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0日 中原焦点团队 中27 庞爱国 第283天分享 本周第6次约练 总约练第269次 咨162、观72、来3、朋3、box约练11、案例分析18,总分享第288次分享
本周第六场 咨询师
透过表象看深层含义,人平常所显示出来的表现,是真实的表现吗?他内心真的是这样想的吗?家庭是一个系统,目前所呈现出来的模式,一定有日积月累的环境和模式所导致,那就往前看一看,然后再返回来看一看,现在的模式有没有来处?那现在所呈现出来的状态,是不是也和这个模式有关呢?
筑基第24课复盘
一、行为疗法
又称行为治疗,是根据行为主义的一些原理提出来的一系列的表法,在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既然叫行为疗法,主要是训练行为、矫正行为,用到不良行为、行为障碍上的这些是比较多的。不同的学派,从最开始的时候,他其实就有自己比较特定的或者说最擅长应用的领域,行为疗化基本上就是应用到行为这一块,行为出状况的,给他进行训练,包括在实际生活中,尤其是小孩子的各种行为,其实都可以借鉴行为主义的或者行为疗法一系列的东西,然后去用,有时候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一)行为疗法的起源
行为主义:说行为疗法的起源,要先了解行为主义,行为疗法是行为主义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代表人物:像斯金纳,班杜拉、华生分别代表行为主义的三大理论基础。还有沃尔普,他提出来的系统脱敏。行为疗法主要是训练行为,然后让行为可以控制、可以测量、可以掌控,最终让他的行为逐渐的发生变化。焦点解决里边有评量问句,行为疗法里边也有打分,将行为进行量化,量化成一小段一小段,然后逐步的去实现他想要的行为,很多东西是相通的。
(二)行为疗法的特点
1、强调以行为为中心,即以能以某种方式进行观察、测量的行为为中心。
2、强调来访者目前的间题和影响这些可题的因素。
3、强调环境因素等外在变量的作用。
4、力图使自己建立在科学方法的原则和程序基础之上。
5、来访者被期望成一个积极的角色,他们应从事特定的行为来解决自身的问题。
6、强调来访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7、对于每个求治者,施治者根据其问题和本人的有关情祝,采用适当的行为治疗技术。
(三)行这治疗的基本原理
理论来源:三大理论基础。华生,斯金纳、班杜拉,都是行为主义的,他们三个分别对应一个理论基础,华生是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班杜拉是社会学习论。
精神分析就是提供那样的一个环境,行为主义非常强调这个环境,人本主义强调的是每个人有自我成长的能力,然后每个人都希望自我实现。焦点解决是给他提供的往往也是一个氛围。也是环境,各个学派很多东西是相通的,我们不要去割裂,不要感觉这个学派非常好,那个学派不好之类的,每个学派都有每个学派的道理。关键是你一定要有一个深耕的学派,其他的有所涉猎,进行大量实操练习,并且在你做完个案之后有指导,然后这样慢慢就成长起来了。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代表人物华生,对狗的训练的巴甫洛夫。华生、巴甫洛夫就是经典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就是一般就是巴甫洛夫对狗的训练,最开始狗对铃铛是没有反应的,但是每次在摇完铃铛之后就给他肉吃,给他想吃的东西。后来摇铃铛的时候,即使不给他肉,不给他吃的,他依然会流唾液,说明铃铛跟他建立了反射,这就叫条件反射。什么叫条件反射,就是有条件的反射,无条件反射,狗见了肉就会流口水流唾液,这就是无条件的反射。没有条件,不需要条件,为啥?这是他吃的,他喜欢的。但是通过这样的一个行为,狗对铃铛有了反应,这就叫条件反射。狗的训练从无条件反射到条件反射,这个训练就是经典条件反射。
2、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箱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造了一个箱子,一般来说认为斯金纳是在桑代克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个研究。所以一般来说是桑代克、斯金纳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基础的提出者或者建设者。斯金纳造了一个箱子,这个箱子里边放只老鼠,斯金纳箱这个箱子里边是有机关的,那个笼子里边那个地上有按钮。每当老鼠乱爬的时候,它有可能就会偶尔踩中那个按钮。当它踩中按钮之后,会怎么样,就会有食物滚下来。当食物滚下来之后,老鼠就吃到了,它就感觉很好,对吧?慢慢的摸索多了,它饿的时候就不乱跑了,它就直接跑到那个按钮那,用小脚一抬,啪啪一按食物就出来了,这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它这个反射咋来的,是人工训练的吗?就像那个对狗,每次喂它东西之前先摇铃铛,是这样吗?不是,它这个咋来的,它自己摸索出来的,它自己偶然的发现,我从这过来,如果我按这个地方,怎么就有实物出来呢?它就发现了,就开始重复,重复的多了,它就知道了。
3、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它俩都是条件反射,经典是人为训练的,我们有意识的去训练它哪一块儿,它做到了,我们就会给它什么。我们在家里边训练狗、猫,都是可以这样训练的,比如说猫,给它放一个猫砂,让猫去大小便,让狗去狗厕所里面上厕所,其实都是这样训练的。它快憋不住的时候看着它,然后抱到那,他一开始可能是被动的,然后就尿在那了,赶紧给奖励,给他好吃的。他下一次还这样,赶紧给他奖励,慢慢的他就学会了。操作性条件反射,是自已摸索出来的行为。我们也可以用到训练动物上也是一样的,当然训练孩子其实也差不多,当他无意之中做了一个你比较喜欢的一件事情,你比较认可的一件事情,这时给他奖励给他赞美。然后下次可能还会再继续去做,但是很可能他做完之后,我们没有太大的反应,我们会认为是应该的,然后他就不做了,这个行为就没有被强化,所以操作性条件反射更多用的就是强化的原理。他是自己摸索得来的一个结果,一个这样的行为他发现这样做有好处,然后他就这样去做,他如果发现做什么没有好处,反而得到的是害处是坏处。然后他可能就不做了,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所以很多孩子我们都知道要给予奖励,关键要怎么给予奖励。阳性强化法,用的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提出来的。
4、社会学习论,是班杜拉提出来的,模仿,家长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教育的极致是行为的影响等等,这些都是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他就认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断的向社会去学习,向周围的他人去学习。尤其是向父母、重要他人去学习,我们会看他们怎么做的,潜移默化的受到他们的影响。这就是社会学习理论,这是行为主义的三个理论基础,现在在教学中很多应用的都是行为治疗的这些,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主要比如说操作性条件反射,还有社会学习论,这都是在我们的教学中用的比较多的。现在很多孩子上学,在中小学里边,包括幼儿园里面很多都在用这些。
5、条件作用的过程:强化、消退和泛化,
强化,焦点解决也强调强化这个词语,关注什么就会得到什么,这就是强化,你关注的同时就是在强化,越关注这一块就容易越多,跟行为主义理念是一样的。你想要哪一块你就强化哪一块。不管你是吵他,还是表扬他,不管你是惩罚他还是在奖励他,往往都有可能在强化,有可能会导致他这一块变多
消退:对不好的行为忽略,假装没有看见,不去关注,绕过去。消退不是消失。你就当没看见,你不知道咋回应,或者你不知道咋去帮他,不知道咋解决,怎么办,就当没看见。比如你身边有的人可能很唠叨,当他跟你唠叨的时候,你就忙别的你就不吭了。当他跟你说你想听的,你就很感兴趣的去听。当他跟你说你不感兴趣的,或者他的不当行为,你不予理睬的时候,不关注的时候,其实就是在用消退。
泛化,行为主义比较强调泛化。还有一个词叫分化。泛化,分化都什么意思?泛化,比如说小孩在很小的时候,半岁之前他不认生,他可能见了谁,基本上对他笑,他都让抱。这个时候他会把周围对他笑的人都当成是妈妈,这其实就是泛化,到后来认生了,就是分化,能分清谁是他的主要抚养者,他就能分清了。
分化就是能区分开,学得越久,我们越能很好的去分化。遇到事的时候能就事论事,不会让我们的情绪变得更糟糕。不会因为某一个人就认为所有的都怎么样了。不会因为某一个事而认为所有的都怎么样了,这就是开始能分化了。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一些理论。强化,消退,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也有两种惩罚,一种正惩罚,一种负惩罚。正强化,给他一个想要的使行为增加,这就是正向的强化。我们鼓励孩子去做某一件事情,然后做完之后我们给予他一个奖励,奖励他一个拥抱,然后给他买个玩具,给他买一个他想要的东西,这就是正强化,阳性强化法里边用的都是正强化或者消退。阳性强化法里边是没有负强化,没有惩罚的。负强化,比如说将功赎罪,这就是一个负强化。如果你表现好的话,那么我对你的惩罚就不惩罚了,这就是一个负强化,撤掉一个他不想要的使行为增加,如果你能做到的话,我就帮你把你不想要的这个东西给你撤掉,这就是负强化。在生活中要更多的用正强化,正强化要多一些,还有惩罚,你说惩罚行不行?行为主义是比较强调的,对于惩罚,有时候是可以给他去惩罚的。焦点解决,基本上没有提到这些东西。但是在教育中惩罚这一块,我个人观点还是要有的。只不过你惩罚的时候,最好是给他事先说清楚这些东西,他知道为啥要惩罚,最好是商量好的规则。
社会学习论
成长自己,从更长远去看,我们都学过系统观,作为学焦点解决的人,我们一定要从整个系统来看,整个人生的大系统,然后整个长远的大系统,整个家庭的大系统,而非只看当下当时的局部,那样的话,我们就会整天有很多的情绪,我们看见孩子的一点毛病,我们就气的不得了,看更大的系统。
各种疗法,各种技术。
(一)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
从名字来看,阳性强化,又叫正强化,阳性的,不是阴性的。又叫正向强化,它的理论基础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跟经典条件反射的区别是:一个是人为训练,另外一个是自己摸索的,他在做的过程中,突然发现,我这样做原来会得到好处。当他发现这样做会得到好处之后,他接下来就会更多的这样去(二)只奖不惩,阳性强化法的操作过程
1.明确目标行为
2.监控目标行为
3.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
(可行、可达到、有引力、喜欢、愿意,商定目标出现何奖励)
4.实施强化
将行为与阳性强化物紧密结合,当求助者出现目标行为时及时强化。
5.追踪评估做。
(三)使用注意事项
1、目标行为单一具体,若有多个目标行为目标要改变,需一个一个进行。一定要单一,因为如果多的话是没有办法去强化的,他会弄混。同样我们在做咨询的时候也是,当他有多个目标的时候,你必须得去给他探讨,然后由他来决定先聊哪一个目标。当然我们还不是先聊目标,我们是先聊主题,主题下边再去谈目标,目标也可能有好几个。 然后再一个一个进行,还有主目标次目标,你不能几个目标同时聊,你必须得抓主要的。
2、阳性强化应该适时适当,在行为出现之后立刻给予强化,但是不要强化太过太多。
3、随时间进程,强化物可以由物质刺激变为精神奖励,待目标行为固化为习惯后,最终可以撤销强化物。
最好是一方面,他在为了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而去努力。该有奖励,肯定要有奖励的,尤其是他比较想要的奖励,该有还是要有的,才会有动力。
另外一方面,他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要让他感觉到快乐。我们要让他感觉到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会有那种成就感,会被欣赏,会被别人认可。这样的话,他在努力的过程中,他就会感觉很好。这个时候他就从最开始是为了得到某一样东西而去做,到后来就成了他自己的乐趣之所在意义之所在价值之所在。那么慢慢的撤掉他的奖励,他仍然去做这件事情,所以最好是这个奖励只是最开始为了让他进来的一个方法或者一个引子。而在进来之后,我们给予他更多的认可,鼓励、欣赏,让他能得到成就感价值感。慢慢的,他就从对外的动力转化为对内的动力,这是最好不过的。
由物质奖励吸引,逐渐转化为精神奖励。 那么这个行为他就完善下来。所以我们在训练孩子的时候,有时候也是让他先试试,并且你试了,到时候给你一个奖励,他可能就愿意去试了。在试的过程中,老师对他挺好的。周围的人对他也友善,他感觉在这里边感觉真不错,他就留下来了。 现在商家做生意好多不都是这样的吗?试吃试喝试玩,然后最开始就为了试这个奖励。但是试的过程中发现真的还不错,然后就喜欢上了,就成为真正的客户了。你看生活中很多也在用这些东西,我们也可以有意识的去用这些东西,所以使用注意事项的第三点就是强化物。 最开始是物质,逐渐转化为精神,等到目标行为固化成为习惯以后,最终可以撤销强化物,就是连精神也没有了,这就成为他自己的事情了。逐渐的这样走下来。
为啥很多孩子喜欢打游戏?他怎么那么喜欢打游戏,而不是那么喜欢学习呢?因为游戏每一关都会有很多的正强化。 游戏里边用的很多都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里边基本上都是正强化,随时可能都会得到奖励。他会在里边有很多成就感价值感。
要想让一个人做事有动力,比如学习有动力,得情绪好,关系好,有希望感,有成就感。 打游戏成就感是很强的。而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得到的正强化,往往是很少的。尤其是很多成年人,他没这个意识,或者即使有这个意识,即使家长学这一块了,也容易忘掉,也会更多对他是不满意,也可能只关注他的结果,不关注他这个人,对他这个人那种好的感受上的强化是很少的。让他得到了好多不好的感受。
好在我们自己越学越会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意识到自己有很多待完善的地方,而不是我们盲目的认为我们很牛,我们很厉害。我们过了那样的一个阶段,这是好事。
听直播课
如何协助学习困难,动力不足的孩子
情绪、关系、希望感、成就感
一、筑基班第25课学习(转杨老师总结)
第二单元 系统脱敏(摆脱敏感)法
治疗对象:用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
基本方法:让求助者用放松取代焦虑。由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创立。
二、工作程序:
(一)学习放松技巧
直接放松或先紧后松
(充分尊重,关系良好,以人为本)
(二)构建焦虑等级
0-100分,循序渐进,级差均匀
(根据当事人的感觉评分)
【建立理想焦虑等级的三要素】
1.等级差要均匀
2.成败的关键:每级焦虑应小到能被全身放松所抵抗的程度
3.主要取决于求助者本人
(三)系统脱敏
如超过25分,则继续放松。
【一个系统脱敏的焦虑等级量表实例】
一个针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害怕与母亲分离,一旦置身陌生学校情境则强烈焦虑的治疗案例。咨询师与母亲共同设计出一个焦虑等级量表:
—(1)想象由妈妈陪同进入教室,直到上课铃响妈妈才离开(30分)
-(2)想象由妈妈陪同进入教室,其他同学陆续进入教室,然后妈妈离开(40分)
-(3)想象由妈妈陪同上学,但妈妈没有进教室,在门外逗留了一段时间,自己能看见妈妈(50分)
-(4)想象由妈妈送至校门,稍等片刻即离开(60分)
—(5)想象由妈妈送至校门旋即离开(70分)
—(6)想象由妈妈送至学校附近即离开(80分)
—(7)想象由妈妈自己送离家门口数步即离开(90分)
—(8)想象自己背起书包独自上学(100分)
练习:
某男生患有特殊情境性排尿困难障碍,即只要有别人在其旁边就无法正常小便,在没人时(站着)或者蹲下时则可以正常小便,请问怎么运用系统脱敏疗法进行改善该症状并试建构焦虑等级!
三、相关知识
系统脱敏疗法源于对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的研究。
原理: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达到适沃尔普的“系统脱敏法”
第一步:将一只猫关进实验室的实验笼里,先响铃声,后电击它。这样次数多了,猫变得非常焦虑恐惧。铃声、电击停止了,它的焦虑恐惧始终不消失。
第二步:实验的后半截是如何消除猫由于电击造成的焦虑与恐惧。
猫对实验室、实验笼的过敏反应,经过这样层层升级的适应性训练,终于几近完全地消除了。
这就是沃尔普的“系统脱敏法”。
四、注意事项
1.不同情境分别脱敏;
2.想象次数因人而定;
3.等级合理,开始等级引发的焦虑如果超过50分,则不合理;
4.如无效或效果不好,可改用其他方法。
第三单元 冲击疗法
冲击疗法又称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
让求助者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或想象的唤起强烈焦虑的刺激情境中,尽管求助者在暴露过程中会产生恐惧,但是恐惧的结果并不会产生,由此惊恐和焦虑反映自行减弱或消除。
分类:
1.想象冲击疗法,更符合伦理,适应现实不方便,不受焦虑情境的限制。
2.现实冲击疗法,让求助者暴露在实际的恐惧刺激中。
二、工作程序
1.筛选和确定治疗对象
2.签订治疗协议
3.治疗准备工作
4.实施冲击治疗
(一)筛选确定治疗对象
冲击疗法是一种较为剧烈的治疗方法,求助者应做详细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心电图、脑电图等。必须排除以下情况:
(1)严重心血管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瓣膜病等。
(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瘤、癫痫、脑血管病等。
(3)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等。
(4)内分泌疾患,如甲状腺疾病等。
(5)老人、儿童、孕妇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身体虚弱
(6)各种精神病性障碍。
(二)签订治疗协议
介绍治疗的原理、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治疗中可能承受的痛苦不能隐瞒和淡化。也告之疗效之迅速可能是其他任何心理治疗所不及的。
(三)治疗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刺激物(最害怕、最忌讳的)
有时刺激物并非某种具体的物件,它可能是
一种气氛、一个特定的环境。
准备应急药品。
(四)实施冲击治疗
除非情况严重,治疗应继续进行。
焦虑反应的极限以情绪逆转为标志
三、相关知识
(一)基本原理
尽可能迅猛地引起求助者极强烈的焦虑或者恐惧反映,并且对这种强烈而痛苦的情绪不给予任何强化(哪怕是同情的眼光),任其自然,最后迫使强烈情绪反应的内部动因因为逐渐减弱而消失,情绪反应自行减轻乃至消除。
消退性抑制
·与系统脱敏的不同:程序、原理、效果和时间。
.有人认为冲击疗法是系统疗法的简化
形式,实际上两者有诸多的不同。
四、注意事项
第一,求助者同意,签订协议,方可使用此法
第二,求助者反复要求退出治疗,或是家属提出取消治疗,经咨询师劝说无效时,治疗应立即停止。
第三,求助者出现
其一,通气过度综合症
其二,晕厥、休克
应停止治疗并对症处理
第四单元 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是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求助者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
如此反复实施,结果使不适应行为与厌恶反应建立了条件联系。以后尽管取消了附加刺激,但只要求助者进行这种不适行为,厌恶体验即会产生。
为了避免厌恶体验,便不得不中止或放弃不适应
二、工作程序
1.确定靶症状:选择一个最主要的或求助者最迫切需要弃除的不良行为。
2.选用厌恶刺激:其强度要压倒原有的种种满足和快感。
3.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厌恶体验与不良行为基本同步。
【注意】:严格控制、签订知情同意书、靶症状要单而具体。
【常见的四类厌恶刺激】
1.电刺激
2.药物刺激
3.想象刺激
4.其他刺激
(憋气、羞辱)
【内隐致敏法的三个主要特点】
1.运用想象技术
2.用可怕或令人厌恶的形象作为刺激物
3.优点:安全、不会伤害求助者,不拘条件,随时随地可行
为了避免厌恶体验,便不得不中止或放弃不适行为
【基本原理】
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求助者在进行
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或生理反应,
如此反复使求助者不得不终止或放弃原来不适行为。
四、注意事项
>不具备使用条件的咨询机构或个人,不可采用厌恶疗法。厌恶刺激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但是作为一种医疗措施,它又必须是无害的,起码是安全的。所以厌恶疗法必须在严格控制下使用。
>如果采用厌恶疗法,求助者与咨询师一定要签订知情同意>靶症状要单一而且具体。
第五单元 模仿法
·模仿法又称示范法,是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他们的行为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以引起他从事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
·基本理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做为家长,做好自己就好。家长稳定了,孩子往往也就稳定了。)
示范越简单越好,做到了给鼓励肯定认可,奖励(用代币法)
(小孩子给小孩子示范,效果更好,感觉和自己差不多,更相信能实现。如小孩子怕狗,让相似的、相近的人示范。)
二、工作程序
1.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评估适应症和模仿能力。
2.设计示范行为:示范的情境应尽可能真实、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3.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比如赞赏、鼓励、接纳等。
三、具体方式
生活示范、象征性示范、角色扮演、参与示范、内隐示范。
四、注意事项
第一,学龄期是模仿能力最强的年龄段。模仿法更适用于年轻的求助者。
第二,示范者的表现是成败的关键,感染力,相似性
第三,对正确行为及时、恰当地强化。
【行为疗法汇总表】
疗法名称
(一)阳性强化法
基本原理:操作条件反射
工作程序:明确治疗的靶目标、监控靶行为、设计新的行为结果、实施强化
适应症:慢性精神病患者和儿童的行为问题
(二)系统脱敏法
基本原理:交互抑制
工作程序:学习放松技巧、建构焦虑等级、系统脱敏
适应症: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
(三)冲击疗法
基本原理:消退性抑制
工作程序:筛选治疗对象、签订治疗协议、治疗准备工作、实施冲击治疗
适应症:过度的恐惧、与焦虑有关的障碍、强迫性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
(四)厌恶疗法
基本原理:经典条件反射
工作程序:确定靶症状、选用厌恶刺激、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
适应症:戒烟戒酒、强迫症,各种性变态行为和精神分裂症等适应不良行为
(五)模仿法
基本原理:社会学习理论
工作程序: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设计示范行为、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
适应症:各种行为障碍、适应障碍。
(六)生物反馈疗法
基本原理:植物神经通过训练也能被个体随意控制
工作程序:治疗前准备、诊室训练、家庭训练
适应症:各种睡眠障碍,伴焦虑、恐惧的神经症、某些心身疾病等
讲师班磨课
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也有自己比较擅长的地方,先做自己当下能够做到的,多讲多练,以人为本,眼中要有观众,心中也要有观众,课是讲给人听的,要有互动,要让人在时隔很长时间之后回听,还能感觉到和他有互动,讲师的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