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前往高级开发架构方向随笔(第五天)

为什么使用Kafka、ActiveMQ、RabbitMQ、RocketMQ 消息队列?

1.面试题

  • 为什么使用消息队列?
  • 消息队列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 Kafka、ActiveMQ、RabbitMQ、RocketMQ 都有什么区别,以及适合哪些场景?

2.面试官心理分析

其实面试官主要是想看看:

  • 第一,你知不知道你们系统里为什么要用消息队列这个东西?
  • 不少候选人,说自己项目里用了 Redis、MQ,但是其实他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用这个东西。其实说白了,就是为了用而用,或者是别人设计的架构,他从头到尾都没思考过。
  • 没有对自己的架构问过为什么的人,一定是平时没有思考的人,面试官对这类候选人印象通常很不好。因为面试官担心你进了团队之后只会木头木脑的干呆活儿,不会自己思考。
  • 第二,你既然用了消息队列这个东西,你知不知道用了有什么好处&坏处?
  • 你要是没考虑过这个,那你盲目弄个 MQ 进系统里,后面出了问题你是不是就自己溜了给公司留坑?你要是没考虑过引入一个技术可能存在的弊端和风险,面试官把这类候选人招进来了,基本可能就是挖坑型选手。就怕你干 1 年挖一堆坑,自己跳槽了,给公司留下无穷后患。
  • 第三,既然你用了 MQ,可能是某一种 MQ,那么你当时做没做过调研?
  • 你别傻乎乎的自己拍脑袋看个人喜好就瞎用了一个 MQ,比如 Kafka,甚至都从没调研过业界流行的 MQ 到底有哪几种。每一个 MQ 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每一个 MQ 没有绝对的好坏,但是就是看用在哪个场景可以扬长避短,利用其优势,规避其劣势。
  • 如果是一个不考虑技术选型的候选人招进了团队,leader 交给他一个任务,去设计个什么系统,他在里面用一些技术,可能都没考虑过选型,最后选的技术可能并不一定合适,一样是留坑。

3.面试题剖析

为什么使用消息队列

其实就是问问你消息队列都有哪些使用场景,然后你项目里具体是什么场景,说说你在这个场景里用消息队列是什么?面试官问你这个问题,期望的一个回答是说,你们公司有个什么业务场景,这个业务场景有个什么技术挑战,如果不用 MQ 可能会很麻烦,但是你现在用了 MQ 之后带给了你很多的好处。

先说一下消息队列常见的使用场景吧,其实场景有很多,但是比较核心的有 3 个:解耦、异步、削峰。

解耦

看这么个场景。A 系统发送数据到 BCD 三个系统,通过接口调用发送。如果 E 系统也要这个数据呢?那如果 C 系统现在不需要了呢?A 系统负责人几乎崩溃......

JAVA前往高级开发架构方向随笔(第五天)_第1张图片

 

在这个场景中,A 系统跟其它各种乱七八糟的系统严重耦合,A 系统产生一条比较关键的数据,很多系统都需要 A 系统将这个数据发送过来。A 系统要时时刻刻考虑 BCDE 四个系统如果挂了该咋办?要不要重发,要不要把消息存起来?头发都白了啊!

如果使用 MQ,A 系统产生一条数据,发送到 MQ 里面去,哪个系统需要数据自己去 MQ 里面消费。如果新系统需要数据,直接从 MQ 里消费即可;如果某个系统不需要这条数据了,就取消对 MQ 消息的消费即可。这样下来,A 系统压根儿不需要去考虑要给谁发送数据,不需要维护这个代码,也不需要考虑人家是否调用成功、失败超时等情况。

JAVA前往高级开发架构方向随笔(第五天)_第2张图片

 

总结:通过一个 MQ,Pub/Sub 发布订阅消息这么一个模型,A 系统就跟其它系统彻底解耦了。

面试技巧:你需要去考虑一下你负责的系统中是否有类似的场景,就是一个系统或者一个模块,调用了多个系统或者模块,互相之间的调用很复杂,维护起来很麻烦。但是其实这个调用是不需要直接同步调用接口的,如果用 MQ 给它异步化解耦,也是可以的,你就需要去考虑在你的项目里,是不是可以运用这个 MQ 去进行系统的解耦。在简历中体现出来这块东西,用 MQ 作解耦。

异步

再来看一个场景,A 系统接收一个请求,需要在自己本地写库,还需要在 BCD 三个系统写库,自己本地写库要 3ms,BCD 三个系统分别写库要 300ms、450ms、200ms。最终请求总延时是 3 + 300 + 450 + 200 = 953ms,接近 1s,用户感觉搞个什么东西,慢死了慢死了。用户通过浏览器发起请求,等待个 1s,这几乎是不可接受的。

JAVA前往高级开发架构方向随笔(第五天)_第3张图片

 

一般互联网类的企业,对于用户直接的操作,一般要求是每个请求都必须在 200 ms 以内完成,对用户几乎是无感知的。

如果使用 MQ,那么 A 系统连续发送 3 条消息到 MQ 队列中,假如耗时 5ms,A 系统从接受一个请求到返回响应给用户,总时长是 3 + 5 = 8ms,对于用户而言,其实感觉上就是点个按钮,8ms 以后就直接返回了,爽!网站做得真好,真快!

JAVA前往高级开发架构方向随笔(第五天)_第4张图片

 

削峰

每天 0:00 到 12:00,A 系统风平浪静,每秒并发请求数量就 50 个。结果每次一到 12:00 ~ 13:00 ,每秒并发请求数量突然会暴增到 5k+ 条。但是系统是直接基于 MySQL 的,大量的请求涌入 MySQL,每秒钟对 MySQL 执行约 5k 条 SQL。

一般的 MySQL,扛到每秒 2k 个请求就差不多了,如果每秒请求到 5k 的话,可能就直接把 MySQL 给打死了,导致系统崩溃,用户也就没法再使用系统了。

但是高峰期一过,到了下午的时候,就成了低峰期,可能也就 1w 的用户同时在网站上操作,每秒中的请求数量可能也就 50 个请求,对整个系统几乎没有任何的压力。

JAVA前往高级开发架构方向随笔(第五天)_第5张图片

 

如果使用 MQ,每秒 5k 个请求写入 MQ,A 系统每秒钟最多处理 2k 个请求,因为 MySQL 每秒钟最多处理 2k 个。A 系统从 MQ 中慢慢拉取请求,每秒钟就拉取 2k 个请求,不要超过自己每秒能处理的最大请求数量就 ok,这样下来,哪怕是高峰期的时候,A 系统也绝对不会挂掉。而 MQ 每秒钟 5k 个请求进来,就 2k 个请求出去,结果就导致在中午高峰期(1 个小时),可能有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请求积压在 MQ 中。

JAVA前往高级开发架构方向随笔(第五天)_第6张图片

 

这个短暂的高峰期积压是 ok 的,因为高峰期过了之后,每秒钟就 50 个请求进 MQ,但是 A 系统依然会按照每秒 2k 个请求的速度在处理。所以说,只要高峰期一过,A 系统就会快速将积压的消息给解决掉。

消息队列有什么优缺点

优点上面已经说了,就是在特殊场景下有其对应的好处,解耦、异步、削峰。

缺点有以下几个:

  • 系统可用性降低
  • 系统引入的外部依赖越多,越容易挂掉。本来你就是 A 系统调用 BCD 三个系统的接口就好了,人 ABCD 四个系统好好的,没啥问题,你偏加个 MQ 进来,万一 MQ 挂了咋整,MQ 一挂,整套系统崩溃的,你不就完了?如何保证消息队列的高可用,可以点击这里查看。
  • 系统复杂度提高
  • 硬生生加个 MQ 进来,你怎么保证消息没有重复消费?怎么处理消息丢失的情况?怎么保证消息传递的顺序性?头大头大,问题一大堆,痛苦不已。
  • 一致性问题
  • A 系统处理完了直接返回成功了,人都以为你这个请求就成功了;但是问题是,要是 BCD 三个系统那里,BD 两个系统写库成功了,结果 C 系统写库失败了,咋整?你这数据就不一致了。

所以消息队列实际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架构,你引入它有很多好处,但是也得针对它带来的坏处做各种额外的技术方案和架构来规避掉,做好之后,你会发现,妈呀,系统复杂度提升了一个数量级,也许是复杂了 10 倍。但是关键时刻,用,还是得用的。

Kafka、ActiveMQ、RabbitMQ、RocketMQ 有什么优缺点?

JAVA前往高级开发架构方向随笔(第五天)_第7张图片

 

综上,各种对比之后,有如下建议:

(1) 一般的业务系统要引入 MQ,最早大家都用 ActiveMQ,但是现在确实大家用的不多了,没经过大规模吞吐量场景的验证,社区也不是很活跃,所以大家还是算了吧,我个人不推荐用这个了;

(2) 后来大家开始用 RabbitMQ,但是确实 erlang 语言阻止了大量的 Java 工程师去深入研究和掌控它,对公司而言,几乎处于不可控的状态,但是确实人家是开源的,比较稳定的支持,活跃度也高;

(3) 不过现在确实越来越多的公司会去用 RocketMQ,确实很不错,毕竟是阿里出品,但社区可能有突然黄掉的风险(目前 RocketMQ 已捐给 Apache,但 GitHub 上的活跃度其实不算高)对自己公司技术实力有绝对自信的,推荐用 RocketMQ,否则回去老老实实用 RabbitMQ 吧,人家有活跃的开源社区,绝对不会黄。

所以中小型公司,技术实力较为一般,技术挑战不是特别高,用 RabbitMQ 是不错的选择;大型公司,基础架构研发实力较强,用 RocketMQ 是很好的选择。

 

 请谈谈你对Sychronized关键字的理解?

 

面试官:sychronized关键字有哪些特性?

应聘者:

  • 可以用来修饰方法;
  • 可以用来修饰代码块;
  • 可以用来修饰静态方法;
  • 可以保证线程安全;
  • 支持锁的重入;
  • sychronized使用不当导致死锁;

了解sychronized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几个常见的概念:内置锁、互斥锁、对象锁和类锁。

内置锁

在Java中每一个对象都可以作为同步的锁,那么这些锁就被称为内置锁。线程进入同步代码块或方法的时候会自动获得该锁,在退出同步代码块或方法时会释放该锁。获得内置锁的唯一途径就是进入这个锁的保护的同步代码块或方法。

互斥锁

内置锁同时也是一个互斥锁,这就是意味着最多只有一个线程能够获得该锁,当线程A尝试去获得线程B持有的内置锁时,线程A必须等待或者阻塞,直到线程B抛出异常或者正常执行完毕释放这个锁;如果B线程不释放这个锁,那么A线程将永远等待下去。

对象锁和类锁

对象锁和类锁在锁的概念上基本上和内置锁是一致的,但是,两个锁实际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 对象锁是用于对象实例方法;
  • 类锁是用于类的静态方法或者一个类的class对象上的

一个对象无论有多少个同步方法区,它们共用一把锁,某一时刻某个线程已经进入到某个synchronzed方法,那么在该方法没有执行完毕前,其他线程无法访问该对象的任何synchronzied 方法的,但可以访问非synchronzied方法。

如果synchronized方法是static的,那么当线程访问该方法时,它锁的并不是synchronized方法所在的对象,而是synchronized方法所在对象的对应的Class对象,

因为java中无论一个类有多少个对象,这些对象会对应唯一一个Class对象,因此当线程分别访问同一个类的两个对象的static,synchronized方法时,他们的执行也是按顺序来的,也就是说一个线程先执行,一个线程后执行。

synchronized的用法:修饰方法和修饰代码块,下面分别分析这两种用法在对象锁和类锁上的效果。

对象锁的synchronized修饰方法和代码块

 

public class TestSynchronized {

public void test1() {

synchronized (this) {

int i = 5;

while (i-- > 0)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 i);

try {

Thread.sleep(5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ie) {

}

}

}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test2() {

int i = 5;

while (i-- > 0)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 i);

try {

Thread.sleep(5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ie) {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TestSynchronized myt2 = new TestSynchronized();

Thread test1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myt2.test1();

}

}, "test1");

Thread test2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myt2.test2();

}

}, "test2");

test1.start();

test2.start();

}

}

打印结果如下:

 

test2 : 4

test2 : 3

test2 : 2

test2 : 1

test2 : 0

test1 : 4

test1 : 3

test1 : 2

test1 : 1

test1 : 0

上述的代码,第一个方法用了同步代码块的方式进行同步,传入的对象实例是this,表明是当前对象;第二个方法是修饰方法的方式进行同步。因为第一个同步代码块传入的this,所以两个同步代码所需要获得的对象锁都是同一个对象锁,下面main方法时分别开启两个线程,分别调用test1和test2方法,那么两个线程都需要获得该对象锁,另一个线程必须等待。上面也给出了运行的结果可以看到:直到test2线程执行完毕,释放掉锁,test1线程才开始执行。这里test2方法先抢到CPU资源,故它先执行,它获得了锁,它执行完毕后,test1才开始执行。

如果我们把test2方法的synchronized关键字去掉,执行结果会如何呢?

 

test1 : 4

test2 : 4

test2 : 3

test2 : 2

test2 : 1

test2 : 0

test1 : 3

test1 : 2

test1 : 1

test1 : 0

我们可以看到,结果输出是交替着进行输出的,这是因为,某个线程得到了对象锁,但是另一个线程还是可以访问没有进行同步的方法或者代码。进行了同步的方法(加锁方法)和没有进行同步的方法(普通方法)是互不影响的,一个线程进入了同步方法,得到了对象锁,其他线程还是可以访问那些没有同步的方法(普通方法)。

类锁的修饰(静态)方法和代码块

 

public class TestSynchronized {

public void test1() {

synchronized (TestSynchronized.class) {

int i = 5;

while (i-- > 0)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 i);

try {

Thread.sleep(5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ie) {

}

}

}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void test2() {

int i = 5;

while (i-- > 0)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 i);

try {

Thread.sleep(5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ie) {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TestSynchronized myt2 = new TestSynchronized();

Thread test1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myt2.test1();

}

}, "test1");

Thread test2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TestSynchronized.test2();

}

}, "test2");

test1.start();

test2.start();

}

}

输出结果如下:

 

test1 : 4

test1 : 3

test1 : 2

test1 : 1

test1 : 0

test2 : 4

test2 : 3

test2 : 2

test2 : 1

test2 : 0

类锁修饰方法和代码块的效果和对象锁是一样的,因为类锁只是一个抽象出来的概念,只是为了区别静态方法的特点,因为静态方法是所有对象实例共用的,所以对应着synchronized修饰的静态方法的锁也是唯一的,所以抽象出来个类锁。其实这里的重点在下面这块代码,synchronized同时修饰静态和非静态方法

 

public class TestSynchronized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test1() {

int i = 5;

while (i-- > 0)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 i);

try {

Thread.sleep(5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ie) {

}

}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void test2() {

int i = 5;

while (i-- > 0)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 i);

try {

Thread.sleep(5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ie) {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TestSynchronized myt2 = new TestSynchronized();

Thread test1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myt2.test1();

}

}, "test1");

Thread test2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TestSynchronized.test2();

}

}, "test2");

test1.start();

test2.start();

}

}

输出结果如下:

 

test1 : 4

test2 : 4

test1 : 3

test2 : 3

test2 : 2

test1 : 2

test2 : 1

test1 : 1

test1 : 0

test2 : 0

上面代码synchronized同时修饰静态方法和实例方法,但是运行结果是交替进行的,这证明了类锁和对象锁是两个不一样的锁,控制着不同的区域,它们是互不干扰的。同样,线程获得对象锁的同时,也可以获得该类锁,即同时获得两个锁,这是允许的。

synchronized是如何保证线程安全的

如果有多个线程在同时运行,而这些线程可能会同时运行这段代码。程序每次运行结果和单线程运行的结果是一样的,而且其他的变量的值也和预期的是一样的,就是线程安全的。

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演示线程的安全问题:

我们来模拟一下火车站卖票过程,总共有100张票,总共有三个窗口卖票。

public class SellTicke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票对象

Ticket ticket = new Ticket();

// 创建3个窗口

Thread t1 = new Thread(ticket, "窗口1");

Thread t2 = new Thread(ticket, "窗口2");

Thread t3 = new Thread(ticket, "窗口3");

t1.start();

t2.start();

t3.start();

}

}

// 模拟票

class Ticket implements Runnable {

// 共100票

int ticket = 100;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模拟卖票

while (true) {

if (ticket > 0) {

// 模拟选坐的操作

try {

Thread.sleep(1);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正在卖票:"

+ ticket--);

}

}

}

}

运行结果发现:上面程序出现了问题

  • 票出现了重复的票
  • 错误的票 0、-1

其实,线程安全问题都是由全局变量及静态变量引起的。若每个线程中对全局变量、静态变量只有读操作,而无写操作,这个全局变量是线程安全的;若有多个线程同时执行写操作,一般都需要考虑线程同步,否则的话就可能影响线程安全。

那么出现了上述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

线程同步(线程安全处理Synchronized)

java中提供了线程同步机制,它能够解决上述的线程安全问题。

线程同步的方式有两种:

  • 方式1:同步代码块
  • 方式2:同步方法

同步代码块

同步代码块: 在代码块声明上 加上synchronized

 

synchronized (锁对象) {

可能会产生线程安全问题的代码

}

同步代码块中的锁对象可以是任意的对象;但多个线程时,要使用同一个锁对象才能够保证线程安全。

使用同步代码块,对火车站卖票案例中Ticket类进行如下代码修改:

 

public class SellTicke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票对象

Ticket ticket = new Ticket();

// 创建3个窗口

Thread t1 = new Thread(ticket, "窗口1");

Thread t2 = new Thread(ticket, "窗口2");

Thread t3 = new Thread(ticket, "窗口3");

t1.start();

t2.start();

t3.start();

}

}

// 模拟票

class Ticket implements Runnable {

// 共100票

int ticket = 100;

Object lock = new Object();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模拟卖票

while (true) {

// 同步代码块

synchronized (lock) {

if (ticket > 0) {

// 模拟选坐的操作

try {

Thread.sleep(1);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正在卖票:" + ticket--);

}

}

}

}

}

当使用了同步代码块后,上述的线程的安全问题,解决了。

同步方法

同步方法:在方法声明上加上synchronized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

可能会产生线程安全问题的代码

}

同步方法中的锁对象是 this

使用同步方法,对火车站卖票案例中Ticket类进行如下代码修改:

 

public class SellTicke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票对象

Ticket ticket = new Ticket();

// 创建3个窗口

Thread t1 = new Thread(ticket, "窗口1");

Thread t2 = new Thread(ticket, "窗口2");

Thread t3 = new Thread(ticket, "窗口3");

t1.start();

t2.start();

t3.start();

}

}

// 模拟票

class Ticket implements Runnable {

// 共100票

int ticket = 100;

Object lock = new Object();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模拟卖票

while (true) {

// 同步方法

method();

}

}

// 同步方法,锁对象this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method() {

if (ticket > 0) {

// 模拟选坐的操作

try {

Thread.sleep(1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正在卖票:"

+ ticket--);

}

}

}

synchronized支持锁的重入吗?

我们先来看下面一段代码:

 

public class ReentrantLockDemo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a() {

System.out.println("a");

b();

}

private synchronized void b() {

System.out.println("b");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ReentrantLockDemo d = new ReentrantLockDemo();

d.a();

}

}).start();

}

}

上述的代码,我们分析一下,两个方法,方法a和方法b都被synchronized关键字修饰,锁对象是当前对象实例,按照上文我们对synchronized的了解,如果调用方法a,在方法a还没有执行完之前,我们是不能执行方法b的,方法a必须先释放锁,方法b才能执行,方法b处于等待状态,那样不就形成死锁了吗?那么事实真的如分析一致吗?

运行结果发现:

 

a

b

代码很快就执行完了,实验结果与分析不一致,这就引入了另外一个概念:重入锁。在 java 内部,同一线程在调用自己类中其他 synchronized 方法/块或调用父类的 synchronized 方法/块都不会阻碍该线程的执行。就是说同一线程对同一个对象锁是可重入的,而且同一个线程可以获取同一把锁多次,也就是可以多次重入。在JDK1.5后对synchronized关键字做了相关优化。

synchronized死锁问题

同步锁使用的弊端:当线程任务中出现了多个同步(多个锁)时,如果同步中嵌套了其他的同步。这时容易引发一种现象:程序出现无限等待,这种现象我们称为死锁。这种情况能避免就避免掉。

 

synchronzied(A锁){

synchronized(B锁){

}

}

我们进行下死锁情况的代码演示:

 

public class DeadLock {

Object obj1 = new Object();

Object obj2 = new Object();

public void a() {

synchronized (obj1) {

synchronized (obj2) {

System.out.println("a");

}

}

}

public void b() {

synchronized (obj2) {

synchronized (obj1) {

System.out.println("b");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eadLock d = new DeadLock();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d.a();

}

}).start();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d.b();

}

}).start();

}

}

上述的代码,我们分析一下,两个方法,我们假设两个线程T1,T2,T1运行到方法a了,拿到了obj1这把锁,此时T2运行到方法b了,拿到了obj2这把锁,T1要往下执行,就必须等待T2释放了obj2这把锁,线程T2要往下面执行,就必须等待T1释放了持有的obj1这把锁,他们两个互相等待,就形成了死锁。

为了演示的更明白,需要让两个方法执行过程中睡眠10ms,要不然很难看到现象,因为计算机执行速度贼快

 

public class DeadLock {

Object obj1 = new Object();

Object obj2 = new Object();

public void a() {

synchronized (obj1) {

try {

Thread.sleep(1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nchronized (obj2) {

System.out.println("a");

}

}

}

public void b() {

synchronized (obj2) {

try {

Thread.sleep(1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nchronized (obj1) {

System.out.println("b");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eadLock d = new DeadLock();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d.a();

}

}).start();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d.b();

}

}).start();

}

}

感兴趣的童鞋,下去可以试一下,程序执行不完,永远处于等待状态。

总结

  • sychronized是隐式锁,是JVM底层支持的关键字,由JVM来维护;
  • 单体应用下,多线程并发操作时,使用sychronized关键字可以保证线程安全;
  • sychronized可以用来修饰方法和代码块,此时锁是当前对象实例,修饰静态方法时,锁是对象的class字节码文件;
  • 一个线程进入了sychronized修饰的同步方法,得到了对象锁,其他线程还是可以访问那些没有同步的方法(普通方法);
  • sychronized支持锁的重入;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笔整合,中间件,java,架构,高并发,虚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