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锦瑟》左拼右凑的笔记 和零星未完待续“脂艳宅批注”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向以“迷”著称。然因其“时光穿越”感,对我有致命吸引力。遂自不量力地试着解一下,趁着脑子里尚有货,权作防失忆防脑残防阿兹海默的一种锻炼吧。

主要是网上摘录,PS了零星的个人“瞎想”,诸君见笑。[抱拳]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无端,无缘无故,生来就如此。乐器,琴有三弦、五弦;筝有13弦;而「瑟」却有五十弦。用这么多弦,来抒发繁复之情感,该是多么哀伤。古有泰帝与素女之典故,已是哀伤至极了。

五十弦,典故名,典出《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 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后常用以称瑟。亦指悲哀的乐曲,或美称音乐。

欲知典故何意,先来认识一下史料记载中的男主和女主。

先来看男主。

太帝,姓姬,为上古五帝之一。他是黄帝的孙子,少昊的儿子。太帝出生的时候,有着天然的神异之处,可以说出自己的名字。他的相貌也是非常的奇特,他长着鸟类一样的头,可是在头上又多出来两只角。他的身子像猴子,全身都是毛发,可是,他只有一只脚,所以常常拄着拐棍,这儿一拐那儿一拐的蹒跚行走。十五岁时,因辅佐颛顼帝有功,被封于高辛。太帝三十岁时,就代替颛顼为帝。太帝治理国家,就好像是流水之灌溉,公正严谨,不偏不倚,福利遍于天下。他在位七十年,天下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

少昊,姬姓,名玄嚣、己挚,黄帝之子,上古部落首领。三皇五帝之一,中国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又称白帝,又作少皞、少皓、少颢,史称青阳氏、金天氏、穷桑、云阳氏或朱宣,是黄帝长子,母亲为嫘祖。其子名蟜极,其孙为帝喾高辛氏。少昊是远古时代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同时也是早期东夷族的首领,定都于今山东省莒县,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

颛顼(zhuān xū)(约公元前2342-公元前2245年)是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姬姓,号高阳氏,据《史记》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颛顼生子虞幕是虞舜的五世祖。后来的夏国、楚国都是他的子孙。

……额[em]e400841[/em],顺便了解了一下相关周边。当我们对男主复杂说法不一的人物血缘关系历史地位什么的有了个不求甚解的印象之后, 噔噔噔噔,再认识一下我以为的斜杠牛人——典故中的女主。

素女,又称九幽素女、白水素女、弇兹氏、素女娘娘、九幽素女娘娘、九幽素阴女帝,全称“九幽素阴元女圣母大帝弇兹氏”,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擅长鼓瑟的女神,她还是中国医家供奉的医疗女神。[1]她与黄帝同代,或言其擅长音乐。素女的身份说法不一,有说是黄帝时期的臣属,也有说是黄帝的性学老师。极有可能是二者合一:臣属也可是性学老师。关于素女的第一个传说,是她曾以音乐造福生灵万物。在中国文学史上,她的形象被定位为古代第一位鼓瑟的女乐师。传说器乐制作大师庖牺氏制作的琴瑟有50弦。

《世本》:“庖羲作,五十弦。黄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胜,乃破为二十五弦,具二均声。”

这里讲了“瑟”这种乐器的起源神话。

相传庖牺作瑟,女娲作萧,伶伦作钟,神农作五弦琴。其中琴瑟是丝类乐器,萧是竹类,而钟则是金属制成的。这些乐器在刚发明之初是十分简陋的,经过人们不断改进,才有了今天的模样。今天的乐器都是在八音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来的,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的已经与刚发明时完全两样了。瑟是二十五根弦,可最初却是五十根弦。相传黄帝命素女弹瑟。素女弹得非常好,只是音调太悲凄,黄帝听了觉得心里很难受,于是把瑟剖成两半。这就是瑟由五十根弦变为二十五根弦的由来。

《抱朴子内篇·极言》黄帝论道养性,则资玄素二女。后世汉代有托名素女所传的《素女经》为专讲房中养生的著作。葛洪《抱朴子内篇·遐览》载有《素女经》书名。

此外,还有说素女为天河神女的。如陶潜《搜神后记》卷五称:晋谢端于邑下得-大螺。取归贮瓮中畜之。一日早出潜归,于蓠外偷窥,见一少女从瓮中出。问从何来,答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

一、关于素女的第一个传说,是她擅长瑟、琴、歌等音乐,曾以琴乐造福生灵万物。

瑟:最初见于先秦《世本》,汉代《史记》等文献。 《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伏羲作瑟、素女鼓瑟,是关于“瑟”的两个最早的神话。 后世遂用“素女弦、素瑟、二十五弦、五十弦、五十丝、破瑟减弦”等写悲怆的曲调,或泛称美妙的音乐;用素女形容善歌悲愁的形象。 “湘灵鼓瑟”这种悲愁传说也源于素女鼓瑟。

如,杨亿《灯夕寄献内翰虢略公》:“金吾缇骑章台陌,素女繁弦太帝家。 ” 《无题三首》:“嫦娥桂独成幽恨,素女弦多有剩悲。”

歌唱:汉代 《楚辞·九怀·昭世》:“闻素女兮微歌,听王后兮吹竽。”

汉代 《太玄赋》:“听素女之清声兮,观宓妃之妙曲。”

琴:宋代 《古琴疏》:“素女播都广之琴,温风冬飘,素雪夏零,鸾鸟自鸣,凤鸟自舞,灵寿自花。”[3]

后世的文献资料里,素女一般作为一个琴艺高超的形象,见于多篇文学诗歌里。

二、或说素女知阴阳天道。

汉代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越王还于吴,当归,而问于范蠡曰:何子言之,其合于天?范蠡曰:此素女之道,一言即合天下事。”

(脂艳宅注:之前研究过一个“毒月”的封建迷信说法,据传出自素女也不是《素女经》来着。感兴趣的客观可以百个度。)

三、又为天河神女,称为“白水素女”。

陶潜《搜神后记》卷五:

素女

晋安,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未有妻,邻人共愍念之,规为娶妇,未得。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

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之十数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如有为人者。端谓邻人为之惠也。数日如是,便往谢邻人。邻人曰:“吾初不为是,何见谢也。”端又以邻人不喻其意,然数尔如此,后更实问,邻人笑曰:“卿已自取妇,密著室中炊爨,而言吾为之炊耶?”端默然心疑,不知其故。

后以鸡鸣而出,平早潜归,于篱外窃视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灶下燃火。端便入门,径至瓮所视螺,但见壳,乃至灶下问之曰:“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瓮中,不能得去,答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妇,自当还去。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见,不宜复留,当相委去。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渔采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谷,常可不乏。”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

端为立神座,时节祭祀,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于是邻人以女妻之。后仕至令长云。

今道中素女祠是也。

四、见于医术中。

素女也见于古代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是跟医疗有关的女神。

一说她跟上古女性生殖崇拜有关。道家取女性生殖概念,托名为另一素女,阐述房中医术。从性学的角度讲,《素女经》有其科学的一面。如该书强调性学知识的重要性,认为性生活是一种顺应自然的行为,压抑欲望、杜绝性生活都是有害的。性生活只要掌握节度,就可使“男致不衰,女除百病”;而不得法的蛮干则会“渐以衰损”,伤身害体。“凡人之所以衰微者,皆伤于阴阳交接之道尔”。《素女经》强调两性交合的基础是“爱乐”,性生活应使男女双方同享快感,共同受益,“必先有爱乐而后行”,做到“相感而相应”,最忌讳“男欲接而女不乐,女欲接而男不欲,二心不和,精气不感”。因此,提倡“男欲求女,女欲求男,情意合同,俱有悦心”。在男权社会中,“素女”的这些思想是很了不起的,等于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女性的性权利。

(之前自己和家人身体不好,狠读了三天半《黄帝内经》,其中一章名《素问》。可见素女其人长于医道。另桐华小说《长相思》女主以素女为原型,小说言素女为《黄帝内经》的编撰做出了关键的巨大贡献。当然,小说家言。)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不知周之梦为蝴蝶?还是蝴蝶之梦为庄周?

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此联和上联共用了四个典故,呈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绪。庄生梦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寻的执著;沧海鲛泪,具有一种阔大的寂寥;蓝田日暖,传达了温暖而朦胧的欢乐。诗人从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样的神奇、空灵,他的心灵向读者缓缓开启,华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触等皆融于其中,却只可意会不可言说。

脂艳宅语:最后两句,我不赞同我查到的所有资料,妄自作解:心心念念攫住人心神的这一段情事,总有一天也会过去,会成为“隔日黄花”。所谓“人生多少伤心事,历尽之时乃回甘”。只是,当时当刻,有谁能有勇气,勘破和斩断这纠缠的情丝?又该拥有怎样的智慧,终止这困顿(இдஇ;)和迷惘?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参考文献:1. 百度百科 2. APP“西窗烛”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锦瑟》左拼右凑的笔记 和零星未完待续“脂艳宅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