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unctional/LambdaExpressions.java
interface Description {
String brief();
}
interface Body {
String detailed(String head);
}
interface Multi {
String twoArg(String head, Double d);
}
public class LambdaExpressions {
static Body bod = h -> h + " No Parens!"; // [1]
static Body bod2 = (h) -> h + " More details"; // [2]
static Description desc = () -> "Short info"; // [3]
static Multi mult = (h, n) -> h + n; // [4]
static Description moreLines = () -> { // [5]
System.out.println("moreLines()");
return "from moreLine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bod.detailed("Oh!"));
System.out.println(bod2.detailed("Hi!"));
System.out.println(desc.brief());
System.out.println(mult.twoArg("Pi! ", 3.14159));
System.out.println(moreLines.brief());
}
}
输出结果:
Oh! No Parens!
Hi! More details
Short info
Pi! 3.14159
moreLines()
from moreLines()
我们从三个接口开始,每个接口都有一个单独的方法(很快就会理解它的重要性)。但是,每个方法都有不同数量的参数,以便演示 Lambda 表达式语法。
任何 Lambda 表达式的基本语法是:
1.参数。
2.接着 ->,可视为“产出”。
3.-> 之后的内容都是方法体。
[1] 当只用一个参数,可以不需要括号 ()。 然而,这是一个特例。
[2] 正常情况使用括号 () 包裹参数。 为了保持一致性,也可以使用括号 () 包裹单个参数,虽然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3] 如果没有参数,则必须使用括号 () 表示空参数列表。
[4] 对于多个参数,将参数列表放在括号 () 中。
到目前为止,所有 Lambda 表达式方法体都是单行。 该表达式的结果自动成为 Lambda 表达式的返回值,在此处使用 return 关键字是非法的。 这是 Lambda 表达式简化相应语法的另一种方式。
[5] 如果在 Lambda 表达式中确实需要多行,则必须将这些行放在花括号中。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 return。
递归函数是一个自我调用的函数。可以编写递归的 Lambda 表达式,但需要注意:递归方法必须是实例变量或静态变量,否则会出现编译时错误。 我们将为每个案例创建一个示例。
这两个示例都需要一个接受 int 型参数并生成 int 的接口:
// functional/IntCall.java
interface IntCall {
int call(int arg);
}
整数 n 的阶乘将所有小于或等于 n 的正整数相乘。 阶乘函数是一个常见的递归示例:
// functional/RecursiveFactorial.java
public class RecursiveFactorial {
static IntCall fac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act = n -> n == 0 ? 1 : n * fact.call(n - 1);
for(int i = 0; i <= 10; i++)
System.out.println(fact.call(i));
}
}
输出结果:
1
1
2
6
24
120
720
5040
40320
362880
3628800
这里,fact 是一个静态变量。 注意使用三元 if-else。 递归函数将一直调用自己,直到 i == 0。所有递归函数都有“停止条件”,否则将无限递归并产生异常。
我们可以将 Fibonacci 序列用递归的 Lambda 表达式来实现,这次使用实例变量:
// functional/RecursiveFibonacci.java
public class RecursiveFibonacci {
IntCall fib;
RecursiveFibonacci() {
fib = n -> n == 0 ? 0 :
n == 1 ? 1 :
fib.call(n - 1) + fib.call(n - 2);
}
int fibonacci(int n) { return fib.call(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ecursiveFibonacci rf = new RecursiveFibonacci();
for(int i = 0; i <= 10; i++)
System.out.println(rf.fibonacci(i));
}
}
输出结果:
0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将 Fibonacci 序列中的最后两个元素求和来产生下一个元素。
// functional/RunnableMethodReference.java
// 方法引用与 Runnable 接口的结合使用
class Go {
static void go() {
System.out.println("Go::go()");
}
}
public class RunnableMethodReferenc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Anonymous");
}
}).start();
new Thread(
() -> System.out.println("lambda")
).start();
new Thread(Go::go).start();
}
}
输出结果:
Anonymous
lambda
Go::go()
略
你还可以捕获构造函数的引用,然后通过引用调用该构造函数。
// functional/CtorReference.java
class Dog {
String name;
int age = -1; // For "unknown"
Dog() { name = "stray"; }
Dog(String nm) { name = nm; }
Dog(String nm, int yrs) { name = nm; age = yrs; }
}
interface MakeNoArgs {
Dog make();
}
interface Make1Arg {
Dog make(String nm);
}
interface Make2Args {
Dog make(String nm, int age);
}
public class CtorReferenc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akeNoArgs mna = Dog::new; // [1]
Make1Arg m1a = Dog::new; // [2]
Make2Args m2a = Dog::new; // [3]
Dog dn = mna.make();
Dog d1 = m1a.make("Comet");
Dog d2 = m2a.make("Ralph", 4);
}
}
Dog 有三个构造函数,函数式接口内的 make() 方法反映了构造函数参数列表( make() 方法名称可以不同)。
注意我们如何对 [1],[2] 和 [3] 中的每一个使用 Dog :: new。 这三个构造函数只有一个相同名称::: new,但在每种情况下赋值给不同的接口,编译器可以从中知道具体使用哪个构造函数。
编译器知道调用函数式方法(本例中为 make())就相当于调用构造函数。
总之有::的就是方法引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