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之谜“三”,一生不变的风格

西方音乐史是否就是教科书讲的模样?

西方音乐史是否只有一个版本?

让我们给你不一样的内容,

古典音乐意外史!!!

不变的风格

在音乐史上,有人属于早熟型,有人却大器晚成。我们说过天才莫扎特严格意义上讲是个大器晚成的作曲家,而更典型的代表是贝多芬。他早期、中期、晚期的创作风格迥异:早期属于十八世纪的风格,是海顿、莫扎特的延续;三十岁左右形成了自己的贝氏风格,创作出充满力量的作品;四十五岁之后,他凭借惊人的毅力战胜耳疾,此时的音乐传递着一种战胜“当你久视深渊,深渊也会凝望着你”的恐惧之后迸发的祈祷与呼唤,这就是所谓他后期的创作。

舒布特也是这个类型,尽管他也人生短暂,却也存在着前后期作品明显的差异。比如他的《冬之旅》进入了另一个艺术世界,最后一年创作的《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和《C大调弦乐五重奏》完全可以视为是“来生”的音乐。相反,活到46岁的舒曼晚年却着实让人较为失望,可以说他跟克拉拉结婚之后的一两年内似乎燃尽了自己全部的创作才华,之后就再也拿不出什么震铄古今的作品了。

门德尔松和肖邦与他们都不同,是属于开始时候提到的“早熟”型作曲家——很早就确立的创作风格,而且终身未变。《仲夏夜之梦序曲》是门德尔松17岁时候的创作,而创作整部戏剧音乐要等到他34岁的时候了。相隔整整十七年,也算是他生命开始倒计时的年纪了,但二者之间风格完全相同,找不出岁月的痕迹。

肖邦不到20岁就完成了两首协奏曲,21岁时前往巴黎带着编号是Op.10的十二首练习曲。直到39岁去世,他创作了很多钢琴作品,但要想从他的作品中找出是“十八岁的肖邦”和“三十八岁的肖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你可以轻松识别出肖邦的音乐,但你很难说出这是肖邦什么时候创作的音乐——他始终风格如一。叙事曲第一号到第四号、谐谑曲第一号到第四号、圆舞曲第一号到第十九号、玛祖卡第一号到第五十三号之间,你找不到早期和晚期的风格差别。所以不论用怎样的“放大镜”去研究肖邦,他的一生艺术风格始终未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肖邦之谜“三”,一生不变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