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语堂之三

文图滴答


大致按照每天两篇的节奏阅读,越读越欢喜。

  15页到24页两篇“我办《论语》”和“一团矛盾”。

前一篇讲自己办杂志的初衷和遭遇,谈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碰撞时人们的选择。后一篇谈的是自己。

  喜欢新事物,接受新思想,是时代的翘楚。不愿意被假道学也好真道学也好束缚在一个圈子了,所以想要发展小品文,幽默讽刺文学,就自己办杂志,自己出书。

所有的行为主张都上纲上线,可能是传统。受西式教育但可以客观理智的对待中西方文化,还有自己的情怀。这样的人,真好。

  “此处果有可乐,我即别无所畏”。有我喜欢的在这里,我就什么也不怕。就像曾经我们说,有爱的地方,地狱也天堂。

“对我而言,顺乎天性,就是身在天堂。”此生不羁爱自由…

书斋“有不为斋”

人生有为有不为,有绝对不可以越过的底线,能做到比做该做的事能做的事更难。

“理想的人并不是完美的人,而只是一个令人喜爱而通情达理的人,而他也不过尽力做那么样的一个人罢了。”

✨ ✨ 昨天的文章里有一句“我只是读心悦诚服的东西。他们吸引我的力量在于他们的作风,或相近的观念。……人人必自寻其相近的灵魂”,林语堂是我喜欢的人呢,开心的觉得自己也是他说的人呢。愿意成为他那样的人,即使只能仰慕,也是一种幸福。 


  24页到40页,四篇。看了两篇,觉得有点少,又看一篇,结果发现第一部分还余一篇。如果留下,明天只能读一篇。读两篇的话章节上的跨越觉得不完美。只读一篇又觉得自己不尽心。拧巴,索性一口气把篇目一都读了。

  《灵与肉》讲的是天使,神灵没有肉体只有灵魂的事。作者不能接受没有肉体,只能看着,不能碰着,不能摸着,多痛苦。想想心都疼。

《工作的动物》谈人生之可怜。唯一工作的动物,人类。为生活而奔波劳苦。太惨了,所以看到下一篇更想看了。

《快乐人生》谈哲学与科学,精神与物质。总而言之,就是人还是要好好感受生活。要有情怀,有情感,不能做机器,不能唯利是图,不能太功利。你看世间如此美妙,你怎能无动于衷。

《我的信仰》感觉一直在否定基督教。有段时间“中国人没有信仰”的言论甚嚣尘上,就不明白有信仰为什么要发动战争,有信仰怎么也有人作恶。因为有地狱,所以就得有人做恶人吗?

说到底,不管人号称信仰什么,其实都是为了心底的欲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已。

  “一切满足都是由欲望而来的。”

“宇宙本身也是一个有感觉的东西。”

“世间如果还有人生的话,就依然必须有动作和情感,而一定不是完全的休止和无感觉的状态。”

“生活的目的就是真享受。”

“人生这种生活的真享受的目的,大抵不是一种有意的目的,而是一种对人生的自然态度。”

“对于人生的目的应该是什么这个问题,人人都可以有他自己的观念和价值标准。”

“我以为人生不一定有目的或意义。”

“我敢说那些相信进步和努力的人一定要奋斗不息,努力不息的。”

“如果在宇宙的目的这个更广大的观念中,人类所占据的地位稍微减少其重要性,那也是不要紧的。他占据一个地位,那已经够了,他只要和周遭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对于人生本身便能造成一个实用而合理的观念。”

“新的真理总是使人不安的,正如突如其来的亮光总使我们眼睛觉得不舒服一样。”

“霓虹之美,固犹惜也。”

“道德的境界乃非物理定律的势力所能及的。”

“只要人的心尚能见美而喜,尚能为公道正义慈爱所感动,这样就够了,规规矩矩地做人,做事以最高贵最纯洁的本性为准绳,原是应该的。”

“目光放远点,你就不伤心了。”

  看书的时候掉出来一个叶子,我还是我吧…

 



是谁说的, “昨日的遗憾都是今天惊喜的铺垫”。

42页到54页,三篇。《女人》,《论性的吸引力》,《理想中的女性》。

  第一篇《女人》,“赤裸裸”的表达对女人的崇敬。无所不能的伟大生物。如果可以,作者愿意男人和女人角色互换,“穿着下午的轻俏绿衣,出去作纸牌之戏,等着我们亲爱的工毕回家,带我们去看电影”。

  《论性的吸引力》从古今中西方对男女的区别对待谈起,又比较当时中西方女性对于修饰外表的不同态度,继而引出现代人性的意识的觉醒,最后谈他所认为的成熟的适当的性吸引力的观念。作者主张,做妻子和做母亲,后者更重要。

大概这就是代沟吧。现今人们讨论家庭关系,两性关系。很多人还是觉得夫妻关系比同子女的关系更重要。家庭由父母和孩子构成,核心是夫妻关系,而不是父子女(母子女)。有了孩子而忽略配偶的家庭,往往夫妻关系会比有孩子前淡漠。一个家庭把什么关系摆在前面,可能各有不同。各尽所能各显身手吧。

谁是和你生活一辈子的人呢?孩子?伴侣?

  《理想中的女性》基本是承接前一篇论述的。理想的女性就是做了母亲的女人。

私以为,做母亲固然重要,但是无论是哪种身份,一个女人都不能失去自我。灵魂的独立任何时候都要保留。

✨ ✨ ✨ “人生之大事,生老病死,处处都是靠女人去应付安排,而不是男人。”

“没有女子的社会,必定没有礼俗、宗教,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

“世上没有天性守礼的男子,也没有天性不守礼的女子。”

“头戴王冠的人,都是寝不安席的。”

“要是女人统治世界,结果也不会比男人弄得更糟。”

“女人一向在养育子女,我们男人却去掀起战争,使最优秀的青年们去送死。”

“人类是动物中最好色的动物。”

“……”


  54页到58页《恋爱和求婚》。主要谈古代女子受礼教束缚不得表达情感或表达情感后反而受世俗诟病的遗憾。

  “无论妇女怎样遮掩,经典教训却从来未逐出爱神。”

“文明有时可以变换恋爱的形式,但也绝不能抑制它。”

“谁能逃避纠结的情欲的便是幸福的人。”

“闺女一旦分了心,什么事情都将不复关心。”

“恋爱总能找出进行的路径的。”

“爱河多涛,恨海难填。”

  作者认为,没有恋爱,没有求婚是悲哀的,如果不能阻止爱,就该让情感释放。偏偏时代不允许。从这个角度看,新时代的受西式教育的作者才可以表达这样的遗憾啊。

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其实都一样。人要是蒙昧一些,或许可以更单纯一些。

先秦时期尚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不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但孔孟之道发展到宋朝,出现了朱熹程颐之流,女人开始要遵从“三从四德”,开始要“从一而终”。可悲可气。大丈夫不管天下,拿女人做文章,真是好大的本事。

✨ ✨ ✨ 兵荒马乱马不停蹄人仰马翻的一天,就这样结束吧。但愿明天是美好的一天 


  58页到69页两篇《人生最重要的一步》《中国人的家族理想》

  人生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现在想这个问题,居然不知道答案。或许是想要的太多,不知道该如何取舍吧。人生,大概是越长大越贪心,然后有的人悟了,通了,透了,才会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吧。

  《人生最重要的一步》中作者认为是结婚。结婚可以获得每一个人都想要的感觉安全的希望。因为你不再是一个人。文章谈了不结婚的各种原因,以及为什么要结婚,和择偶的标准。

读林语堂先生的文章,一点也不会有时代隔膜,你和他仿佛生活在同样的年代,不是你穿越过去了,而是他就在你这里。这样的感觉真的好。

✨ ✨ ✨ “结婚正如合伙事业一样,是必须各自协调,牺牲自我,谋取共同利益的。”

“婚后的男子,往往比未婚的较有责任心,成为较有恒心而可靠的人。”

“一个男子如果老不结婚,将使人有一种不自然的感觉。心理学家就曾说过,一个女子如果始终不结婚,最容易发生变态心理。”

“如果你是男人的话,应该有一份足供家人温饱的正当职业;如果你是女人的话,你所选择的对象,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爱情虽可贵,仍需建立于物质之上,否则,其危险就如沙漠中的大厦,倾倒在旦夕。”

  《中国人的家族理想》谈的是中国人的源于祖先崇拜的一种家族理念。

很赞成作者的一个观点。“中国人的祖先崇拜是一种宗教”,没有比这个更虔诚的崇拜了,古代讲“光耀门楣”,今天讲出人头地,都是一种家族使命。

在这样的家族理想中,讲究孝道和责任,于是在这样的家族意识中产生家族荣誉。

个体意识必然消亡,才能成就家族荣誉。而家族的繁衍延续又涉及到所娶的女人的素质。

“一个男人的生活,尤其是他的家庭生活,是由他所娶的妻子所创造或破坏的。”

“家族变成我们生存的自然生物学单位,婚姻本身变成一个家族的事情,而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中国父母最关心的事情是去世之前看见子女缔成美满的姻缘,因为那是比自己的墓地或选择好棺木更加重要的事情。”

“中国人的人生理想是:一个人要过着不使祖宗羞辱的生活,同时要有不损父母颜面的儿子。”


有些遇见很难得,有些遇见很难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林语堂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