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初剧作家洪昇的《长生殿》通过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以其独特的结构,向世人再现了传奇的“帝妃恋”的故事。《长生殿》结构缜密,有戏剧的回环,但绝不突兀,娓娓道来。此外,其悲剧之美体现为"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喟叹。本文从民族音乐剧本赏析的角度,分析《长生殿》在至爱、结构和悲感之美三方面的魅力。
关键词:《长生殿》、至爱至美、结构、悲剧美
《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昇创作的传奇,是昆曲的代表作品之一。该剧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长生殿》的洪昇原作有五十折,此本由顾笃璜精选其中二十八折,围绕着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上、中、下三本,需7个半小时才能演完。上本,集中于唐明皇、杨贵妃的钗钿情缘;中本,叙说杨贵妃由极宠至极悲;下本则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月宫重会,圆满终场。
一、《长生殿》的曲词、结构之美
《长生殿》的曲词优美,清丽流畅、刻画细致、抒情色彩浓郁。例如《弹词》一出中,【转调货郎儿】九支曲子,低回深郁,曲折动人。而随着人物身份的不同,《长生殿》曲词的风格也多有变化,如前面抄录李龟年流落江南时所唱的一支曲子,别有一种苍凉的感觉;而剧中几支民间百姓的唱词,则大多偏向于通俗风趣。[]在戏曲艺术中,剧本为一剧之本,它是演员表演、舞美排场、唱腔音乐创作的基础和依据。昆曲早年在唱腔音乐中的填词、谱曲是“二位一体”的同步构建,剧作者本身既是文学家,又是音乐家,当文学脚本完成,选用什么宫调套数、选用什么曲牌唱腔,也就同时完成了。而《长生殿》则不然,却是由两位大家合作完成。《长生殿》中一批优秀的折子戏,是因为有着一套又一套动听的“曲牌体”唱腔音乐,而成为该剧的“灵魂”。昆剧是因为有了像《长生殿•弹词》的唱腔名段,而有了当时“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民间演唱昆曲《弹词》唱段“不提防余年值乱离”的盛况!这正是戏曲、“戏”和“曲”:戏是大千世界,曲乃半壁江山。
该剧结构奇巧。作者将李、杨爱情和安史之乱两条情节线索互相纠结而有条不紊,在布局和结构上也安排得很巧妙。一方面从《定情》到《密誓》,他们的爱情在发展;一方面从《贿权》到《陷关》,安禄山慢慢酿成大祸。场次与场次之间互相对照。交错发展。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宫廷内外、朝野上下、天上人间交相辉映,一齐展现在观众和读者的眼前,形成强烈的对照,发人深思,这正是作者的用心所在。
二、《长生殿》中至情至爱的体现
在《长生殿》中主要展现给读者的是李隆基和杨玉环的至美至爱的情感故事。《长生殿》毕竟是在历史上对于李杨爱情的书写,因此洪昇也是遵照了历史的过程,但是对于历史上所说的杨玉环与安禄山和寿王瑁的感情却是经过了美化的手法。洪昇通过对杨玉环的爱情进行艺术手法的净化使得她与李隆基的感情变得至善至美。杨玉环和李隆基的感情从定情到后来的密誓,从一开始李隆基的不专一到后来情感的专一都一一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从杨玉环因为李隆基对他姐姐虢国夫人暧昧,导致杨玉环吃醋忤逆圣上,最后茶饭不思,断发以显示对李隆基的思念之情到杨玉环指责李隆基感情不一,竟也没有受到李隆基的责罚。这些种种都体现出了李杨之间不一般的关系。
在文章中,作者还描写了李杨的共同爱好,写出了李杨之间并不只是因为美色而牵引。虽然在小说的一开始,双方都只是看中彼此的特色,杨玉环的美色,李隆基的权利,但是随着逐渐的熟悉了解,他们得到了心灵上的共鸣,真正的爱上了对方。杨玉环曾经为争宠所作的一曲《霓裳羽衣》曲至今广为流传,也得到了李隆基的赞美和佩服。所以李杨的爱情在外在的基础上还包含了对于各自才能的欣赏,成为彼此喜爱事物上的知音。李隆基对杨玉环的爱情不仅是看中了杨玉环的外貌,其实也是对杨玉环内在才华的欣赏,使他们的爱情得到了升华。而在《长生殿》这本书中并不是将杨玉环的才能简单的略过,而是着重描写了她的才能,并且也对杨玉环的才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对于李杨爱情的考验主要是在《埋玉》这一段中,充分体现了李杨双方愿意牺牲自己而拯救对方于危难之中的情谊。也是对李杨爱情专一的良好体现。
三、《长生殿》中体现的悲剧之美
《长生殿》巨大的魅力不仅在于其优美的文辞和音韵,也不仅在于使得本已日落西山的昆腔演出也再一次掀起高潮,使当时戏剧舞台上出现了“勾栏争唱孔洪词”的盛况,而在于透过爱情悲剧所抒发的强烈的遗民思想更引发了当时普遍存在家国之思的文人士大夫的共鸣。
洪昇通过对李隆基、杨贵妃的爱情描写,仅仅扣住他们的特殊身份,成功地写出了他们的热恋和钟情,同时又揭示了这种“帝妃恋”的宫廷局限性,而这种宫廷局限性也就注定了“帝妃恋”是一个悲剧。
以第二十五出为转折点,前一部分是写实,是爱情的悲剧,后一部分是写幻,是鼓吹真情。从结构上说,两者是对立的,但又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前半部分的悲剧,后半据分鼓吹至真之情便无从生发,没有后半部分李隆基、杨贵妃的忏悔、重圆,则成了《梧桐雨》式的悲剧,只是留下一份历史的遗憾。从表面上看来,《长生殿》从第二十五出以后就变成了喜剧,化“长恨”为“长生”,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上升到了人间世俗和“帝妃恋”难以企及的高度。但是表面的叙事情节,难以掩饰的是无可更改的现实悲剧。虚幻中的温存和美好,更让现实的残酷和清冷散发出动人心魄的悲剧意蕴。
洪昇重新演绎天宝遗事,基本上是继承了白居易和白朴的内容和意蕴,而有所改变。他的《长生殿・自序》表明其创作思想。他说:“余读白乐天《长恨歌》及原人《秋雨梧桐》杂剧,辄作数日恶。”“辄作数日恶”,语出《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人友别,辄作数日恶。’”“恶”是指很伤感,情绪极坏。洪昇说这段话的意思表明,他深为两篇作品所感动,又不满意作品写得过于感伤。所以后文说明他作《长生殿》,是写唐明皇杨贵妃之情事,而命意在于显示“乐极哀来”的道理,以“垂戒来世”。因为这样,所以洪的《长生殿》较之前两者,有了一层男女之情之外的更浑厚、更凝重的家国之情。
家国同构的社会模式使得李杨的爱情悲剧具有国破家亡的双重意味,这正是经历政权更迭江山易主后文人士大夫心中反复咀嚼的悲苦。因此,《长生殿》的主题既不是对真挚爱情的深情赞美,也不是对红颜误国或者重色误国的历史分析,它是一曲抒写乱离之后鼎革之初的文人对已逝故国的怀恋和对无奈现实悲鸣的哀歌,弥漫着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悲剧感。[]
《长生殿》是明清易代之际遗民思潮中一曲杰出的作品,它以探讨爱情悲剧产生根源的方式暗示了国破家亡的历史原因,反复地抒发了山河破碎、家国沦陷的哀伤。虽然《长生殿》用现代西方的理论来看,算不上是纯正的悲剧,但是其凝结的悲剧意蕴却非常的浓厚。宿命般的帝妃恋呈现出的悲情挽歌;现实与梦幻的交织,却恩爱皆成空;唱不尽的兴亡变幻、弹不尽的悲伤感叹所弥漫出的深厚的兴亡之感。
四、总结
“神仙本是多情种,蓬山远,有情通。情根历劫无生死,看到底终相共。尘缘倥偬,韧利有天情更永。不比凡间梦,悲欢和哄,思与爱,总成空。跳出痴迷洞,割断相思鞚。金枷脱,玉锁松。笑骑双飞凤,潇洒到天宫。”(《长生殿·重圆》)
人间爱情总如梦,一段长生殿之恋,双宿双飞,以大团圆的方式,成就了李、杨的绝世爱情。钗钿之恋,天上人间。李杨爱情,忠贞强烈。
《长生殿》不仅是昆曲演绎的高潮之作,还体现了至爱之情、结构的完美塑造和悲剧之美。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是悲剧,他们的爱情是建立在社会阶级上的,注定是以悲剧结尾。但是洪升在处理李杨爱情的时候主要是将他们的爱情平凡化,理想化。作者没有用历史的口吻来写他们的爱情,但也没有捏造他们的爱情,只是将李杨爱情美好化,化去了凡尘的粗俗和卑鄙,净化了爱情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