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后浪,当“无风而起”

5.4青年节,中国青年的聚集地,哔哩哔哩视频网站,发布了一则视频,名为《后浪》。

链接:https://b23.tv/uRWsB4

观之,热血沸腾。这个世界的未来,是青年一代的,至少未来几十年之间,是的。

我环顾四周,那逐渐老去的父母,越发显得随和的叔伯姑婶们,他们都在老去,而我,正当人生中最耀眼的时刻。

我认为我值得被羡慕,我也为自己生而为人,为中国人,为此生父母的儿子,为妻子的依靠,为新战士的好班长,而自豪!

这就是青年最好的状态呀!

有什么不值得被羡慕呢?

随后,一些负面的言论接踵而来。

“年轻人被代表了,被消费了。”

“什么时候解决买房子的问题,再来谈后浪不后浪吧!”

“冷静点,年轻人,该搬砖了…”

等等等等…

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反驳,认为自己是年轻人,但从来不是这样的。

好吧,说的都有道理。

工作确实越来越难找了,房价也从来没有像我们期望的那样,便宜到刚工作就可以买,人与人之间也从来没有真正的公平可言,社会资源也从来不在年轻人的手中。

可是,我想说的是,也想问的是:那又怎么样呢?

年轻人应有的那些自信,自尊,自强呢?

什么时候,我们需要发出这样的,祈求式的发泄了么?因为无能为力了吗?因为认为做不到,甚至放弃尝试的勇气了吗?甚至浅尝则止,就理直气壮的说,你看吧,就是不行的!…了吗?

为什么对生活充满抱怨,充斥着暮气沉沉,成为了网络上,还有现实中太多青年的常态呢?

是谁规定青年人应该以一个这样的状态来生活了吗?

不对,没有任何人,只是我们自己,只是我们自己在对自己的生活不满,并且大多数从来没有真正的,我是说,真正的试图去改变,去拼命。仅此而已。

现代青年,哦,不对,应该是所谓的青年,张口我不过五四,要过六一,闭口就是世界好坏与我无关,一副四大皆空的态度。

我就奇了怪了,一有坏消息,随声应和的人越来越多了,管他真的假的,附和一句再说,脑子好像不是用来思考的一样。

干嘛?角色扮演吗?装豆腐脑?卤水点一下就能成豆腐呢?还是直接成渣的那种?

积极向上,学以报国,责任担当,热血激情,这不应该是现代,每一个真.青年,应该有的态度嘛?

难道不是嘛?

可是现在呢?

低头玩游戏的多了,抬头看前路的少了。

吹牛侃大山的多了,沟通谈感情的少了。

吵架分手不负责的多了,谦让和解过日子的少了。

“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多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少了。

我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也许,我还没有太经历过,社会的毒打,没有经历一些让人沉沦的黑暗。

但是我的价值观告诉我,哪怕身处深渊,周围遍布漆黑,不要化身黑暗,不要同流合污,自己成为光,去照亮这个世界。这才是我的价值所在。

从无到有,相信未来

这个书架,是我从无到有,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因为我在新兵连,做新训工作。我认为新兵入伍,应该是充满书香气的,多看书,看好书的习惯应该早点养成。

可是没有呀,怎么办?抱怨?痛斥上级的不作为?

多简单,随口就来,可是,那有何用呢?动手就是了。

自己买的都翻了出来,有人不要的书籍都收集在一起,图书馆借阅,号召大家一起来充实等等。

从来没有人反对,只是没有人支持。真正让你一事无成的,是你的懒惰。

新兵下连的时候,我和他们说:以后,别抱怨。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哪怕身处黑暗,自己成为炬火就好。

后来才发现,原来鲁迅早就说过同样的话了。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
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不必等候炬火。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我知道,多走一步者,生。多迈百步者,死。

但是呢,就像最开始的视频里面说的那样,青年人,就是可以因为共同的理想而在一起的。

那么,寻找志同道合的战友,我们一起前行,就像当年陈独秀开办《新青年》一样,我们也要成为新一代的新青年。

我走自己的路,不必循规蹈矩,让后来者,循迹而上。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我们讨厌前浪对我们的指指点点,我们讨厌被代表,又何必在乎附和那些后浪的负面言论呢?

我为后浪,当无风而起!

和一万五千人共同成长,笔耕不拙!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为后浪,当“无风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