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心理专家帮你摆脱母爱的“束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你都25、6了,怎么还不找对象?”

“你们交往这么久还不结婚,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这个男人/女人不行,你们要结婚,我坚决不同意!”

“这份工作不稳定,要不你换一个稳定工作吧!”

“你这个朋友不好,以后别和他/她来往了。”

“这都几点了,你怎么还不起床?”

“你怎么总是听不进去,妈妈管你都是为了你好!”

恋爱、结婚、工作、交友、生活,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安排着子女的一切……


曾经我为此深深苦恼。一方面,我想要逃离,因为,母亲无处不在,总是对我的工作、生活、恋爱指手画脚。另一方面,我感到内疚,因为,母亲确实为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每当我拒绝她时,她都表现得极其伤心。

后来,我决定逐渐脱离母亲的“束缚”。事实证明,向母亲适度开放我的隐私,自己独立做决定,能够让我获得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

今年6月,我看了日本心理学家五百田达成、樱场江利子合著的《完美母女关系的秘密》,才发现,原来像我这样因为母爱而感到“束缚”和内疚的人有很多,并且,这一切都是可以通过理解母亲真正的想法,冷静地分析母亲的性格和能力,采取“商务沟通技巧”等方法解决的。只要我们能够从精神上和经济上取得独立,我们就可以获得完美的母女关系!


五百田达成先生是“沟通”“恋爱▪结婚▪工作”“生活者心理”“社会变化和男女关系”等主题演讲和写作达人,曾作为“日本第一了解女性心理的男性”参加各类电视节目。在东京惠比寿专门为女性开设人生商谈咖啡馆“恋爱工作的职业咖啡屋”。樱场江利子女士近些年,一直以让日本年轻人变得更加有活力为主题,结合自身的育儿经验,在公众和私人领域中支援众多女性。这2位作者对于女性心理都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

《完美母女关系的秘密》这本书,主要解析了女性应该如何客观看待母亲,以及如何完美处理与母亲的关系。表面看来,主要写的是母女之间的相处之道,但若你有心,可以发现,其中的“道”,同样适用于母子、父子之间,甚至,对于那些正在做父母的人,也十分有益处。


01母亲不过是个不完美的普通女人,别把她幻想成能理解你一切的超人

“放暑假以来,我妈几乎每天都在骂我,衣服一天没洗,骂;晚一点煲饭,骂;衣服洗了没晒,骂;不出去被骂;出去了又被说女孩子那么野,高三了,明天就开学了,想逃离她。”

这是知乎上,1个女孩对自己妈妈的描述,她求助问“怎么办?”在问题下面,一串遇到类似问题的倾诉。

看来天下的妈妈都是类似的,天下的儿女也都是类似的。


记得以前有个故事讲,1个女孩离家出走。饥饿时,遇到1个陌生的面摊老板,给了她1碗面。她吃完后,泪流满面下跪感谢,对面摊老板感恩戴德,认为他比她的父母还好。可是,明明她的父母给过她的,远远比1碗面要多的多!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总觉得自己的父母理所应当对我们好,理所应当养育我们。因为,《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他们必须抚养我们。因为,当初不是我们自己决定要出生,也不是我们自己决定他们要用大量的金钱、劳力来养育我们,这些都是父母们私自决定的!如果可以重新选择1次,也许我们根本不会选择做他们的儿女,过他们给我们的生活!


有人觉得,既然他们选择养育我,并且已经养育了10几年、20几年,甚至共同生活了30几年。那么,他们怎么可以不了解我?除非他们不爱我、不关心我,才会对我的需求毫无所知;才会不理解我的一举一动。

可是,不要忘记,你的母亲也不过是个不完美的普通女人,她跟邻居家的阿姨没有太多的区别。她确实能够比陌生的阿姨了解你多一点,但是,也就是一点点而已。

母亲的认知水平和人生阅历,决定了她如何看待你和你所面对的人、事、物。而这种认知水平和人生阅历,与你相差太多。因此,她的观点与你的观念大相径庭,实属正常。

因此,无需在意母亲是否能够真正理解你,也无需在意母亲的每1个评价。因为,她们的评价有时是过时的、不合时宜的。比如,我母亲就认为,女性要柔顺,才能得到男性的喜欢。其实,现在的男性大多数并不喜欢一味顺从,甚至委曲求全的妻子。在婚姻中,总是卑微到尘埃里的女性,更容易被丈夫抛弃。


02关心母亲和子女独立、和让母亲一直参与自己的人生,是截然不同的事情。

“百善孝为先”。中国传统美德中,孝是衡量1个人是否品德高尚的重要指标。人的本能反应中,孝也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比如,我1岁半的女儿,现在就致力于帮我拿东西,并且对此乐此不疲。

每个孩子在看到母亲历经各种艰辛,精心呵护养育自己,都会存在“我必须照顾母亲”的使命感。即使一时暴怒,对母亲说出很严厉的话,之后也会为此感到内疚和不安。

子女当然应该关心母亲。然而,关心母亲并偶尔给予援助,与子女独立,与让母亲一直参与自己的人生,是截然不同的事情,并且是不矛盾的事情。


关心母亲。与此同时,实现自立、清晰母女/子之间的边界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早晚都会维持不下去。

身为子女,不关心母亲,会带来3方面的不良后果。1、你内在的良心会不断的惩罚自己;2、身边的人会因此判断你是不懂得感恩,不值得托付和交往的人;3、你的子女也会有样学样,不会关心你。


作为子女,为了照顾母亲而牺牲自己的人生,或者为了避免母亲伤心而不顾自己的未来发展,也会带来3方面的不良后果。

1、无论母亲嘴上怎么说、行动上怎么做,母亲最终的想法都是希望子女能够自立。不然,当生命终止时,是无法安心合上眼睛的。

2、如果子女为了母亲,而牺牲了自己,最后,反而会得到母亲的埋怨。比如,有些子女因为母亲的挑剔,而放弃了1个又1个的恋爱对象。但是,到30几岁后,却被母亲责备“为什么不找对象”。可是,明明当初是因为母亲太过挑剔,所以才一直没有固定的对象,也没能结婚的。

3、超出个人实际情况的付出,会让你在生命终止时觉得人生有太多遗憾,以致感觉枉活一生。不要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和重要性,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和你有关,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必须你来背负、解决。在做不到时,勇敢地说“做不到”;在觉得不对时,勇敢地拒绝服从,很重要。

 当不知道该如何决定时,问问自己,“假如现在我就死了,没有按照自己的心意、能力做事,会不会觉得后悔?”1个成年人的人生不仅仅有父母,还有爱人和孩子;不仅仅需要有孝心,还需要有责任心。不要等临终前,又懊悔自己轻易放弃了理想,辜负了爱人,伤害了孩子!


03试着把母亲当成自己的上司,用“商务沟通技巧”摆脱母亲的控制

武志红老师说,亲人间的理解之所以很难,关键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一个现象场,有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

许多人在工作时,能够轻松搞定各种类型的上司、同事和下属,知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可是,在家里和父母沟通时,却经常鸡飞狗跳,弄得彼此不愉快。原因就是,人回到父母身边时,就容易退化成幼儿心理,从自己的坐标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去抨击父母。

那些耿耿于怀的“妈妈应该跟我道歉”“别人这么说就算了,爸爸妈妈怎么可以也这么说我?”“他们是我的父母,怎么都不理解我?”等等,不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别人吗?这些行为和小孩子被爸爸妈妈误解后,拽着爸爸妈妈的衣角,一定要讨回个“公道”,不是很像吗?其实,那也是在变相地跟父母撒娇!


我们在跟上司、同事和下属的相处中,往往不会非要争出个是非曲直来。即使上司误解了我们,大多数人也不会执着地等待上司的道歉,或者当面责备上司讲话戳中了自己的伤痛。只会通过比较委婉的方式,提醒上司真相,让上司觉得自己言辞不当,然后尽力达成自己的目标。这是每个职场人都应该具备的“商务沟通技巧”。

“商务沟通技巧”虽然有“商务”这个限定词,但是,同样适合应用在与母亲沟通的场合中。再亲密的2个人,都不是1个人。当我们把自己和母亲视为2个单独的个体时,就能更好地理解母亲为什么和我们的想法不一致。在与母亲沟通时,就越能发现“商务沟通技巧”的妙处!

《完美母女关系的秘密》一书说:“做一个离开母亲也能过得很好的人,才是对母亲养育之恩最好的报答。


也许,你总是觉得被母爱“束缚”,从吃饭、穿衣、打扮,到工作、恋爱、婚姻,总是被母亲不停地指指点点;也许,你总是在和母亲争吵后,又是伤心又是愤怒,总是生活在厌恶母亲和厌恶自己中来回摇摆。

那么,打开这本《完美母女关系的秘密》吧,你一定会找到改变自己的力量和秘密,找到建立完美母女关系的秘诀!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本心理专家帮你摆脱母爱的“束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