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儿童脑发育——语言及阅读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课程来源:可可狮育儿学堂
授课时间:20190225
主讲老师: 杨志
整理人:海燕
校对人:白米
编辑人:毛豆妈妈
点击查看《可可狮笔记公益输出小分队》集体亮相介绍
嘉宾介绍: 杨志
· 心理学博士,研究员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 中科院大学岗位教授
· 致力于脑力的发展及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发展研究
· 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美国Emory大学,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博士后
· 主译《脑科学与课堂》
课程内容
大家好,我是杨志,上一次和大家聊了脑发展与注意力的培养,这次我们来聊聊脑发展和语言的发展。很多家长都非常关心孩子的语言发展,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孩子母语发展很好,家长想让宝宝较早的发展、掌握第二语言。(如果我们尽早的掌握英语,是不是较早的具有优势?能让孩子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各方面都占有优势?),另一方向是孩子的母语发展水平相对较缓,父母担心孩子的母语发展状况。
首先来说说这一切的基础——脑的语言系统的发展
脑的语言系统不是一个简单的系统,不是由我们脑中的一个区域或几个区域来实现的。在我们脑中,语言几乎占据了整个皮层。也就是说在我们说话,组织语言的时候大脑皮层的各个位置都可能有活跃的活动,这是2016年在著名的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里的文章揭示的。
在我们阅读文章的时候脑的各个地方也都在活跃,只不过当你在处理不同的词汇时在脑中显现出来的脑活动是不一样的。当我们在处理语言的时候,整个大脑皮层都在活动,但是对于不同的词汇,激活的脑区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告诉我们在理解语言的发展时,应该把它当成全脑发展问题来看待,语言的发展不是由某个脑区发展所决定的,而是由整个脑发展所决定的。目前按我理解的说:语言发展迟缓,显示整个脑子发育迟缓。
虽然和整个脑子有关,我们的脑还有一些分工,先跟大家说说经典的,跟语言有关系的一些脑区:
一个重要的脑区叫做威尔尼克区,威尔尼克区是以一个解剖学医生的名字来命名的。因为是他首先发现的这个区域。这个区域要是出了问题,那么人就不能理解别人说的话,所以管这个地区叫做理解性的语言区(它位于我们脑大概在耳朵靠后一点点的位置,学名叫颞上回)。这个区域跟我们的听觉区域实际上是相连的。所以它是负责听觉皮层接触到语音的信息,有一部分信息就被它识别为语音,语音转换成意思很有可能跟这个脑区的工作有关。它如果坏了,你是能听见声音,自己也能发出声音,但你没办法理解别人所说的话,也就是翻译出现问题。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脑区叫做布洛卡区,也是以一个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如果布洛卡区出现问题,我们可以理解别人说的话,但是没有办法说出有意义的话来。尽管我们的发音系统没有坏,你仍然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但是你没有办法把这些声音有机的组合成一句有意义的话,或者一个有意义的词。这个时候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功能的问题。我们没有办法利用我们的发声器官来发出有意义的声音,这个时候把布洛卡区也叫做运动性语言区。布洛卡区在我们的脑中前额叶尤其是以左侧为主,以我们的左半球为主的位置。
这两个区域在皮层上面的距离是比较远的,一个在耳朵后方,一个在前额。但是它们有很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在高速传输信息。这些信息是怎样被传输的?是通过皮层底下的很多条白质纤维束来传输的。白质纤维就是神经元长长的辫子叫轴突,在发育过程中发育相对比较慢,所以很多语言发展异常,比如发展比较缓慢,首先考虑的并不是那几个区域有问题,而是会先去想白质纤维束的发展是不是正常的。白质纤维的发展很有可能是决定语言发展速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它在整个脑的发育中是相对比较慢的。
我们的语言和记忆系统有没有关系呢?
显然是有关系的。随着我们的成长、经历增多,我们的词汇量也在快速的增长,那是什么给了你这么多的词汇量呢?肯定是跟我们的记忆有关系。我们建立的概念越多,受到的环境影响越多,那每个人的词汇量也就不一样了。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它的发展时间表。孩子出生前他的语言系统就已经开始发展了,虽然现在证明还不很充分,但是也是有一些实验证据的。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有这样一个实验:把孕妇分成两组,一组孕妇在胎教指导过程中,要求每天都要和孩子打招呼并和孩子说话。另外一组只注重平常的教育辅导,而不注特别注重语言的环境。孩子出生后他们去追踪孩子的语言能力,发现前面一组在胎儿时期比较早接触语言的孩子的语言系统发育相对成熟。
因此我们说语言系统的发展可能是在胎儿时期就开始了,显然在孩子胎儿时期我们就要给他提供一些语言的要素,比如说跟胎儿每天打招呼或者给胎儿朗读书等。
出生之后的语言环境影响孩子的语言系统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说:
语音 语音是他如何去识别人的声音,然后又如何从声音中理解意思。这是发展的比较早的一个能力,它也是有关键期的。当我们孩子成长到一定程度时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能力就逐渐的下降。
语法 语法是一种抽象的规则。我们在说话的时候,比如我们在说中文的时候,我觉得这种语法结构是顺畅的,就自然而然地这么说,也把它叫语感。这也是我们在环境中学到的一个规则,只不过这个规则我们没有把它列出来,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这是一种内隐学习,你学到了一种规则,但是你没有办法清楚的用语言来描述它。就像你学骑自行车一样,你没有办法给我描述怎么才能骑好自行车,但你上去就会骑,这也是学习语感的方式。它也有一定的关键期。
词汇的学习 词汇学习是一个持续长时间的一个过程。比如说不管你多大岁数,只要付出一点努力记一些词是没问题的。相对前面两个来说它的敏感期就相对薄弱了。它是发展最晚,但持续最长的一个。
还有一个跟语言密切相关,但不属于语言的一个问题,也是大家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阅读。阅读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的一个更高级的形式。读书实际上是把文字的形象转化成语言来理解的。阅读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从感兴趣的角度上说,可以放在这里面一起讲。
语音从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发展了。胎儿时期听觉系统已经成熟了 ,可以听到外面的声音。出生之后外面的声音环境对于我们的脑就有更强的塑造力了,这个时候我们对一切新奇的声音感兴趣,尤其对人说话的声音更感兴趣。因此孩子出生时我们提倡要尽早给孩子一个语言的环境。越小的时候听觉系统越强,它可以辨别不同的语言的不同音素。音素是什么呢?就是大家在学英语的时候说的国际音标,里面实际上每一个音是一个单纯的音素,不管哪种语言,他的这些基本的发音都由这些音素组成。
孩子6个月的时候,我们的听觉皮层已经可以很好的区分不同的语言的音素了,这个时候环境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我们需要给他提供不同的音素,如果语言环境缺少了某种音素,他后天对某种音素的识别能力就会降低。比如日本人对right和light他们不会区别r和l这两个音素,在他们耳朵里这两个是一样的,因为在他们很小的时候,日语中就没有这两个因素或者根本不区分这两个音素,因此他们大脑就不能去分辨这两个音素,因此在后面再去学英语的时候就会遇见一些困难。类似的困难其实在我们中文中也是有的。
所以说6个月大或者更小的时候给他一些相对丰富的语音的要素,你可以给他说很慢的英语也可以给他放很慢的别的语言。只要注意两点:一是丰富;二是重复。不要光让孩子在某些很单调的语言环境中,要让内容尽可能丰富。但不能太杂乱,还要有一定的重复。
语音的发展是有敏感期的,大概会持续到上小学之前。上了小学之后,你再去给他丰富语音的环境,他识别、辨别、模仿语音的能力就会减弱。为什么会有这个敏感期?
因为语音的识别主要靠听力 ,而听觉皮层发育是很早的,在胎儿时期就发育的比较成熟了,婴儿一生下来就已经能听见和识别外面的声音。因为它发育的比较早,下一步就是突触修剪,用到过的就会被保留下来并得到加强,没用过的就会被修剪掉。本来孩子在6个月的时候听力是比较强的,可以识别不同语言、不同语音、不同音素。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没有用到过的就会被清除掉,与之类似的绝对音高也是一样的。比如说孩子很小的时候,你在钢琴上给他按个duo,他并没有记住是哪一个琴键,但是你挨个的弹他却能分辨出哪一个是dou。这种能力没有经过锻炼也会逐渐消失。所以声音的学习和语言的学习是有很紧密的联系的。
语感的发展已经把语言系统连接起来了,怎么联系起来?
你不仅需要听,还要理解别人的意思再表达出来。你是怎样表达的,当然是听别人这样表达的,你学的是一种规则。相对于语音识别要晚一些,同时也是有一定的敏感期的,敏感期在哪里?虽然现在还没有研究出来,但是通过我的观察应该是在小学毕业之前(仅代表我个人观点)。
语感怎么培养呢?唯一的办法是把他放在那个语境中去学习,让孩子更多的去接触不同的语境,不管中文还是英语。总的来说还是要让孩子尽可能多的接触语言环境。有家长反应自己的孩子语言发展慢,经过观察这类孩子很多在很小时候是由保姆或爷爷奶奶带的,不是说爷爷奶奶保姆带的不好。而是保姆不注意和婴儿交流,爷爷奶奶因为自身活力有限也会忽于交流。正常的孩子你会发现3~5岁他会出现延迟模仿,比如说某一天孩子突然说了一句惟妙惟肖的话,一听就不像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这就叫做延迟模仿。这说明孩子一直都在学习,具有很好的从环境中学习的能力。我们的神经系统在很小的时候就具有模仿能力,所以我们的语感说白了就是模仿来的。
词汇也是在我们比较小的时候积累起来的,它不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敏感期。它和记忆有关。孩子学会表达之前就在学习词汇,随着成长,词汇量会很快的增长。但不同语言的词汇量是不一样的。中文口语词汇量很大,在阅读方面中文在发展方面却不占优势,因为和英语相比,英语口语词汇并不多,但学习英语的孩子在4~5岁之间就可以独立的阅读,因为英语本身是拼音文字。英语阅读可以帮助孩子词汇量迅速提升。而中文阅读我们首先要学形音联系,也就是这个字究竟该读什么。要克服这种困难的办法是什么呢?只有多阅读。即使刚开始对小孩子来说很困难,因为他认识的字太少了,他没办法做独立阅读。但是我们可以做亲子阅读。有证据表明,即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亲子阅读对孩子语言的发展是有帮助的。首先家长要意识到孩子从一出生开始,我们就应该给他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请大家注意以下技巧:
亲子阅读,越早越好。不要怕孩子看不懂或者听不懂。
要有交互。避免只是妈妈读孩子听,不提问。最好的阅读是妈妈读孩子看,妈妈不时的提问题,孩子不时的回答问题,甚至有时候孩子主动提问,反问妈妈。在这个过程中,妈妈要注意形象的描绘,比如大象长的是什么样的。有了沟通才能起到学习的作用,因为学习是需要反馈的,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输入。交互的多少是衡量亲子阅读的一个重要指标。
(补充一下前面语感的学习,还需要一点就是反馈,例如你对宝宝说:宝宝坐起来。并相应的用你的手帮宝宝坐起来,他就会更快的理解这个声音代表什么事)
鼓励而不指责。比如说你提了一个问题,孩子的回答并没有达到你的预期,切记不要指责孩子。如果你指责他,就给了他负面的东西,不利于他的成长,所以鼓励为主。
下面讲一下阅读,主要讲如何识字。
因为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是从声音到意思或者反过来,从意思到声音的联系,我们把它叫音义联系。阅读是在音义联系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形,也就是说孩子在阅读的时候,要形到音再到义,也可以直接从形到义(但要有长时间的积累)。
识字的最好时期应该要提前到上学之前,根据我们的观察,大概是孩子4~5岁的时候,识字量的多少决定孩子的脑活动,识字量多的孩子的脑活动和成人的脑活动的方式是差不多的。这说明在孩子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识字量已经跟孩子脑活动方式有关系了,因此我们阅读的学习应该更早。一开始识字不能像小学那样集中大量,要从阅读中去识字。这就又回到我们亲子阅读上了,亲子阅读不但锻炼了孩子的语音、语感,扩大了他的词汇量。同时在你给孩子读有字的书的时候,这些字也会很早的被我们孩子熟悉。我们也没必要在亲子阅读过程中让孩子去注意每个字,这些熟悉是潜移默化的。
最后回答一下家长朋友的问题:
1.关于古诗的问题:
答:经常在给孩子念诗的时候你说上句孩子就念出了下句,其实这是很好的,其实这和语言的学习是类似的。可以把古诗的学习当作一种语言的学习。实际上这个时候孩子学习诗比我们成年人快,因为他不必去理解诗中包含的意思,就可以很快的把语感、词汇记下来,他依赖的是很强的模仿力。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我们不仅可以亲子阅读,也可以一起来朗诵诗歌,一起唱一些歌谣来帮助语言发展。
2. 孩子喜欢问每个词的英文是什么,这是不是可以教孩子英文了?
答:我认为可以了。如果孩子对英文感兴趣,就可以给他更多的引导。有的家长会担心说,我跟孩子又说中文又说英语会不会影响孩子中文的发展?还有类似父母属于不同国家用不同语言对孩子说话有影响吗?这种你会发现孩子一开始说话是又用中文又用英语,他是会混用的,因为他词汇量有限,他想起哪个用哪个,并不会影响语言的发展。反而在他小的时候,让他多接触几门语言,会有利于他今后的学习。
3. 对于觉得孩子语言发育迟缓,应该到神经内科看医生,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从语言发展的规律上来讲,我们是先理解话再表达。孩子从6个月以后,就可以逐渐理解大人的话了,这种能力也会缓慢增加。你看上去好像孩子没有学,其实他学习的速度要比他表现出来的还要快。到了他能说出来的时候,他已经理解了大量的话。我们并不需要着急的去看孩子表现出来,重要的是孩子能不能听懂我们的话。
4.有的孩子会出现阅读困难。因为在识字上遇到困难,这个需要分层来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分界线是看他能不能很快的理解别人对他说的话,如果能理解,只是读这个字的时候理解有问题,也许是视觉方面的问题。如果真的是不能理解,也要去看神经内科,让医生一一排查问题在哪。
总结:
由于孩子的听觉在胎儿时期已经发展,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尽早的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时,一定要注意内容丰富,而且要有一定的重复。各种语言都可以上。
不管孩子再小,我们都应该坚持亲子阅读。在做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应该多和孩子互动——让孩子看看图,看看字等。
不管孩子表现的怎么样,我们都应该多鼓励,多正面的去回应孩子。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不要轻易下结论,而应该去医院找专科医生帮忙。
20190225儿童脑发育——语言及阅读能力的发展和培养。(课程直达点击立即学习)
链接:https://m.qlchat.com/topic/details?topicId=2000003440251670
再次感谢“可可狮笔记公益输出团队”认真细致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