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0114】思考,请开机-《思考力决定竞争力》

《思考力决定竞争力》作者是(日)船川淳志,译者林欣仪。本书主要讲述了思考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好的思考习惯,使正确的思考力决定更强的竞争力。看完受益匪浅。

来自网络

思考力决定竞争力核心内容----关键词 头脑疑难杂症、723解决办法

     看完之后做了一副思维导图,整体书的风格用的比较通俗的语言,但是每个点都能让人深思,在读的时候,会感觉到每个点在自己身上或身边都可以遇到,带来很多启发,值得深度。前期看过大前研一的《思考的技术》,同类的书,但是不同的角度,这个更多地讲述目前思考的症结,解决症结的方法。

自己做的思维导图

一、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经常会遇到一些人问一些问题,比如说“年度培训规划谁有模板吗?”“谁知道管理者培训什么课程?”有时候,我会问一下,为什么需要,会多问几个why,经常会出现三种现象,

1、在why之下,清楚了自己的目标和需求,会去思考自己想做什么

 2、被问住了,多半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想回答了,也不想要相关资料了。或许去问别人了。 

3、回答的不耐烦,直接了当的说你有,你就给我就行了嘛,干嘛问那么多。

这些现象真得不算少数,于是,我在思考,为什么会存在这些现象,“等嗟来之食”是快餐做事的方式?那么真正思考力怎么去做?【其实,自己也经常犯懒癌的毛病】

于是我看到了船川淳志,日本知名商业管理顾问写的书《思考力决定竞争力》。

二、这本书写了什么?让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上面的思维导图整体概况了书的内容。我认为精髓的部分分享出来。

1、思考关机的四大恶习

典型几个场景

(1)、“我没有依据,所以不可能完成”“没做过调查我办不到”“时间根本不够”---这是思考关机借口型,---事情是不清楚,还是不去思考?

(2)、“我就是不会这方面了”“搞不懂啦”“我只是具体从事人力的,所以这些事情我办不到了”

--这是思考关机的泄气型。

(3)、还有思考依赖--对权威依赖、对团体依赖、对经验依赖、对名词依赖。

这儿的名词依赖,可以解释为人云亦云,比如很多人听一些名词,什么互联网思维,量子管理、超级用户之类的,一听别人说觉得挺高大上的,然后觉得别人肯定说的对。未必哈。需要思考,这些名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同时,和对方讨论在一个思考线上,可能同一个名词有不同理解。

2、怎么打破思考关机魔咒?

我看完书总结下来有三点

(1)思考没有极限。先突破这个思维障碍。

正常人的脑细胞约140亿~150亿个,但只不足10%被开发利用,其余大部份在休眠状态,更有研究统计认为有98.5%的细胞是处于休眠,甚至有专家认为只有1% 参加大脑的功能活动。而人在30岁以后每天脑细胞是以十万个的速度在死亡,虽然这对大脑150亿脑细胞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死亡的是已开发的、有功能的脑细胞,必然影响脑效能,必显迟钝呆板。我们开发的大脑潜能约有95%的大脑潜能尚待开发与利用,即使像爱因斯坦这些科学精英的大脑的开发程度也只达到13%左右。所以,不要怕思考。

来自网络

思考力活化的良性循环:彻底思考就有答案---打破沙锅问到底---思考力强化

(2)让思考成为习惯。

日本近代教育学家福泽愉吉在《求学之道》中说过:“无力独立者必定会依赖他人,依赖他人者必定惧怕他人,惧怕他人者必定阿谀他人,长时惧怕并阿谀他人将逐渐习惯,脸皮厚如钢铁,恬不知耻,不说该说之言语,乃至一见人则卑躬屈膝。”

不思考容易成为习惯,让思考成为习惯难。书中讲到了,自律来让思考养成习惯。我想到一个woop模型,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W:wish愿望。寻找一个你内心的愿望,设定一件你最想完成的事情。

O:Outcome结果。如果达成了,最好的结果是什么?尽情畅想梦想成真的喜悦。

O:Obstacle障碍。思考在现实目标过程中,你最担心发生的障碍。

P:Plan计划。在脑子里预演最好和最坏情况,找到一个平衡点,制定计划。

这儿的核心点 在O上。经常会发生障碍,比如说 今天下雨了,还跑步吗?

那么用O的方式是,提前想好如果。。那么。。。如果下雨了,我就改为室内训练或爬楼。

所以,在形成习惯的时候,多用WOOP模型来试一下。

来自网络

(3)不同领域的交流才会活化思考。

莫做井底之蛙。多做跨界交流。对同一件事情,不是所有人都跟我们有同等高度的认知。

有个名词叫知识诅咒(curse of knowledge),就是我们一旦学会了某项知识,这项知识就会成为我们的诅咒,诅咒就是让我们很难再从不具备这项知识的角度思考问题。

当我们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对这个领域越来越熟悉之后,跟别人交流或分享的时候,就会理所当然地以为,这么简单的东西,对方肯定知道。

可是,问题是,你认为很简单的东西,对于对方来说,并不容易。

反过来,也是亦然。

鸡要不要同鸭讲话,要!这样可以打开你不同角度的思考。

3、参考思考模型 三功能:分类、整合、替换

分类:MECE原则 无穷尽

整合:金字塔模型与矩阵模型

替换:时间、空间、背景替换

来自书

这三个功能我尝试用这两天一个新闻事件来应用。

《罗永浩张一鸣王欣神同步,今天三款App宣战微信 》这个新闻出来之后,看大部分媒体多是嘲笑之讽,觉得这三位发布的APP捍卫不了微信。

做独立思考的话。

首先,怎么看待这个事件。分不同维度看这类事情,而不仅仅是一个软件的问题。所以分类很重要,像一个万花筒一样,就用了不同的视觉。

可以从用户体验角度、行业发展角度、竞争对手角度、媒体角度等等,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视角分析,所以,针对很多媒体太有偏激的文章,背后的目的,行为 又是基于什么?

整合:可以用矩阵模型。

比如乔哈里窗口。分析这个事情盲点、隐藏、和未知。

比如说这三家为何在同一天发布产品?巧合还是达成一致?

来自网络

最后,替换。替换可以分为“验证”与“传达”两种。如果仅上面去发散思维的去想,那就不是思考,那就是臆想。最后需要去拿到证据,佐证自己的思考。并且,要把事情放在三维空间去看,比如从时间、空间角度。

这是事件如果改变时间轴呢,为什么要放在2019年发布,在这个情况之下,背景又是什么?

这些都是我们思考的维度。这样思考完之后,感觉开阔了一些,再去看相关报道的时候,会看到文章的漏洞,还有一些很功利性的目的。

感觉很有意思。

以上是2019年深度阅读的第二本书。值得多次拜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0107-0114】思考,请开机-《思考力决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