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埋深地下管线的地质雷达响应特征分析

不同埋深地下管线的地质雷达响应特征分析

前言

以混凝土管线为例,建立了不同埋深(70cm、100cm、130cm)地下管线的二维模型,进行二维地质雷达正演模拟,分析不同材质管线的地质雷达响应特征。

文章目录

  • 不同埋深地下管线的地质雷达响应特征分析
    • 前言
    • 1、埋深70cm
    • 2、埋深100cm
    • 3、埋深130cm
    • 4、不同埋深地下管线的地质雷达响应特征分析

1、埋深70cm

管线埋深为70cm,为混凝土材质,相对介电常数为6,电导率为0.001S/m,土壤相对介电常数为13,电导率为0.0002S/m

不同埋深地下管线的地质雷达响应特征分析_第1张图片

图1. 埋深为70cm的混凝土管线模型图

不同埋深地下管线的地质雷达响应特征分析_第2张图片

图2. 地质雷达彩色图

不同埋深地下管线的地质雷达响应特征分析_第3张图片

图3. 地质雷达波形图

不同埋深地下管线的地质雷达响应特征分析_第4张图片

图4. 零时校正增益结果

不同埋深地下管线的地质雷达响应特征分析_第5张图片

图5. FK偏移结果

2、埋深100cm

管线埋深为100cm,为混凝土材质,相对介电常数为6,电导率为0.001S/m,土壤相对介电常数为13,电导率为0.0002S/m
不同埋深地下管线的地质雷达响应特征分析_第6张图片

图6. 埋深为100cm的混凝土管线模型图

不同埋深地下管线的地质雷达响应特征分析_第7张图片

图7. 地质雷达彩色图

不同埋深地下管线的地质雷达响应特征分析_第8张图片

图8. 地质雷达波形图

不同埋深地下管线的地质雷达响应特征分析_第9张图片

图9. 零时校正增益结果

不同埋深地下管线的地质雷达响应特征分析_第10张图片

图10. FK偏移结果

3、埋深130cm

管线埋深为130cm,为混凝土材质,相对介电常数为6,电导率为0.001S/m,土壤相对介电常数为13,电导率为0.0002S/m
不同埋深地下管线的地质雷达响应特征分析_第11张图片

图11. 埋深为130cm的混凝土管线模型图

不同埋深地下管线的地质雷达响应特征分析_第12张图片

图12. 地质雷达彩色图

不同埋深地下管线的地质雷达响应特征分析_第13张图片

图13. 地质雷达波形图

不同埋深地下管线的地质雷达响应特征分析_第14张图片

图14. 零时校正增益结果

不同埋深地下管线的地质雷达响应特征分析_第15张图片

图15. FK偏移结果

4、不同埋深地下管线的地质雷达响应特征分析

对于不同埋深的管线模型,地质雷达数值模拟结果图中均有明显的绕射信号同相轴双曲线,且管线埋深越深,双曲线形态越平缓,埋深越浅,双曲线形态越弯曲;随着埋深的增大,由于电磁波的衰减,绕射信号同相轴双曲线的能量越来越弱。

在中心埋深为70cm的混凝土管地质雷达数值模拟结果图中, 可见在12ns左右的位置出现了明显的绕射双曲线,推测为管上顶界面的反映,根据电磁波在土壤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可计算管线上顶埋深为50cm,与模型中管线上顶埋深相差10cm;在16ns左右的位置也出现了绕射信号同相轴双曲线,双曲线形态完整,连续性较好,但振幅较弱,推测为管线下底界面的反映,忽略管壁厚度,根据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计算两绕射界面深度相差60cm,与模型管径一致。

在中心埋深为100cm的混凝土管地质雷达数值模拟结果图中,可见在18ns左右的位置出现了明显的反射双曲线,推测为管上顶界面的反映,根据电磁波在土壤中的传播速度可计算管线上顶埋深为75cm,与模型中管线上顶埋深相差5cm。在22ns左右的位置可见绕射信号同相轴双曲线显示,双曲线形态完整,连续性较好,但振幅较弱,推测为管线下底界面的反映,忽略管壁厚度,根据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计算两绕射界面深度相差60cm。

在中心埋深为130cm的混凝土管地质雷达数值模拟结果图中,在26ns左右的位置可见反映管线上顶界面的绕射信号,信号强度相对于埋深较浅的管线模型明显减弱,根据电磁波在土壤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可计算管线上顶埋深为109cm,与模型实际上顶埋深相差9cm,在30ns左右出现了下底界面的反射双曲线,忽略管壁厚度,根据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计算两反射界面深度相差60cm。

可见地质雷达剖面能准确地显示水平相邻管线的埋深、管径等信息。

你可能感兴趣的:(信息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