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代码操作层面解释什么是“面相对象编程”?

起因:

        今天开了一个小会,会上朋友给我们说了一个事,Java项目上他开发一个小功能 用了很多代码,项目经理发现代码太多,说要优化一下,然后亲自帮同事优化,结果是查库的代码少了至少10条sql,同时代码复杂度降低了很多,代码去掉了有一半,我去翻了这些代码后对这个事情做了一个总结。

问题:

        项目经理在方法间传递用的是对象,同事用的是字符串。项目经理玩的是从1到N,同时玩的是从0到N,所以同事要反复查询数据库去构建那个1 代码就变多了,本质原因是对前端不信任、不放心造成的。

解决方式:

        如果对前端信任或则让前端知道不配合那么功能就不能正常运行,这样就应该要求前端转发更多的带ID的对象来实现接口数据传输,帮后端同事把拿到数据后再查数据库的那一步省掉了,所以省了很多查询库的操作和代码逻辑。(前端只负责转发,这样锅就由后端来背了,前端也轻松)。【当然这也为逆向工程留下了漏洞】

        同时后端的方法尽量用传对象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让车跑在轮子上,前后端的数据形成一个闭环,编程的数据流就产生了,非常丝滑!

        关键是开发时间还变少了很多,且开发代码也变少了,以后定位bug也会非常容易。维护起来也简单了。以后扩展起来也容易,因为有足够的冗余对象数据来便于功能的扩展。

        这就是Java跟Php的区别(Php其实也可以这样玩),传说中的java面向对象编程。程序员思考问题的起点是基于表的对象维度而不仅仅是产品的要求,这是编程效率的提升点。

        这就把代码的设计思路维建立在项目设计的维度上了,让起初的项目总体设计来承载目前需求的代码设计的风险,这样也就可以拿着数据库表的设计维度和代码风险去跟产品掰扯了。

总结:也就是以面对象的方式去编程(这个对象包括基础表对象,业务数据传递的vo、dto等),要以他们为轮子去走流程,这些对象背后所代表的维度就是代码编程的轨道,一旦脱离了轨道,代码就会显得非常的混乱和不好管理,内行人说“你的代码是逗的,不是这么写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旦开始逗代码了,项目就开始烂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说,开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