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软件文档三类:
2.文档的质量可分为4级:
3.管理信息系统文档的规范化体现在4个方面:
eg:第1位-生命周期法各阶段;第2位-各阶段的文档;第3、4位-文档内容;第5/6位-流水码
4.配置管理
5,配置项
在信息系统的开发流程中需加以控制的配置项可分为基线配置项和非基线配置项
基线配置项-所有的设计文档和源程序等
非基线——项目的各类计划和报告等
例子:区分设计阶段与开发阶段
设计阶段,每个配置项都要建立配置项;对逻辑上不同的产品分开做内部模块配置项并各自成立基线;并且相应的配置库必须分开,不能合并配置项;
开发阶段,从物理上讲,属于不同逻辑产品的模块代码是可以详谈的
6.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ficer CMO 配置管理员
所有配置项的操作权限应有CMO严格管理;负责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进行配置管理活动
讲变更后的配置项纳入基线,并将变更内容和结果通知相关人
基本原则:
基线定义:建立基线的事件、受控的配置项、建立和变更基线的程序、批准变更基线所需的权限;(没有基线识别)
具体配置管理活动包括:
编写配置管理计划——建立和维护配置管理系统——建立和维护配置库——配置项识别——建立和管理基线——版本管理和配置控制——配置状态报告——配置审计——发布管理和交付——对项目成员进行配置管理培训
(创造基线/发行基线的步骤:
配置管理员识别配置项——为配置项分配标识——为项目创建配置库,并给每个项目成员分配权限——各项目团队成员根据自己的权限操作配置库——获得变更管理委员会(CCB)授权,创建基线或发行基线——形成文件——是基线可用等)
7.配置项状态:状态变化图
注意:CCB同意变更,则配置项状态从“正式发布”—“正在修改”
8.配置库 configuration library——存放配置项并记录与配置项相关的所有信息
动态库/程序员库/工作库——保存开发人员当前正在开发的配置实体;需要保留各种信息
个人工作区,开发人员自行控制
主库——包含当前的基线加上对基线的变更;存放某阶段的成果;
库内信息的读写和修改都受限,受控库中的配置项被置于完全的配置管理之下
静态库,发行库,软件仓库;包含已发布使用的各种基线的存档,形成最终产品,等待交付或现场安装;
库内信息完全受限,被置于完全的配置管理之下
(注:备份库——重要配置信息的备份,应急时恢复受损的配置库数据)
9.配置库的建库模式——2种
10.控制委员会CCB——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
11.日常配置管理活动
(1)制定配置管理计划——由配置管理员CMO进行制定;CCB负责审批
(2)配置标识——功能和物理特征;是配置管理员的职能;
基本步骤:识别需要受控的配置项;为每个配置项指定唯一性的标识号;定义每个配置项的重要特征;确定每个配置项的所有者及其责任;确定配置项进入配置管理的时间和条件;建立和控制基线;维护文档和组件的修订与产品版本间关系。
(3)配置控制——即配置项和基线的变更控制;
变更评估的内容:变更对项目的影响;内容是否必要;范围是否考虑周全;实施方案是否可行;工作量估计是否合理;
基于配置库的变更控制:
12.配置状态报告/配置状态统计 configuration status reporting
目的——及时给出配置项的当前状况,供相关人员了解,以加强配置管理工作
13.配置审计:configuration audit 配置审核/配置评价
①能配置审计 functional configuration audit——审计一致性;实际功效是否与其需求相一致
(开发圆满,已达到配置标识中的性能和功能,操作和支持文档已完成并且合规)
eg:代码走查
②理配置审计 physical configuration audit——审计配置项的完整性,物理存在是否与预期一致
(要交付的配置项是否存在;是否包含了所有必需的项目)
eg:变更过程的规范性审核、截止齐备性检查、配置项齐全性审核等
14.
15.配置审核的作用:
16.P474
17.版本控制:
目的:按照一定的规则保存配置项的所有版本,避免发生版本丢失或混淆的现象,并且可以快速准确的到配置项的任何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