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禅宗?

    禅宗是主张以参禅来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又名佛心宗。“禅”起源于印度,原意是静坐敛心、正思审虑,以达到定慧均等的状态。在佛陀之前,印度就有以“升天”为目的的坐禅思想,到佛陀时,才展开远离苦乐两边,以“中道涅槃”为目的的禅。传说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不语,众皆不解其意,唯有迦叶微笑以对,之后,佛陀告诉大众:“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今已付嘱与摩柯迦叶。”所以禅宗自称是“教外别传”、“传佛心印”。禅宗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原为主旨。

     “禅”是随佛教典籍的传人,从汉末就传来中国,是汉传佛教重要的修行实践方法。东晋的鸠摩罗什、佛陀跋陀罗译的《坐禅三昧经》、《达摩多罗禅经》等,介绍了各种修持禅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念佛法门“,即是观想佛的相好、佛的功德,以至诸法的实相。到了南朝刘宋时,求那跋陀罗翻译了《楞伽经》,列举了四种禅法。梁武帝普通年间,南天竺僧人菩提达摩,渡海来到汉地,以四卷本《楞伽经》传授弟子,主张“理人”和“行人”并重,也就是把宗教理论的悟解和大乘禅学的实践加以结合。达摩把他的这种禅法传给了慧可,慧可又传给了僧璨。但由于受北方其他禅学派别的抵制,达摩禅直到僧璨时仍未有发展的机会。后来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这一时期达摩禅获得了初步发展。弘忍之后,分成神秀和慧能两系,后来慧能影响最大,称为中国禅的主流,慧能也就成为禅宗的六祖,被看做中国禅宗的创始人。其所著《六祖坛经》,是在中国佛教历史上除去印度典籍以外,唯一被尊称为“经”的佛教典籍。

你可能感兴趣的:(什么是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