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考眼球吞咽?飞鼠用皮肤飞行?这本书保证让你大开眼界!

铭亮最喜欢吃筒子骨,倒不是爱吃肉,而是喜欢啃完大肉剩下的光溜溜的筒子骨,当棒槌、当筷子、当隧道、当大炮,在尝试了各种各样的玩法之后,他突然对筒子骨产生了深深的疑问:“妈妈,为什么骨头中间是空的呢?我的骨头也是空的么?牙齿比骨头硬么?骨头上圆圆的那块是什么?”此时,我感到是时候拿出潜藏已久的法宝了:2018年法国青少年类科学奖入选科普绘本《谁的骨头?》,里面除了有和骨头有关的各种小知识,还有25组翻页设计,有趣又好玩。果然,铭亮立即放下了油腻腻的筒子骨,捧起《谁的骨头?》看个没完。


s29934157.jpg

从感兴趣到玩耍,从玩耍中产生疑问到最后提出问题,好奇心和探索欲驱动孩子一步步向前,最终的难题一定会找父母解答,当父母的知识储量也填不了孩子的脑洞时,科普绘本的确能帮上大忙!原来蜗牛有25000多颗牙齿;青蛙要靠眼睛来吞咽;飞鼠会用皮肤飞行;鲸鱼全靠手指来游泳;鲨鱼浑身都是软骨.....不仅是孩子,连大人看了也会惊叹“竟然有这样的事!”

1.简洁的文字和幽默的画风最配哦!

《谁的骨头?》的作者和绘者都是法国人。众所周知,法国科普教育一直以简明清晰著称,《谁的骨头?》在语言风格上也保持了法国人一贯的简洁有序。首先构筑大框架,综述骨头在地球生命演化中的起始和发展,其次讲解主要骨骼如颅骨、四肢骨骼的发展和演化,其中还穿插了一些有趣的周边小知识。除了纵向逻辑的深入,编者也关注到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并非以人类为唯一中心,从远古恐龙到现代动物在书中都能找到,纵横交错的叙述能保证知识的科学、精准和全面,更重要的是传递出一种理念:任何一种生命形态都是平等的。

除了文字精炼,法国人的幽默也在绘画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比如说,在“是不是硬骨”这一主题之下,头盖骨中出现了一对斗鸡眼儿,盯着自己的鼻梁骨,看起来又傻又愣;

IMG_2702.jpg

为了体现鲨鱼全身都由软骨组成,就让一只鲨鱼猛的撞到了墙上,全身皱起了波浪,隔着空气都能感觉到疼痛。

IMG_2703.jpg

绘者也特别擅长把知识和我们的生活经验联系到一起。比如说在白得像骨头这个主题之下,画了一个小人用白油漆刷骨头,生动的表现出骨头的颜色。

IMG_2704.jpg

讲到介于蜥蜴和蛇之间的短腿蜥蜴,竟然把他不服气的表情也画了出来,看起来对于小短腿的事实并不是很开心。

IMG_2705.jpg

当遇到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分类方法时,为了把不同的物种放在同一个画面中,绘者创设了一种可爱的情境,用戏剧性的方式把角色串联起来,营造出幽默的氛围。

IMG_2706.jpg

在这里,绘画和文字的合理搭配相得益彰,不仅对知识起到补充和解释的作用,更为孩子的想象提供了底色。我们都知道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重要性,但想象也不是超越一切规则的胡编乱邹,在合理的框架内进行,想象有了依据才会在更广阔的空间绽放。

2.知识的蝴蝶效应

全书写到“非同寻常的骨骼”就戛然而止,让人觉得意犹未尽,又回味无穷,好像后面应该还有几十页,却不知道被谁撕了似的,有点生气,有点遗憾,于是在不完美中又生出一点渴望,渴望去读下一本关于骨头的书,了解更多关于骨头的小故事。

一本好书会让读者在阅读之后产生很多疑问和思考,点燃探索的欲望,比如,看到颅骨中颞孔对咬合力的影响,于是想知道动物咬合力排行,便立即搜索相应的纪录片;


IMG_2708.jpg

看到人类和猩猩的颅骨比较图之后,想知道人类是如何由猿人进化的,于是去看房龙的《人类的故事》;


IMG_2707.jpg

看过手臂、腿、掌骨骼的组成后,想要进一步了解人体骨骼的构造,于是去看《如何制作一个哥哥》。


IMG_2709.jpg

知识在不断的触发和关联中连接成网络,进而构建一个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一本好书可以引发知识的蝴蝶效应,成为其他几十本甚至是几百本书的引子,诱导你在连续的阅读中,逐渐扩大知识的边界。


其实作为成年人,在陪孩子读绘本的过程中我还有一点深刻的感受:在接受了20多年的学校教育后,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接受能力会出现衰退,反应在生活中就是很难接受新鲜事物,不想看复杂难读的书,甚至产生反智的心理,唯有在陪孩子阅读绘本时,这种情况才出现了改善。幽默生动的配图和简洁易懂的文字让陌生的知识变得容易亲近,逐渐改变了我对新鲜事物产生的逆反心理,愿意陪孩子读,甚至等孩子睡着了,自己捧着看一会儿,《谁的骨头?》就是我先读过然后适时推荐给铭亮的,它为我们创造了一段充满乐趣的亲子时光,而一本书带来的好处其实远不止于此,谁看谁知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青蛙考眼球吞咽?飞鼠用皮肤飞行?这本书保证让你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