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札记】用诵读打通探究的路径——《沁园春 雪》教学札记

                  用诵读打通探究的路径

                ——《沁园春  雪》教学札记

                    岐山三中    侯会芳

        又是一年开学季。新教本散发着淡淡的墨香,轻轻打开咔咔作响的书页,《沁园春    雪》直入眼帘。是啊,多少年了,无论教材如何变化,《沁园春  雪》一直是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只不过部编版将九上第一单元设置成“活动•探究”单元,也就是说以前常常精讲的《沁园春  雪》要变身成为活动课了。

        这篇脍炙人口的经典课文变成活动课该怎样上呢?

        我们先来读读单元目标吧。单元目标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学习鉴赏。独立阅读教材提供的五首诗作,涵泳品味,把握诗歌意蕴,体会诗歌的艺术。”鉴于任务一的要求,我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完成以下学习活动。1.独立阅读《沁园春  雪》,不看任何参考书籍,记下自己的初读感受。2.再读《沁园春  雪》,结合教材提供的背景资料、旁批注释,看看自己的阅读感受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尝试说出变化的依据。3.反复朗诵,你觉得《沁园春  雪》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这种感情基调主要是通过哪些词句表现出来的?朗诵时,你将通过哪些手段(比如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停连)来传达词作的情感?

        自主学习安排在了课前,为了让自主学习落到实处,并保持学生学习活动的一致性与连贯性,课堂探究活动应该如何进行呢?单元目标二写道:“诗歌朗诵。学习朗诵技巧,举行朗诵比赛。朗诵时,注意重音、停连、节奏等,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感情,读出韵律。”著名语文教育家洪镇涛老师曾说:“语文教学应该少一点知识的灌输,少一点理性的东西,把教学的重点移到帮助和指导学生感受、领悟、积累和运用语言上来,尤其要重视朗读和背诵。”将任务一和任务二结合起来,本节课的诵读探究活动如下展开。

        一、读有目标

        预习提示中有这样一句话:“他(毛泽东)面对茫茫雪野、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这首词。”可见,读出作者的“胸中豪情”就是这首词的总目标。有了总目标,学生却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口就吃成胖子,因此,我进行了一系列分解动作。一读,在自主学习成果交流的基础上读出节奏,比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再读,根据自主学习的收获加重音,比如“望长城内外”的“望”,“顿失滔滔”的“顿”,“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高”,“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竞”等等。三读,根据词的内容和情感推进,选择恰当的语调、语气和停连,用快慢高低抑扬顿挫传达作者情感。这三读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尝试,不断打磨。

        二、读有层次

        吾师曹公常告诫我们说:“如果每一次读得都一样,你读课文有什么用呢?”尤其是课堂上绝不能泛泛而读,要由浅入深去读,要引领学生去触摸语言文字的本真。

        为了使课堂上的读有用有效,不流于形式,我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1.抓住意象,读出画面。这一层次主要集中在词的上阕。2.品味意境,读出情感。这一层次主要是透过写景品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以及饱含的豪情。3.析关键词句,读出深刻。比如上阕的“千里”“万里”“顿失”“分外”,下阕的“惜”“稍逊”“只识”等字词,还有主旨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内涵。4.鉴赏韵脚,读出审美。这首词的韵脚依次是“飘、滔、高、娆、娇、腰、骚、雕、朝”,在理解了这首词的内容、情感与特点后,由点及面上升到词的韵脚也是其朗读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进行深度探究。这四个层次的探究活动由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共同完成。

        史绍典老师说:“我一直认为,语文课是要读书的。直面文本、同文本对话,关键的关键,就是读书。”放弃了华丽的ppt,实实在在读了一节课,探究了一节课,背诵呢?学生说:“小菜一碟。”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学札记】用诵读打通探究的路径——《沁园春 雪》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