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古诗课》 [6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无戒学堂IP营打卡第5天,1025字,累计6100字」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也是一首哲理诗。宋代的哲理诗很有名,可能是理学的发展让文人更多思考抽象的事物,然后用形象的写法写成诗歌。上一首朱熹的诗也是读书感想,只不过题目《春日》非常有迷惑性,让人以为是春游的感想。

朱熹出生在福建尤溪,现在那里建了南溪书院,有水塘名为半亩方塘,有亭名为活水亭,应该就是出自这首诗。

首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占地半亩的方形水塘就像一面打开的镜子。第二句“天光云影共徘徊”承接上句的比喻,描绘湖中倒映的景色,蓝天白云倒映在湖面上,来来回回,游移不定。

第三句“问渠那得清如许?”诗人把方塘当成人,问它为什么如此清澈。

“渠”就是“它”,古代南方人用“渠”来作为第三人称代词。我想到我家这边的方言,说“它/他/她”的时候就是说“其”或者“渠”这个音。感觉十分亲切。我妈妈看到我在学古诗,凑过来提示我说,也是《六国论》里“思厥先祖父”里的“厥”。估计这几个词在古代的发音都差不多,只是写法不一样而已。

南方的方言里真的保留了很多古语,有一种文化传承的感觉。

“那”现在一般写成“哪”。“如许”就是“如此”。

最后一句“为有源头活水来”,其实语序应该是“为源头有活水来”,因为源头处有活水不断涌入。就好像方塘真的回答了诗人前面的提问,回答了保持水的清澈的办法。

实际上诗人想要表达的是,想要保持头脑清楚、思想清明,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让人生保持上进和活力。如果学了一点知识就沾沾自喜、固步自封,那么就会像没有活水的池塘一样,慢慢发臭、浑浊,自以为是、见识浅薄而听不进别人的话。

再结合诗的题目《观书有感》,我觉得应该是诗人在阅读和学习经典的时候,学到了新知识,感觉自己有了新的领悟,便好像有一股清泉流过心头,流过头脑,让心灵为之清净、头脑为之清明,于是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觉得自己就像水源注入之后的池塘,清澈而又倒映着美景。

我记得政治课学哲学的时候,会把这些哲理诗拿出来作为选择题。“天光云影共徘徊”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的意识、人的心灵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吧,外面的美景被我们感知到了,书本的知识被我们学习到了,但是我们不是一模一样接收的,是要经过主观改造的。

以前政治选择题出这首诗,一般都是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个“源头活水”就是实践。我觉得也有道理。虽然朱熹的意思可能是书本上学来的间接经验,但是直接经验也是重要的源头活水。知行合一才是真理的真实面貌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10分钟《古诗课》 [6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