如何还原历史现场的?我想,这也是本书最大特色。全书从画出发、以画为主线,却不局限于画,而是大量讲述历史背景、人物经历,读者甚至可以将其当作人物传记、历史故事来阅读。作者从画家的诗文、有关画作以及文献记载中,尽可能准确地揣摩他们的心境,从而给读者呈现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触动人心的历史现场。

文章多以直接讲述画作背后的故事为开头切入,直截了当,或者描绘某个场景。当然也有几篇例外,如《寒山里的避世者》一文,开头就讲后来的美国著名诗人、当时年仅23岁的加里·斯奈德,在画展上对水墨画里的诗人寒山入了迷。这样的写法,成功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寒山何许人也?有何令人着迷之处?便继续往下读。

《末世蜜雪里的郑谷》开篇先谈为人熟悉的谢道韫,引起读者的兴趣,再通过苏轼诗引出主角郑谷,过度自然。而《武林旧事梦一场》,很显然,以回忆开篇,更突出了往昔不复返、唯有“祭奠旧时光”的怅然。

本书最吸引我的是作者的文风,行云流水般却又不失幽默风趣,那日在“慢书房”做直播时,主持人也欣赏这一点。只是在本书中,受选题影响,幽默之风少有体现。但我还是从自序起便为作者的文笔所折服,正文对画作的描绘让人更深刻地感受到画中的意境。明明是在讲历史、谈艺术,却带有强烈文学气息。

初春的山岚迷濛了远近,视线顺着挺拔的苍松升高,只隐约可见山峰的轮廓。若再往深处和远处望去,那就尽数沦落在微茫的月光里了。疏离感的营造带出一种清冷幽深的气息,像早春拂过的夜风,让身着单衣的行人禁不住打了个哆嗦。

而记叙部分则如同讲故事般娓娓道来,文字常不加修饰,通篇读下来却舒适自然。这么读着,似乎跟随着作者的脚步,穿越回古代游历了一遭。

1300多年前,王维从长安一路策马翻山至辋谷后,换水路逆流而上,回到他在辋川的别墅,走的就是这条辋水。辋水潺湲,波纹旋转如辋(车轮的边框),故名。即使是逆行,也能保持优雅,不费太多力气。

短篇的,没有太多波折起伏,文字却也扣人心弦,让人意犹未尽。而几篇长文,一气呵成,似平静之下暗涌的洪流,牵引着读者的情绪。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或步步逼近事实的真相、文章的主题内核,如《徽宗的祥瑞制造计划》中,先是描绘“天降祥瑞”的场景,交代上元端门观灯取消又举行的缘由,再对那黄云、瑞鹤提出质疑,最后揭示这一切不过是徽宗营造的盛世美梦罢了。

又或者将故事推向高潮,短短几行便是给内心强烈一击。这段描写苏东坡游赤壁时独自登上悬崖后的感受,便是最好的例子。

月色下,美酒鲜鱼挑逗起胸中郁结已久而不得发泄的块垒。借着不断上涌的血气和酒劲,仿佛忘记孤身攀援的危险,忘记浪吹与山风的寒冷。当他站在崖顶尽情发泄,与草木、山谷、风浪共振,自是畅快至极。
可待胸中之气吐尽,亦是那草木的震动、山谷的回响、风浪的轰鸣,让人从亢奋的状态中猛然惊醒。他感受到水珠砸在脸上的温度,冰冷却真实。冷风刮过脖颈,凛冽刺骨,天地如此荒凉,他的恐惧压过了悲伤,甚至想不起来刚才是怎么一口气登上这危耸的山崖。

初读时震撼,再回味依旧被触动,那种冲击在内心久久回荡。积郁的释放,发泄后的惶恐,完全包裹了我,寂静的夜里我大气不敢出。

这段文字是作者修改文章时加上的。发在公众号里的原稿,仅以“随风而来的‘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却让他猛然从不断上涌的酒劲中清醒过来”一笔带过,相比之下便平淡逊色了许多。

这段对东坡内心的刻画,也使他的形象更立体、更鲜活。作者试图还原出一个真实的人物,不戴有色眼镜,不对他的所作所为进行评判。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还原历史,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用“浮生”来概括这些故事太贴切了,尤其是前两个部分。有生于盛世却命运坎坷,有大势已去再无繁华,有怀才不遇,有绝处逢生,有进退两难身不由己。有人执着追求,有人沉溺过去,也有人看破红尘潇洒离去。作者将历史长河中的种种这些,集为一册,从新颖的角度加以解读。一篇篇读下来,颇有人生如梦、世事变幻无常之感,也深感人之渺小、时空之广大。起先还能感慨几句,看到后面,竟如历经浮沉的郑谷一般,千言万语化作一声长叹。

还原历史现场,让读者于画里感受浮生。我想,作者真的写出了“浮生”,写出了人生世事的跌宕变幻 ,写出了那落魄表面之下的坚定自信,也写尽声色犬马背后的失意与无奈。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评|《画里浮生》:还原历史现场,画里感受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