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的父爱,为何如此深沉厚重?

在工作坊,又看了一遍马丁的演说,父与子的战争,每看一次,都会泪流满面。

转眼间,父亲离开我们十四年头了,可是我心里从来没有一刻停止对父亲的想念。每当念及父亲,不管是在人潮如海的街头,还是在安静独处的角落;不管是阳光灿烂的白天,还是皓月当空的夜晚,只要想起父亲,我内心最柔软的深处总会生扯出一股隐隐约约的疼痛。

时间不会带走一切,只会让浅的更浅,深的更深,一如我对父亲的思念。

曾经无数次在梦里梦到爸爸,每次梦的内容都差不多,父亲并没有离开我们,他只是累了,躲到一个舒适的地方去歇息片刻,然后又回来了。梦的最后,总是父亲被病痛折磨得生不如死的情景,而我在梦里一次次重复着与父亲的生离死别。

每次醒来,发现自己都是满脸泪水,头发也是湿哒哒的。

这大概是思念的极致了吧,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回想起父亲这一生,没有多少鲜活的记忆。

小时候眼中的父亲总是板起一副严肃的面孔,让人不敢轻易靠近。可能是生活的压力太沉重,或者是长期病痛的折磨,又或者是父亲在我们面前要保持威严的形象,总之,我们很少看到父亲脸上有笑容的。虽然爸爸长期服药,身体健康不太好,但是他身上自带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家里的表亲,再调皮捣蛋的,只要一看到不苟言说的父亲,立马温顺得像只小绵羊。

父亲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也是相当严格的,弟弟稍有不听话,信奉棍棒出孝子的父亲教育的唯一方式就是动用武力,简单粗暴直接。而对于我,父亲是没有动过一根手指头的,但是也是诸多约束,比如说不准穿裙子,到了高中也不准和男生打电话等等。一向乖巧听话的我,在父亲这种严厉的教育方式下,只知道呆头呆脑地读书。看了马丁的爸爸,我才知道中国式的父亲,传统文化“子不教,父之过”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95%都是这样一幅“严父”的典型形象,而这种形象的树立初衷往往是出于爱与责任。

在这种抚养方式下长大的我们,心情是复杂与矛盾的。一方面,这种内敛的父爱,深沉却令人窒息。爱得不到表达,就会严重阻断了爱的流动。像马丁一样,父与子的战争不停地上演,到死的那一刻才得到和解,这过程,对双方又造成了多少不堪回首的创伤。另一方面,如今“茁壮成长”,才明白父亲如此严苛的良苦用心,感恩当年的父母的严格要求。取得一定成果的我们,带着童年的创伤,不知不觉中又会如法炮制地用同样的手法教育下一代,模仿父亲的样子,扮演“严父”的角色。“家规”就这样得到了传承。没有人能说得清这种教育方式的好与坏。

像硬币有正反面一样,所有的事情有利与弊。

古人云,”父为子纲“。作为父母,言传不如身教。。我们邻居有一位叔叔,也很重视孩子教育花钱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高价请各科优秀教师给孩子补习。在家里,和所有的严父一样,也是动不动就暴力教育孩子。可是孩子相当叛逆,经常逃学,和一帮小混混到处游手好闲,打架闹事。两个儿子高中没读完就被学校开除了,也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接收。原来这叔叔是暴发户,自知文化程度不高,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可是自己也经常道外面花天酒地风流快活。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耳濡目染,哪里会有心思去读书呢?

我父亲虽然很严厉,但是他一生兢兢业业,艰苦朴素,努力勤奋,为家人付出了所有。那年代,家里生活困难,父亲又患上了糖尿病与肝炎 。这么艰难的条件下,父亲一直积极乐观向上。以钢铁般的意志,坚定的信念,让一家人都过上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一直以来,父亲身体力行地阐释了什么是坚强!他对子女的教育,没有多少大道理,简单粗暴,和所有青春期的孩子也一样,虽然我们也曾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不满。但是现在,我们几个成家立业了,并且在各自的工作领域里取得不错的成就。这一切某种程度上可以归因于父亲的严厉管教,但是更多的是父亲那种坚韧的精神力量潜默移化地影响着我们,这是父亲留给我们的最丰盛的财富!

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帜,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不管什么方式,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同时也很感恩父亲,当我遇到困难孤独无助时,想起父亲,内心就会生出一股坚定的力量激励着我努力向前。父爱,是支撑我的生命的伟岸的山!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式的父爱,为何如此深沉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