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长?

知道了很多的工具,不见得能熟练运用,遇到一个事情,尝试运用工具,把事情进行拆解,把思考逐渐模块化,不断地进行组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流程图或是系统循环图,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匹配尝试,不同的匹配之间进行对比,对比的过程中,对系统的理解持续走向纵深,以上是其一,有了雏形,但因为自身的遮蔽性,需要抛到另一个环境或者另一个人的认知框中进行检验。

第二步就是,尝试把这个系统循环图进行阐述和讲解,在讲的过程中,如同新配钥匙和锁的磨合,从不顺畅逐渐顺畅圆融,听众也会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反馈,由此引发制图者对系统循环图的重新思考和逐项推敲,进行修补和调整,乃至沟通其它领域的案例对系统流程图的底层规律进行适配,一旦成功,就说明规律找对了,从具象到抽象,再落到另一个具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迁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实践去跑,能不能跑通,会遇到哪些未知的意外因素,遇到哪些没考虑进去的因素,因为所有的经验都是踩坑交学费得来的,一边试运行,一边快速优化,在实践检验之后,才能说这套系统循环图是有价值的,能够取得成果的。

在这三步中,主理人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归类决定能不能形成雏形,外界的反馈决定是否存在明显不足和陷阱,实践则是去遇见各种未知,反复实践之后,建立起应用场景的概念,知道什么情况下有效,什么情况下失灵,才可以称为炉火纯青,可以说是透彻理解,熟练掌握了重构出来的这一套东西。

如果把一本书整理成思维导图,大脑不过是在机械的堆砌别人的东西,整理再多,收效也不大,都是没有进入成长的状态和轨道,只有真正的打碎了,重新进行组合,并不断的磨合调试,才能算是踏进成长的轨道,持续多次去做,才有可能获得知识的复利。

无思考,不进步;

无分享,不提升;

无实践,不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