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和介绍: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
本体与空性
神秘的并非世界为何如此,而乃世界竟然如是。—— 维特根斯坦
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大方广佛华严经》
(三)世界有没有一个本相?潜意识的力量
朗读内容:
世界有没有一个本相?
1周:我想把唯识的三性理论和西方哲学做一个比较。康德以后,西方哲学谈到现象世界,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呈现在我们认识中的世界,相当于遍计所执;另一个是处在互相关系中的世界,一切事物都不能独立存在,只能由它和其他事物的关系来定义它是什么,相当于依他起,即缘起的现象世界。但是,谈到这二者的关系,好像和佛教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现代西方哲学强调,离开我们的认识就没有关系,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从一定角度去认识才存在的。如果没有一个认识者,没有一个认识的视角,事物之间就不成其为关系。
2从不同的视角去看,事物之间的关系也不同,这里有一个透视原理。这实际上就是说,现象世界不能离开认识而存在,依他起不能离开遍计所执而存在,两者是二合一的东西。当然,西方哲学也承认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比如培根说的各种假象,以一概全的逻辑错误,这个意义上的遍计所执是要否定的。但是,不论正确还是错误,是认识就是主观的,不存在绝对客观的认识。如果没有认识者,也就不会有现象世界。所谓现象世界,归根到底就是呈现在我们认识中的世界。世界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种存在方式,就是呈现在我们的认识之中,不可能以任何其他方式存在。
3由此就有了进一步的推论:只存在现象世界,不存在本体世界。你只要一认识就是现象,就不是本体。所以,不存在一个所谓的世界本相。现代西方哲学反形而上学,反的就是这样一个世界本相。在这个意义上,它好像是否定圆成实的。佛学最早反形而上学,但认为世界有一个本相,西方哲学没有这个东西。
4济:从唯识的角度来说,我们认识的世界,没有离开我们的认识。唯识学否定遍计所执相,是要否定我们对依他起相的错误认识,建立对依他起相的正确认识。而依他起相的存在也是由认识和所认识组成,本身没有离开认识。所以,唯识学并不认为具有独立在认识以外的现象世界,这也是“诸法唯识”这一理论成立的关键。
5周:这么看来,在否认有不经过我们认识处理过的客观世界这一点上,佛学和现代西方哲学是基本一致的。
6济:另外,关于遍计所执相和依他起相的关系,首先要知道,依他起相分为染净二种:杂染的依他起相没有离开遍计所执。凡夫不能正确认识依他起相,产生遍计所执相;因为遍计所执熏习杂染有漏的种子,成为未来依他起相生起之因。而清净的依他起相是源于正确的认识,无漏的种子,与凡夫的遍计所执是不相关的。
7周:用哲学的语言说,遍计所执是受欲念、偏见等等支配的错误认识,现象世界在这个错误认识中呈现,就是杂染的依他起相。去除这个错误认识,现象世界在正确认识中呈现,就是清净的依他起相。但是,什么是判断认识正确和错误的标准,也是一个难题,因为现象世界本身有待于认识,不能提供这个标准。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尼采从认识之外寻找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效用。他认为,认识就是解释,评判一种解释的好坏,就看它是使生命向上还是向下。
8济:至于对圆成实相、真如的认识,唯有开启根本智才能通达,不是有漏意识可以认识的范畴,也是理性无法抵达的。
9周:空性是圆成实吗?圆成实是怎么回事?
济:唯识学认为,透过差别现象,一切法还有平等、无差别的空性本质。《解深密经》说到胜义空性有四个特征:一、超越语言和二元对立,二、超越理性思维,三、与现象的关系不一不异,四、遍一切一味相。事物的存在是个体现象,而空性是整体、共相,所以“一”才能和“一切”联系起来。换言之,宇宙中任何一个点,都可以和整个宇宙联系起来,因为它们有共同的实相。如果没有内在联系,就不可能形成这种关系了。
10《华严经》说“一即一切”,告诉我们,每个“一”都蕴含一切。因为每个“一”的当下是无限的,当然这种认识必须建立在空性慧的基础上。唯有开发出内在觉性,才有能力通达。所以,能不能见到实相,是取决于我们的认识能力。人总是活在自己的经验中,活在有限的认识中,而有限是不能认识无限的。唯有开启无限的智慧,才能通达无限的空性。
11周:就是说世界有一个本来面目,有一个本相,即使世界上任何人都不具备认识它的智慧,它的本来面目仍然是这样的,仍然是客观存在的,对吗?
12济:对。佛经中说:不管佛陀出世或不出世,它都是这样。
周:如果本相是指世界的整体,由一和一切的关系组成,这个观点很有意思。宇宙中的每一个点,都和其他无限的点有联系,由此组成一个完整的宇宙。这个观点从西方哲学来说,是很晚才达到的。尼采说,我们怎么来描述这个世界呢?这个世界有无数的点,其中每一个点都和其他无数的点发生联系,因此,世界就是关系世界,是每一个点与其他一切点的关系的总和,实际上是无数的点与无数的点之间关系的总和。
13济:宇宙中任何一个点为什么能和整个宇宙发生联系?凭什么这么说?华严宗对这方面阐述得特别清楚。华严宗有个祖师叫杜顺大师,唐朝人,专门写过《华严五教止观》,说明宇宙中任何一个点为什么能和整个宇宙发生联系。他的观点是“理不可分割”,即每个现象的当下,都蕴含着空性的“理”。这个“理”是不可分割的,所以任何一个点都能和其他的点连在一起,同时也蕴含宇宙的一切。如果可以分割的话,就各是各的了。
14周:好厉害啊。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提出单子论,说宇宙是由单子组成的,每个单子都是一个小宇宙,都反映了宇宙的整体状况。和杜顺的说法有一点相似,但比他晚多了。
潜意识的力量
15周:在佛教中,唯识宗对认识问题有最详尽深刻的阐述,我是读了你的著作《认识与存在》才有所了解。唯识学讲到八识,前五识是五种感官,第六识是意识即概念思维,最有意思的是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深入了潜意识领域,是唯识学特有的。
16济:唯识经论详细阐述了意识和潜意识,以及认识和存在的关系。要去探讨认识是怎么产生的,它的源头在哪里,自然离不开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像生命的海洋,储藏着我们无始以来的生命经验,包括各种各样的心理力量。这些经验和力量又称种子。当种子产生作用时,就构成了我们的认识和所认识的世界。
17同时,阿赖耶识也是生命的载体,是不常不断,相似相续的。前六识的活动,无论眼、耳、鼻、舌、身还是意识,都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某些时候是不产生活动的,但我们的生命还在延续,就是因为阿赖耶识在执持,从无限的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
18周:阿赖耶识是生命的海洋,那么,对于每个个体来说,互相之间是有一个共同的阿赖耶识,还是每一个个体有特定的阿赖耶识?
济:每个生命都有它的阿赖耶识,而第七末那识是潜在的自我意识。我们之所以会有自我意识,根源就在于第七末那识执阿赖耶识为“我”。这种执著又来自根本无明,因为无明,使它把阿赖耶识当作永恒,始终不渝地执著这个自我。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属于潜意识的范畴,而我们能感受到的所有心理活动都属于意识层面。
19那么意识和潜意识是什么关系呢?一方面,意识活动的所有资料都是由阿赖耶识提供的;另一方面,前六识在活动过程中又受到末那识的影响。这是一种潜在的俱生我执,使意识在活动过程中,时时都以自我为中心。但真正在生命舞台上产生作用的,主要还是前六识,尤其是第六意识。所以,修行也要从六根门头下手,从第六意识下手。
20周:意识是前五识与七八二识的结合点,一方面通过感官接受外部世界的印象,形成观念,另一方面受无意识中无始以来积累的心理力量的支配。关键好像是后者,要把这种在无意识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在意识的层面上加以认识和破除。
21济:阿赖耶识有几个作用,一是种子,即作为各种心理活动生起的基础。二是作为轮回的载体,即贯穿生命延续的纽带。比如你这一生和来世是什么关系?其中有一个连接的纽带。生命形式会改变,但纽带贯穿始终。关于这个问题,经常有人会说:“前世的那个人和我有什么关系?”或者,“我怎么知道来生会成为什么?为什么要为他负责?”轮回中,我们的生命形式在不断改变,在这些改变中,是否有一个相对不变的东西?如果没有这个相对不变的,我现在干的坏事谁来买单?就存在这个问题。
22周:所以我就想问一个问题:阿赖耶识和灵魂有什么区别?为何佛教否定灵魂的存在?
济:灵魂是固定不变的实体,而佛教对生命的认识是缘起论。也就是说,一切现象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存在。我们所做的一切会形成业力,这是推动生命流转的力量,也是决定未来去向的力量。但这种力量会随着行为、语言和心念不断发生改变。佛经中,经常以流水来比喻我们的生命。《唯识三十论》中,形容生命是“恒转如瀑流”。恒,说明它是相续不断的;转,说明它不是恒常不变的。也就是说,生命延续是相似相续,不常不断的。这也是佛经经常用到的概念。
23相似相续,说明之前和之后有一贯性。虽然你看不出什么变化,但这一贯不是完全一致,而是时时都在变化。就像河流,刹那都在流动,每时每刻都不是刚才的河流,但在我们看来,它又似乎没有任何变化。正因为生命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我们才能通过修行不断改变它的内涵,从而完成生命的转依,那就是——转迷为悟,转染成净,转识成智。
24周:不过,在一定意义上,基督教也相信灵魂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在人世间的修炼,它的去向是不一样的。在这一点上,它和种子有些相似,就是受到现行的转化,你现在的行为会改变灵魂的品质。如果不是这样,信仰和修身就没有意义。
~~~朗读内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