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岛屿读书》观后感

         昨天不经意间刷到房琪、余华老师、苏童老师、西川老师的《我在岛屿读书》节目片段,关于读书主题的节目都是我喜欢观看的,只是又要下载一个APP了,开始有些不舒服,现在很多好的内容都是独播,手机、电脑里同类型的APP和软件就需要下载很多,这样占用手机内存,影响手机运行速度,有些困扰。现在又想开了,这应该也算是百花齐放吧,每个平台都在绞尽脑汁的做有品质有内涵的节目了,不再局限于娱乐快餐式的,这样对于大众来说是好事情。且这次节目做的很人性化,没有设置观看权限,不然还得购买会员。虽然说付费是应该的,可是每个平台都需要付费的话,又觉得有些冤枉!赞成付出就有回报,可好的作品因此而减少受众群体,也是一件蛮遗憾的事情,这个矛盾该是如何解决呢?怎么能在保障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共享呢?

        《我在岛屿读书》在看完后,愿意把它推荐给更多的人来看。这4个图书管理员中最熟悉的是房琪,今年的夏天看到了她为张含韵和杨宗纬及郁可唯的解围发言,这个爱读书且把知识内化成自己风格的女孩不由得让人觉得亲切和喜欢!最不熟悉的是西川老师,可西川老师对于阅读的理解,又让我无比赞同,他说阅读的种类不局限于文字,还可以是音乐,美的歌词也是诗歌,还有画。西川老师建议:年轻读者不妨尝试去读一读有点难度的、“看不懂”的经典。他说:“读不懂的书,恰恰培养了我对文化的好奇。”“我最早就是被我不懂的东西打开了,但受益匪浅”。他们的组合是父辈带小朋友的感觉,通过节目拉近了作家诗人和大众之间的距离,会带起一股阅读热潮。对余华老师的认识,当然是《活着》,前段时间刚看了余华和罗翔的节目:兄弟,请回答。现在再次看到他,感觉还是蛮亲切的,有一种想去读他的书的冲动。苏童老师有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之前还以为他年龄很大了呢,因为在读书时就知道了他,现在也想着再次去阅读他的书。

        让我印象深刻的节目场景有:当房琪被问到平时都读什么书时,她提到了桐华、匪我思存、郭敬明和笛安等,并不因为自己喜欢读青春伤痛文学的作品而感到有羞耻感。苏童回答:阅读不分贵贱,无论读怎样的读物都是一种良好的开始,即便是这种营养成分并不高的言情读物,也存在自身的价值。阅读琼瑶可能召唤你前进5米,而阅读托尔斯泰可以让你前进50米或100米,经典是经过了时间和读者的筛选,带给人更好的思考和成长。余华老师则表达了和一本书的相遇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由功利的读书到现在的热爱,他说:“阅读不是马上让你学会什么,马上让你掌握什么,当你在阅读一部好作品时,你会忘了自己的存在,那种乐趣是无穷的。”西川老师说:“以前大家觉得不需要见作家,看作品就好,要是马尔克斯来到我身边,见了神秘感立即消失,最好不要走近。像今天这样在网络平台、电视上与读者见面,是我们以前不敢想象的。躲在文字后面相对安全,但另一方面我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是不是僵化了?”这样展现了时代的变迁,作家也由原来的通过创作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到现在的通过多种渠道表达,更快捷的了解读者的想法,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快捷而方便。这个时代的干扰会更多,对作家和诗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读者倒很是友好,资源的丰富,只要愿意读就可以找到相应的资源。

        明天就可以看第二期了,好期待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在岛屿读书》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