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随笔2022-08-18

       有个说法:每一个刹那有30亿个细胞死亡,同时有30亿个细胞产生。也难怪我一早上的念头和想法那么多,本来已定好今天分享内容,由于其他思维产生就相应去做一些调整,把我认为最值得分享的东西分享给大家。

开篇分享:


       昨天回娘家,小丫头过来羞答答的跟我小声说道:帮忙扎一下衣服。小侄女在旁边笑着说:她觉得扎进入更好看,我也喜欢把衣服整齐的扎进去。话毕,按照惯性思维,我会笑着跟小丫头说:真臭美!但今天我说:很好,每个人都有审美角度,每个人都爱美。讲完扎完衣服,她跳着欢快的步伐到外面玩耍。那刻我感受到我们对于别人当下的一件事、一个想法,不带标签、没有分别心,而是保持着一颗平等包容的心给予对方回应,那么他们跟我们相处也是非常舒服的。忘记哪个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做一个让别人感觉舒服的人。如果把这个点做到,其实也能够给到孩子更多自信,因为她受到我们大人的尊重,而不是评判。

由外向内看


主题分享:


       今天看到一则公众号文章开篇部分写道:今天为大家分享一篇内容,它是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呈现的,现在大家可以阅读文字,并且在评论区当中告诉我,你希不希望以及你喜不喜欢这类的内容分享。

       看到这个推文,我想到:当我们一味盯着一个点,急于求结果时,往往不会让我们最终如意。因为当我们紧盯目标时,动作会严重变形。比如当我们看自己的孩子当下不写作业,如果我们紧盯自己当下想要的目标“你要快点写作业。”脑袋就会蹦出很多念头:这孩子怎么这么让人超心,这么不听话,为什么就不爱学习呢?事情会被自己无限放大。那么可想而之我们有这样的想法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结果双方肯定不会以愉快收场。

       回看上面推文部分,我们可以学习到的点就是“要说让人听了感觉舒服的话。”没有任何功利性的语言,但文章的主人却在悄悄地做着朝自己目标前进的事,做好下一步铺垫。现在人也不傻,为什么愿意买单?无非就是他能够给你带来价值,而且这个人品还不差。所以人做事有目标是好事,用的好还会为我们助力,但如果用不好则事倍功半。

       所以上面那个是在术的层面,你说术的层面不要可不可以,当然不可以。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习道的层面,据我了解,他做事很有利他思维,经常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下面跟大家分享第二点,经典《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里面的一句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了解他人的人,只能算是聪明。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有智慧。

       今天早上单位共读一本书复盘,我说到自己这半年多时间没见自己有突破性成长,只有小的成长。一个战友跟我发了信息:那么多年的习性,怎么可能两三年就有改变,或许要用一生来践行!不着急看到成果,脚踏实地,心就会放松,放松就会有觉知,放松就会有智慧的!

       这句话一下点醒了我,非常感恩在人生的每个困顿时刻,总有志同道友帮我指点迷津,扫除困惑。她让我想到上面经典的那句话:自知者明。反观自己为什么会经常觉得自己这不好那不好,其实自己并不是一无事处,而是我习惯性去看自己的短板。还有一个点就是我经常会高估自己,也会低估自己,出现两个极端,不能静下心客观地评价自己......

(待续,明天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日随笔202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