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比较文学读鲁迅的《祝福》愚昧有时不仅仅是祥林嫂自己

读书本身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养心和摈弃愚昧,从而让自己更客观的看到一个相对真实的世界,也希望你读完我的这篇文章,能够让你认识到一个去昧的深层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认识到的、看到的一个事件,他就真是我们以为的那样吗?遮蔽我们某些视角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不要以为这是哲学问题,其是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一个问题。

我的这篇文章源自于比较文学的一个新思考和新视角,比较文学是文学的一个分类,就是通过比较让我们对一些文学作品产生一种更为客观的认识,就像我们以地球上的自己为主观视角,看到的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如果我们换成一个太阳的视角,也许就会发现地球其实是围绕着太阳转,这就是比较的意义,他甚至可以完全改变事件的真相。

鲁迅笔下的《祝福》我们都很熟悉,上学的时候应该不止一次的学过这篇文章,祥林嫂很悲惨,嫁了第一个丈夫不久就死了,外出到鲁镇做事,不久就被婆婆抓回去又逼迫的嫁给第二个丈夫,结果丈夫和儿子都死了,当再次回到鲁镇,因为雇佣她的人家怕晦气,也就不让她做一些重要的事,就这样自然而然的边缘化了祥林嫂,这时的祥林嫂已经有点精神问题,不断的在众人面前哭诉自己的悲惨命运,尤其是自己的儿子被狼叼走的悲剧故事,以至于她始终翻来覆去的和人家说这些事,最后所有人都麻木了,就这样祥林嫂在祝福之夜默默的死去了。

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的解读始终是站在一个阶级对立的立场上,因此解读的结果就只有压迫和封建迫害,还有鲁迅那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指责。我们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封建礼教把祥林嫂一步步的推向死亡的故事,在这里我提出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看到了这些是因为什么?如果我通过比较文学的方式,对比西方同样类似的作品,然后进行对比西方的解读,你就会发现我的提问其中的意味。

西方一些短篇小说里有很多类似的这样的故事,但不只是在近代的作品里,而是在现代和当代的一些作品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故事,就是一些生活的琐碎情节,如当一个人发生了与祥林嫂同样的不幸,同样死了两任丈夫,和一个孩子,也如祥林嫂这样不断的诉苦,最后周围人也同样产生了厌烦,为此不再对此产生任何的同情,这其实就是一个类型化的故事。

但我们分析他们这样的故事时,就相当于去掉了祥林嫂的历史背景,在西方国家的解读一般是这样的,这个祥林嫂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关于命运的故事,自古至今都有的命运故事,当一个人穷苦的时候是苦恼的,当他生活好了,困恼仍然存在,不断向别人诉苦的人自古至今一直有,命运本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变幻莫测,很难用外部的原因来解释这个命运,并不是说时代变了,祥林嫂就没有了,就不存在了,这样看来,历史背景的批判仅仅是我们特意的,人为的针对性的进行,也就是其中一种打开祥林嫂故事的钥匙,也就是哲学家说的,你想看到什么,那你就会看到什么,王阳明也有这样一句话,就是那句“格物致知”。

在传播学里也有一个类似的概念,就是任何的意义,均来自于信息的接受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什么样的心灵,就有什么样的目光”,我们过去有很长时间,是在一种斗争的意识之下熏陶着,因此看到的任何事情都具有斗争的意义,比如对封建迫害的斗争意识,对礼教的斗争意识,以此延伸,很多问题就只能看到这样一个单一而狭窄的其中一面,以至于我们本来读书是为了去昧,却变成了读书变得更愚昧(甚至被利用),因为有些学者曾说过,这种斗争意识是被外界强加上的。

回到文章开始的那个太阳与地球的比较,后面的内容其实就是两种文化背景的比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我们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西方人看祥林嫂也许是一个自始至终的命运矛盾,人只要生活在世上,永远就是会感到悲惨的,这是一个终身魔咒,就如有人说我们为什么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一样,而我们看到的祥林嫂是一个受到外来迫害的可怜人,虽然谁的解读都代表不了就是祥林嫂的全部或者是真相,但如果不比较,不去比较,不懂得比较,那就如我们只知道太阳是绕地球转是一个道理。

文:饼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通过比较文学读鲁迅的《祝福》愚昧有时不仅仅是祥林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