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南希的第005篇分享
作者 | 南希 编辑 | 南希
在上曾看到这么一个话题:你曾为自己找过怎样的借口逃避写作?底下留言精彩纷呈,可谓是各显神通:
“农村信号不好
不喜欢语文老师
我妈不喜欢,写手太累了
我很想写呀,但手不听使唤
今天太忙了,明天再来写吧
写了又没有人看,就别写了吧,没有意义
没有好看的本子,手机打字不舒服,电脑不在身边
写作是文采好的人干的事情,我一个文盲瞎凑什么热闹
…………”
看完大家的留言,忍不住一乐,感叹这都是隐藏在民间的段子手,然而下一刻却回忆起了上大学时的自己,又何尝不是为了逃避写作找了许多的借口呢?
那时候,我只觉得写作真的是一件很难坚持的事,经常责怪自己没有毅力坚持下去,却从未想过我为什么不愿意写?
重启写作后,不再需要用“坚持”二字,它已经成为我每日生活的一部分,每天不写一点,总会觉得少了些什么,对写作“逃避症”也有了一些新认识。
接下来我将与你分享,曾经阻碍我坚持写作的理由,以及我理解的写不下去的原因和在写作这条路上如何才能走得更远。
- 01 -
坚持写作,阻碍总有千千万
从小学开始,心中就有一个写作梦,除了偶尔在本子上写个故事让朋友看外,真正去写的次数屈指可数,直到上了大学有了自己的电脑,通过网络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产生了写小说的想法并付诸行动,才算是真正开始第一次写作。
那时候总有一个念头,就是多存点稿子,但事实却是开了书后,基本的更新都保证不了,甚至有时候一个月才更新一两次,如果不是与网站签约了,第一本小说肯定无法顺利完结。
偶尔室友会问,你的小说写了多少字啦,听完我的答案后有些不敢置信,反问一句:“你不是每天晚上都在写吗?”
是的,每天晚上六点多吃完晚饭后,我就坐在床上打开电脑,兴致冲冲的准备码字,但写不了几个字后,就有更精彩的事情吸引着我。
比如室友递过来的一袋零食,桌面上突然弹出来的网页广告,偶尔还要在QQ上与朋友聊上几句,等到晚上10点半时,文档中还是孤零零的躺着几百字。
还没等我奋笔疾书,宿舍就断网了,于是关上电脑,用手机跟男朋友道了晚安之后,在内心默默发誓:明天一定要多写两章,要保持日更,要多存点稿子……
但,明日复明日,每天都会立相同的flag,每天都无法实现,好像刚坐下来准备行动,就会出现一些事情阻碍我写下去。
我埋怨过寝室环境太吵,讨厌过自己禁不住诱惑,也责怪自己没有毅力,后来才想明白我患了一种叫做“写作逃避症”的病。
- 02 -
写作之路,为何总是半途而废
喜欢写作的人有很多,能一直写下去的人却并不多,刚开始总是信心满满,畅想着写出火爆作品后的场景;写了一段时间后,遇到一些困难,消磨了一些激情,咬咬牙也能继续坚持;辛辛苦苦码出来的文章却无人问津,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反正写了也没人看,还不如追个剧,玩下手机,写作之路就这么半途而废了。
仔细想想为了逃避写作,给自己找的那些借口,背后所传达的是三个信息:不想写、写不出来以及写不下去。
1)所谓不想写,只是缺少动力
不想写,只是你没有找到真正的动力。
我相信会苦恼不想写的人,一定是热爱写作的,否则根本就不会产生要不要写作的念头。都说人们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会动力无限,那为什么还说不想写是缺乏动力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要弄清楚一件事,即何为真正的动力?
如果说兴趣、热爱可以称为动力,那真正的动力就是真正的兴趣、热爱,三千弱水只取这一瓢,会为了它放弃许多。
《琅琊榜》中萧景睿在面对梅长苏的选择时,说过一句话,让我久久不忘,他说:“凡事人总有取舍,你取了你认为重要的东西,舍弃了我,这只是你的选择而已。”
写或者不写,也只是一种选择,与毅力并无太大关系。写不下只是因为你选择了比写作更重要的事,或者说是在你的潜意识中,写作于你而言,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至少不是那唯一的一瓢弱水。
刚开始写作时,看似也有很多理由阻挡着我,实际上是我没有发现写作带给我价值,而这两年重新开始写作后,我发现我的终极目标就是想要成为一个自由撰稿人,通过写作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写作对我来说不再是兴趣爱好,而是一件值得我全身心投入的大事,就算产生了不想写的念头,也会奉行先写再说的原则,在写作与其他事之间,自然也会选择写作,每天写就不再是难事。
随着动力的改变,行为在变化,结果也在改变,它让我获得了更多的认可,有了更多的收入,看到了人生更多的可能。
真正的动力不仅仅是喜爱,而是你想成为那样一个人,喜欢或热爱写作都不是你的动力,想成为一个传递价值的人,才是写作的真正动力。
2)所谓写不出来,只是追求完美
写不出来,只是你一直在追求完美。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想写出好的作品,但现实是我们普通人,终其一生可能也写不出流传千古的伟大作品,可是我们仍旧会不自觉的对自己期待过高,想要下笔就写出精妙的文章,如果写不出好的文章就宁愿不写。
《终身学习》一书中说到两种思维,一种是固定型思维,另一种是成长型思维。如果用这两种思维来解释写不出来这件事,大概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我写出来的作品不好,就代表我这个人不好,为了证明我是好的,我宁愿不去写,这就是固定型思维作祟。
第二种情况则是,我写出来的作品不好,只是说我的写作能力还需要提升,现在写不好不代表将来也写不好,更不代表我这个人很差,这就是成长型思维。
回想我自己出现写不出来的念头时,伴随着的总是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没想到好的题目,没有漂亮的开头,或者没有好的文采等等,其本质上就是在追求完美,接受不了自己写出很差劲的作品,因为这代表了我很差劲。
后来,一篇文章写不出来时,我就会从我现在的环境和心境开始写,先让自己进入写作的状态,再慢慢引到正文上,最后再把前面的废话删掉即可,就避免了因为“写不出来”,就真的放弃去写。
写不出来时,放下追求完美的念头,先把想写的能写的都写出来,状态会在行动中得到改变,作品也会在一遍一遍的修改中成型。
3)所谓写不下去,只是缺少反馈
写不下去,只是你得不到反馈,犹如云端漫步,不得不随时停下来确认方向。
我相信迈出第一步的人,不是没有行动力的人,但走着走着信心就被消磨了,看着无人问津的作品,一遍遍的怀疑自己真的能实现写作梦想吗,前方的路本就未知,全力前行已是不易,边走边回头很容易就失去了方向,自然也就写不下去了。
想象一下,如果你每写一篇文章就有一千人乃至上万人阅读,或者每写一篇文章就有上百元乃至上前元的收入,你还会写不下去吗?
应该没有人会写不下去,哪怕是挖破脑袋,也会写出一篇文章,而这就是来自外部的反馈。如果你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不妨停下来反思一下是否很久没有收到反馈了,甚至是长时间收到的都是负面反馈呢?
回顾自己的写作之路,之所以能持续下去,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持续得到正向反馈。刚开始的反馈是阅读的数量和带给我的收益,后来反馈是来源于一群喜欢写作的人和老师,在他们的帮助下将作品打磨的更好,也赢得更多人的认可。
写不下去的时候,就找一个你信任的能给你正向反馈的人,跟他聊一聊自己的挫败和困惑,丢下怀疑与不安,大步朝前走去。
- 03 -
写作之路,如何才能走得更远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人,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实属不易;我们这一生也会遇到很多感兴趣的事,有一个真正热爱并愿意付出一切的也很不易,如果你确定了写作就是你人生中的大事,那就要让自己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
每一个喜欢写作的人,都想要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那如何实现呢?
结合我自己的两段写作经历,一次半途而废,一次成为职业发展方向,让我发现在写作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需要有一颗心、找一群人、守一种价值即可。
1)有一颗心
我们常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写作亦是如此,有写作的初心,就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能不能一直写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出发,会不会在迷失方向。走不下去的人,大部分只有一时兴趣,或者看到身边的人都在写,自己也就跟着写了。
去年,我在写作上赚到了一点点钱,身边有两位朋友知道后,纷纷跟我表示自己也想写,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注册了账号,激情满满的发文章,全身都散发着一种誓要将写作当作毕生追求的气息。
可惜的是,这股劲儿没能维持很长时间,在发了几篇文章没有多大反响时,就有些着急的来问我:为什么我的推荐量只有那么一点呢?我要啥时候才能开通收益呢?想必你也猜到了结果,两位朋友都在未发满十篇文章就不再更新了,又兴冲冲的去找别的赚钱途径了。
不能说他们的做法不对,只能说在入坑之前没有找准初心,没有评估自己是否真的热爱,只是听着能挣钱就一头扎进去了,自然遇到一点挫折,也就放弃了。
有一颗初心,是增加自己面对挫折的勇气,成为持续前行的动力源泉。
2)找一群人
我们也说:“一个人可以跑得快,一群人可以跑得远”。在写作路上亦是如此,最初的陪伴是为更好的独行。
做一件事并不是越往后越难,反而是越到后面越容易一些,最难的是刚开始的那段时间。这是因为刚开始做一件事,身体会不适应就容易排斥这个动作,如果能有一群人陪伴,相互给予正向反馈,走下去就会容易得多。
第一次写小说,是我一个人写,每当我码字时,舍友大多在看电视、打游戏或者煲电话粥,我总是会不自觉的被吸引,更新频率从一天一次就变成了一周一次,更新少了看的人也少了,看着寥寥无几的阅读量,就更没有更新的动力了,弃坑就成了最容易的选择。
第二次写小说,是一群人一起写,大家每天都会在群里说自己今天的更新量,看到谁没有更新就会催更,就是在这种氛围中,那一本40万字的小说写了三个多月,就算其中出去旅行了一次,我也在飞机上、候车厅等地码字,愣是一天都没有断更,最后顺利完结拿到稿费。
假如在这一群人中,有一位能给予指导的老师,不但能顺利的走下去,而且还会以更快的速度成长。如果你担心自己写不下去,不妨向外找一群人,一起往前走。
当我们重复做一个动作久了,就会形成习惯,接下来的路就会容易走很多,到最后就算一个人走下去也不会觉得困难。
找一群人,是为了陪伴你走过那段难以坚持的日子,为了以后的长久独行创造可能。
3)守一种价值
我们常常以“追求个人价值”,为人生信条。在写作路上,也不可缺少价值。
如果仅仅靠着写作这个动作带来的外部价值,我们就很可能因为外部价值不存在了,就放弃了写作,往往能够一直写下去的人,是通过写作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守着这种价值,才会终生与写作为伴。
我有一个朋友,之所以去写作,就是因为写作可以为他带来收入,当他写出来的文章阅读量高,收益也高时,他就动力十足,一天更新四五篇文章;当某一段时间文章阅读量不高,也没有可观的收益时,面对写作就提不起劲,脑袋里浮现的都是不想写的念头,他也就真的没有更新。
如今我们写作变现的渠道多了,基本上只要选一个平台,注册一个账号就能发文章获取收益,但多数平台的收益都是由阅读量带来的,不知不觉间我们最在意的就是阅读量和收益,它们甚至能决定我们是否继续更新。
不可否认,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外界的肯定,写出受欢迎的作品,为我们带来可观的收入,但它可以成为我们最初的写作动机,而不应该成为写作的价值。
真正的价值应该是源于内在,通过写作可以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哪怕没有人问津,没有太多的收益,甚至没有人支持,都愿意一直与它不离不弃。
孟佳在解读《卧底经济学2:经济学家如何看待世界》时,举了一个例子:很多人对自己现在做的事情不感兴趣,想去做真正感兴趣的事又有些纠结,该如何选择呢?
他说,不是权衡一下是不是真的热爱那件事情,爱到愿意为它冒险,而是需要考虑相对于其他那些拿着低薪,又没有什么机会,心里还对这件事有抱负的人,你是不是比他们还更热爱这件事。
如果是,就果断的去做,如果不是,就老老实实的做现在的事。
如果把那件事换成写作,相比较那些变现少,又没有多少能力,心里还有着抱负的写作者来说,你是不是比他们还热爱写作呢?
如果是,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走得很远,也愿我们都是这样的人,在写作路上一直走下去。
—END—
作者南希,一枚普通90后姑娘。因一直追求人生自由,而走上写作之路,两年多将写作和阅读变为一种习惯,实现写作变现,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