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是很多年前的书,遭受过很大的非议,但一直是我喜欢的一本书。一个好的作者怎么能被非议改变主意呢?
唱片可以精选,文字也可以。当然,区别就是可能我的书三本能精选出一本,别的作者三十本中不一定有一本。我自己很喜欢这本书里面的语言段落。有的时候自己被自己吓到,觉得怎么写那么好,现在的我,未必能想得出——这个想法在我翻看我的上一本书的时候永远存在。
《三重门》、《像少年啦飞驰》都是经过,后来有了我喜欢的《长安乱》和《一座城池》。一些人问我,你觉得你的写作中还有什么缺点?我说,我不觉得有。因为,所有的好作者都是聪明人,如果有明显的不足,聪明人自然会自己发现,如果自己不满意,自然会修改。我们不能将风格称为缺点,纠正一切的所谓缺点,就是埋没所有的优点。
希望大家喜欢我的文字——当然,这是句客套话。重要的是,我喜欢就可以了。欣赏的继续欣赏,不欣赏的继续不欣赏——我同样欣赏你们的坚持不欣赏。
《长安乱》序言
韩寒
>> 都说此剑能号令天下,可我经常想,我若捡到皇帝抛弃的龙袍,那我是否也能号令天下?始终号令天下的是人。而天下已经有人号令,一些其实只能接受号令而心又不甘的人却为何创造另外一个天下?是否会再有另外一个天下?这么多天下,天下怎么能不乱。
>> 一切房子和床都比你长寿,所以只是你的一辈子是它们的,而它们的一辈子并不是你的,可能你死后还有别人。
>> 然后众人大乱,抽刀的抽刀,掏匕首的掏匕首,还有抄起板凳就打的,互相厮杀成一团。我和喜乐事不关己,马上退出店外观望。里面真是空前混乱,几十人数十种武器打成一团,因为事先互相彼此不认识,阵营乱了以后就不知道谁是谁了,难免出现了认为兔子贵的打了一人半天,那人快断气前还说:你打死我我都说是兔子贵。遇到这种情况,只好忍痛将那人打死。
打到后来,大家虽然都打红了眼,但还算理智,打前问:兔子还是瓜?发现一言不和才动手。有一兔子贵的问一陌生人:兔子还是瓜。那人要说,瓜怎能贵过兔子。但刚说了一个“瓜”字,就给一板凳拍晕了,场面惨不忍睹,说明关键时候讲话还是不要太注重修饰。
打到最后,伤的伤,死的死,昏迷的昏迷,全都趴地上了,只剩下一个认为瓜贵的还能站着,那人爬到桌上,要说什么,发现自己打迷糊了,不记得自己的立场到底是兔子贵还是瓜贵了,痛苦不已,突然认出下面有一个被自己打得奄奄一息的家伙,于是想到如果问那人是什么立场,自然就知道自己的立场了,便一步跨上前去,揪住那人,
问:兔子还是瓜?那人本来立场是兔子贵,看见仇人又来了,为保一命,要和那壮士装作自己人,吓得忙改口,说:瓜,瓜贵。那人大笑,一拳打晕那人,又跳上台,对着一地伤员大喊:哈哈,还是兔子贵!
这时候,下面有一个手脚都断了的瓜贵人士,认得桌上那人,知道他弄错自己立场了,提示道:兄弟,兄弟,你错了,是瓜贵。
后果自然是说话那人被一刀杀了。
长安乱写得有趣。
一些读者比较严格,说韩的书比不上一个真正的作品之类。我想他不会太介意这个。书中有很多他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多梗,很多黑色幽默,很多少年对人生的思索,也有很多巧妙的构思。长安乱中很多事件都是浓缩的,所以看起来有种“直愣愣”的感觉。如果展开来写,肯定会要更加丰满。
看到结局时,一下子没能反应过来,想起来之前的情节,他就有穿插进喜乐的死。有一点点的幽默和隐藏的悲伤。
书里写的和喜乐的情感进程几乎没有,他将所有的感情都掩盖不写,看起来很冷漠刻薄,但最后还是有一小块分给了和喜乐相依偎的三言两语的描述。
这里用个比喻来形容吧。假设有这么一个在情感方面内敛沉默的人,遇事儿只管往心里揣的人。表面云淡风轻,内心风起云涌。对这个人来说,他的内心已经被翻江倒海的情绪所充斥了,但这种情绪情感太大了,仅仅是人的一颗心是放不下的,于是通过语言这个缝隙泄露了一点点出来。
我们要学会管中窥豹,写作里的故事也是一样。
最后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很多读者在对作品进行解读时,作者可能会觉得读者多解读了一些没有表达的东西,有点过分解读的感觉。
须知读者通常是在对作者以及作品综合起来进行解读,作者的一些态度通常会不自觉地融入到书的故事之中,解读的不仅仅是故事,也是作者。
可以当做一本挺有趣的闲书来阅读。
公众号地址:
长安乱|小人物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