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 为何十万八千里的取经路, 师徒几人不会迷路?

有一首歌唱的好,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这句话完全的体现出西天取经的艰苦。看到这里,许多的网友们!留给小编提出疑问,在哪个时候,没有高德,也没有百度,他们怎么能做到不迷路呢?为何十万八千里的取经路,师徒几人不会迷路?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释,对历史研究比较透彻的小伙伴就明白,在古代,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驿站,只要沿着驿站的方向,就会找到城市。驿站设计在官道上,这是古代的最大道路,只要顺着这个路,就会到达西域。在驿站中,还提供住宿吃饭的需求,和我们今天的服务区差不多。

只要大概方位错不了,那么自己的方向就会没事。还有就是因为唐僧可不是第一位佛教的传道士,早就有人到过灵山,或者说有灵山的人到过唐朝,只要有人有过,那么一定会留下来珍贵的资料。只要自己记住了地图,那么怎么会迷路呢。

再说,如果当时有了导航,那西天之行应该就不可能完成了,要知道,唐僧当初可是走了十四年,如果他看着导航,一天只走了地图上的万分之一,那么还有走下去的欲望吗?想想就可怕。当时唐僧成功取得正经,是因为不知道灵山还有多远。

他每天都在想着再有一天就可以到了,这样日复一日,才成功取得了真经。再说,也不怕走错,走错了让悟空去天上看看,在重新走就可以了。关于他们为何不会走错路,小伙伴们有什么看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游记》: 为何十万八千里的取经路, 师徒几人不会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