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介绍

目录

  • 1.物理层
    • 1.1.信号
    • 1.2.介质
  • 2、数据链路层
    • 2.1.组建局域网
    • 2.2.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络
    • 2.3.TRUNK:干道
    • 2.4.总结
  • 3.网络层封装:
  • 4.网关:网络的出口(路由器的ip地址)
    • 4.1.默认路由
    • 4.2.静态路由
  • 5.路由器
    • 5.1.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 5.2.路由表形成
    • 5.3.路由实验
  • 6.开启路由转发
  • 7.查看MAC地址

1.物理层

1.1.信号

模拟信号:不断变换的物理量、适用电话网络
网络基础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介绍_第1张图片

数字信号:两种恒定物理量、适用计算机网络
优点:抗噪音和抗衰减比较强
网络基础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介绍_第2张图片

1.2.介质

双绞线:EIA/TIA568标准
外形:八根线芯,两两互绞
功能分类:屏蔽型、非屏蔽性(UTP)
速率分类:
	cat 5 /5类线/10M100M
	cat 5e/超五类线/10M100M
	cat 6/六类线/1000M
接口:RJ45/水晶头
线序:EIA/TIA568B: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标准568A: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标准568B: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标准网线:两端线序相同。
光纤:
	多模:纤芯粗、低速、近、便宜
	单模:纤芯细、高速、远、贵
FC/ST/LC/:

网络基础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介绍_第3张图片

2、数据链路层

功能:链路创建,维护,管理、帧封装,传输,同步、差错校验
地址:MAC地址(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
结构:48位2进制数字、12位16进制数字
示例:前六位是厂商标识,后六位是硬件标识   00-21-CC-C3-8C-B0
帧封装:目标MAC//源MAC//数据//CRC

图示:
4
交换机工作原理:学习/广播/转发/更新
图示:
网络基础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介绍_第4张图片
网络基础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介绍_第5张图片

2.1.组建局域网

(通过Cisco Packte Tracert软件,组建一个局域网)
汉化:拷贝语言包至安装目录、找到首选项、设置中文
图示:
网络基础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介绍_第6张图片
网络基础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介绍_第7张图片
网络基础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介绍_第8张图片

步骤:
安装cisco cpt软件
部署交换机和主机
直通线连线,主机和交换机。
为每个主机配置IP,互相ping测试
通过show mac-address-table,观察交换机工作原理。
更换某个主机于交换机连接的接口,ping测试后, 再次观察交换机的mac地址表更新。
图示:网络基础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介绍_第9张图片

2.2.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络

1)划分VLAN的方法:
    创建VLAN (2~1024)
    根据接口和VLAN的关系
        接口和VLAN 10
        F0/1~F0/10   VLAN 10
        F0/11~F0/20  VLAN 20
2)语法配置:
    交换机1上配置
    enable        	//特权
    config  t   	//进入配置模式(config)#
    vlan 10         //创建局域网10
    vlan 20         //创建局域网20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必须要在接口模式下才可以输入
    switch access vlan 10        //将端口加入VLAN
    exit
    Switch>show vlan brief         //查看
验证:使用相同vlan主机通信成功,不同vlan主机通信不成功。

图示:
网络基础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介绍_第10张图片
网络基础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介绍_第11张图片

2.3.TRUNK:干道

核心技术:打标
目的:通过一根网线,传递不同VLAN 信息。
配置:在另一台交换机上switch2,实现划分vlan 的行为。雷同于实验1
        enable        //特权
        config t        //进入配置模式
        vlan 10        //创建局域网10
        vlan 20        //创建局域网20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switch access vlan 10
        interface  f0/2
        switch access vlan 10
        interface  f0/3
        switch access vlan 20
        interface  f0/4
        switch access vlan 20        //在交换机互联的接口中配置
        interface  f0/5
        switch mode  trunk        //配置链路
        switch1 也需要在f0/5配置trunk链路
特权模式下:show  running-config        //查看
测试:实现不同交换机上,相同VLAN主机通信成功;实现不同交换机上,不相同VLAN主机通信不成功。

图示:网络基础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介绍_第12张图片
网络基础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介绍_第13张图片

2.4.总结

交换机接口工作模式,分为acces和trunk;
access是指定接口连接的是主机;
trunk是指定接口连接的是交换机,需要通过多个VLAN的数据。

3.网络层封装:

(这些字段组成了IP数据包的结构,使得数据可以在网络中正确传输和路由到目标主机。)
网络基础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介绍_第14张图片

IP数据包格式是Internet协议(IP)中定义的数据包结构。它包含了数据包的各个字段,用于在网络中传输数据。
IP数据包格式如下:
版本(Version):占4位,表示IP协议的版本号,目前常用的是IPv4和IPv6。
头部长度(Header Length):占4位,指示IP头部的长度,以32位字长计算。最小值为5,表示头部长度为20字节。
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e):占8位,用于指示数据包的优先级、延迟要求、可靠性要求等。
总长度(Total Length):占16位,指示整个IP数据包的长度(包括头部和数据部分)。
标识(Identification):占16位,用于唯一标识一个IP数据包的片段。
标志(Flags):占3位,用于指示数据包是否允许分段以及分段的处理方式。
片偏移(Fragment Offset):占13位,用于指示分段后片段在原始数据包中的偏移量。
生存时间(Time to Live):占8位,表示数据包在网络中可以经过的最大路由跳数,用于防止数据包在网络中无限循环。
协议(Protocol):占8位,指示IP数据包中携带的上层协议类型,如TCP、UDP或ICMP等。
头部校验和(Header Checksum):占16位,用于检验IP头部的完整性。
源地址(Source Address):占32位,表示发送端的IP地址。
目标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占32位,表示接收端的IP地址。
选项(Options):可选字段,用于扩展IP头部的功能。
数据(Data):占变长,是传输的实际数据部分。

4.网关:网络的出口(路由器的ip地址)

路由器在转发数据时,需要先在路由表中查找相应的路由,有三种途径
直连路由:路由器自动添加和自己直连的路由,由网卡配置参数产生
静态路由:管理员手动添加的路由
默认路由:由网卡参数的网关产生,用于访问外部网络(非本机网卡所在网络)

4.1.默认路由

(1)实际上默认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指的是当路由表中与包的目的地址之间没有匹配的表项时,路由器能够做出选择。如果没有默认路由,那么目的地址在路由表中没有匹配表项的包将被丢弃。
(2)默认路由(Default route),如果IP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找不到存在的其它路由时,路由器会默认的选择的路由。默认路由为0.0.0.0,由网卡参数的网关产生。

4.2.静态路由

缺点:不能动态的反映网络拓扑,当网络发生变化的时候,管理员必须手动的改变路由。
优点:不会占用路由器太多的cpu和RAM资源,也不会占用太多带宽。

添加静态路由:
[root@localhost ~]# ip r add 192.168.223.0/24 via 192.168.246.2

删除静态路由:
[root@localhost ~]# ip r del 192.168.223.0/24
#via  表示通过的意思,下一跳

5.路由器

5.1.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是怎么样的呢?路由器有个路由表,会自己学习、生成、维护路由表。
主机A准备发数据给主机B。
A将B的IP地址连同数据一起,以数据包形式发送给路由器R1。
路由器R1收到数据包后,先从数据中读取到B的IP地址,然后根据路径表计算发往B的最优路径。
比如路径为:R1->R2->R5->B;并将数据包发往路由器R2。
路由器2重复路由器1的工作,并将数据包转发给路由器5。
路由器5同样取出目的地址,发现目的地址就在自己的网段上,于是将该数据包直接交给主机B。
主机B收到主机A的信息,一次完整的通信宣告结束。
网络基础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介绍_第15张图片

5.2.路由表形成

网络基础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介绍_第16张图片

查看路由表:
[root@localhost ~]# ip r 	#r:route查看路由和网关
default via 192.168.246.2 dev ens33 proto static metric 100
192.168.246.0/24 dev ens33 proto kernel scope link src 192.168.246.160 metric 100

5.3.路由实验

实验1 配置每个接口IP即可。
实验2 :
1)建立两个局域网(每个局域网,一台交换机两台主机。注意IP地址配置错误)
2)使用两台路由器连接两个网络
3)为路由器的接口,配置本网段的IP地址。    
4)每个网段,独立通信成功。
5)为路由器1,添加静态路由
	查看路由:show  ip route
	进入特权:enable
	进入全局:config  t
	配置路由: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f0/1
6)为路由器2,添加静态路由
	查看路由:show  ip route
	进入特权:enable
	进入全局:config  t
	配置路由: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f0/1

目的:使192.168.1.1和192.168.2.1互通。
总结:上网需要网关、网关的路由表可以形成直连路由、网关的路由表可以手动添加非直连路由。
网络基础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介绍_第17张图片

6.开启路由转发

临时设置

[root@localhost ~]# 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默认是零,没有开路由。1表示开启

永久设置

[root@localhost ~]# vim  /etc/sysctl.conf    //添加如下内容
    net.ipv4.ip_forward = 1
[root@localhost ~]# sysctl  -p    //立即生效

7.查看MAC地址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ar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
查看某个IP的MAC地址
[root@localhost ~]# arping -I ens33 192.168.246.135  //要查看的ip地址
-I:指定使用那快网卡ping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基础知识,网络,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