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骑游济宁太白楼

        济宁太白楼已经去过多次了,每次去都有一些收获!上周日约了一名骑友又去参观了一次,感触颇深!

        虽是初秋,早晨五点半的街道还是很安静的,偶尔有一辆车亮着灯慢慢经过!天气有点凉,身体不自觉的收缩了一下,幸亏提前加了一件速干内衣才有点不是太冷!骑起来有风,感觉还是很好的!

早晨五点半的街道

晨曦中的办公大楼

华龙水业自然离不了水

骑行了20来公里,身体也得到了舒展,天也大亮了,身体微微出汗,肚子也咕咕地叫了起来,提醒我该补充一下能量了,于是就在路边早点摊要了一碗糁汤和油饼吃了起来,真舒服啊,体内顿时充满了洪荒之力!

途中补给

吃饱了喝足了,又开始上路了!万里长征才走完了第一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步入327国道以后,路上的大车多了起来,大都鸣着笛呼啸而过,带起一阵阵的尘土,被大车碾压的道路也坑洼不平,给骑行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来济宁北环城路是刚修的河堤路,质量还是很好的,但是现在也不行了!真的后悔走这条路了!

途中短暂休息

经过两人的一阵浪骑,你追我赶的,没感觉太远就到了济宁市区了,到了市区正赶上早高峰,车辆行人那是不是一般的多啊,可以说是逢灯必停,慢慢的到了古槐路口了,早就听说古槐路上有棵唐代的古槐,已经成了济宁的地标性风景,特意赶过去瞻仰瞻仰吧!

山阳古槐

        瞻仰完古槐,往南走不远左转就到了太白楼了!太白楼,我们来了!

      自古好事多磨,到了太白楼却是铁将军把门!大老远来一趟不能看不到里面的风景吧!?不会吧!?人品太差了吗!?

特别的小猫咪,可爱吗


        最后是虚惊一场,原来我们来的太早,景区内九点钟才正式对外开放!没办法等等吧!

        九点终于到了!等待的感觉是很微妙的,十几分钟感觉还是很长的!就像等待着初恋的情人,心情还有点小忐忑呢!


李白雕像

诗酒英豪

壮观多一点

唐诗三百首厅壁

任城县厅壁记


        太白楼位于济宁市中区古运河北岸,太白楼路中段路北。太白楼名传于世千余载,乃任城(今济宁)古八景之一,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白楼即“太白酒楼”,是唐代贺兰氏经营的酒楼,原址坐落在古任城东门里(今小闸口附近)。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同夫人许氏及女儿平阳由湖北安陆移家至任城(济宁),居住在酒楼之前,“常在酒楼日与同志荒宴”。李白去世近百年时,唐懿宗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吴兴人沈光过济宁时为该楼篆书“太白酒楼”匾额,作《李翰林酒楼记》一文,从此“太白酒楼”成名并传颂于后世。宋、金、元代对该楼都进行过重建和修葺。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开凿济州河时,任城城池北移今址,明代初期城墙易土为砖。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591年) ,济宁左卫指挥使狄崇重建太白楼,以“谪仙”的寓意,依原楼的样式,移迁于南门城楼东城墙之上(就是现今的地址),并将“酒”字去掉,更名为“太白搂”,留传至今。太白楼建在三丈八尺高的城墙上,坐北朝南,十间两层,斗拱飞檐,雄伟壮观,系古楼阁式建筑。上有李白塑像,碑碣林立,楼门向西,环以围墙。600多年来,由于长年失修和历次战争,遭到一定破坏。解放初在原址上重建。现在太白楼仍坐北朝南,面宽7间,东西长80米,南北进深13米,高15米,楼体为两层重檐歇山式建筑,青砖灰瓦,朱栏游廊环绕,占地4000多千方米。二层檐下高悬一楷书匾额,上书“太白楼”三字。四周院内,松柏掩映,花木扶疏,方砖铺地,花墙环绕,台阶曲折,古朴典雅。楼上正厅北壁上方镶有明代人所书“诗酒英豪”四个大字石刻,字体丰硕,道劲豪放;下嵌着李白、杜甫、贺知章全身阴线镌刻的“三公画像石”,李白居中,杜甫在左,贺知章在右,线条流畅,体态浪漫,风流典雅。北墙上还镶嵌着两副对联,引人注目。一联是罗振玉所书:

把酒临风看带郭 千家何处青山留谢朓登高望远指布帆 一片当年春水别汪伦另一联是王以敏写的:

        青天骑白龙 我欲因之梦吴越

        长风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一楼正厅中间还有一尊李白半身雕像,上方横匾“诗仙醉圣”,两边对联是:

                豪饮吐万丈长虹,

                醉吻涸三江之水。

        四周墙壁上书有李白生平介绍。二楼大厅现为书画展览。楼的游廊和院内有《李白任城县厅壁记》和唐朝以来历代文人墨客的赞词诗赋及乾隆皇帝《登太白搂》等刻石碑碣40余块,还有珍贵的李白手书“壮观”斗字方碑。楼内藏有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醉书的《清平调》三首狂草横轴和乾隆时期曲阜的孔继涑摹李白笔迹刻石《送贺八归越》诗贴,还陈列有明代祝允鸣于书的杜甫《饮中八仙歌》长卷。另外还有历代名家编撰的李白集和文章,以及当代著名书画家的数十幅作品。登楼远眺,高楼耸立车水马龙,济宁市容,尽收眼底。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雨中登太白楼》诗曰:

              开元陈迹去悠悠,

              犹有城南旧酒楼。

            吴语曾呼狂太白,

            洛阳何必董糟丘。

            龟凫缥缈当窗出,

            汶泗苍茫绕槛流。

            眼底无人具宾主,

          任城烟雨可怜秋。

        今太白楼是1952年人民政府拨专款在旧城墙上重建的。重建后的太白楼连同台基,共占地4000平方米,楼体为两层,重檐歇山式样,砖木结构,二层檐下正中悬扇形“太白楼”楷书阴刻匾额。楼上正厅北壁上方镶有明代诗人所书“诗酒英豪”大字石匾,下嵌着李白、杜甫、贺知章全身阴刻“三公画像石”,游廊和院内有《李白任城厅壁记》、唐代以来文人墨客的赞词、诗赋,及乾隆皇帝《登太白楼》等碑碣60余块。有罕见的李白手书“壮观”斗字方碑。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因为还要赶路,只能走马观花的粗略的浏览一下了!走起!太白楼!济宁!再见了!有空再来哦!

滋阳山

回程中的乡村建设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日骑游济宁太白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