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终止间歇性崩溃,快速走出情绪低落期的?

你是不是这样的:像生理性周期一样,一个月总是要崩溃一次?这种崩溃往往是身体和情绪上双重疲累的集中爆发。

崩溃的结果,虽不至于产生严重的不可弥补的后果,但过程中的挣扎实在是太太太太难受了。

如果崩溃仅仅是一瞬间,很快就能恢复,今天的讨论也就没有必要了。

事实是,崩溃会引发更严厉的崩溃,甚至是情绪塌方。一旦不能及时刹车hold住,结果就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一点点沦陷在情绪的漩涡中。

结果往往需要承受漫长的煎熬,一点点的一步步的,依靠时间的力量慢慢走出来。

所以,有过间歇性崩溃体验的人,绝对不想再次体会那样的感受,因为实在太痛苦了。

自从开始每日拆书阅读以来,我整个人的状态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时间管理、精力管理以及情绪管理都有了全面的提升,几乎很少崩溃了。

但这并不代表,我一次性终止了间歇性崩溃。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三天前,我经历了大概三天的情绪低落期。

我甚至又一次差点跌进恶性循环的漩涡:崩溃到了极点,要么身体生病,要么请假休息,统统全丢下!

这一次,我是如何做到快速扭转情绪低落的呢?

先来了解一下,我是如何一步步跌进情绪低落期的。了解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才能更好的避免问题的发生。因为避免问题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

一方面,这种情绪是疲累和压力山大慢慢累积的后果。

这一次的情绪低落,大概发生在4月底和5月初这段时间。

在此前的一个月内,我的工作密度非常大,尤其是指导学生大赛。不仅仅是挑战杯大赛,还有互联网+大赛;不仅仅指导一个参赛项目,还是两个重点项目;不仅仅参与实践指导,还有管理学生团队;不仅需要迎接学工部领导检查,还有创业学院的督导工作,更有二级学院领导时不时的“关心”。

涉及的上级部门较多,需要沟通交流的也比较多。更甚的是大赛专家指导的频率特别多,达到了一周一次的频次。

这就要求我们指导老师和学生团队集中注意力,反复整理修改专家意见,并落到实处。

而落实层面的工作,生动体现了:专家动动嘴,下面跑断腿或者是绞尽脑汁的现象。

实际上不管是我的精力和能力,还是学生的执行能力,都还达不到这样一个高频次的要求。

外加上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繁琐零星的其他安排,全都以deadline不容置疑的态度,排山倒海扑面而来。上述基本情况,是这次崩溃或者情绪低落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情绪下滑也是能量补给不足的结果。这项次要原因也不容忽视。

五月初,我跟着依心老师,第一次尝试实践了浪潮式发售流程。虽说初战成绩很不错,短短的一星期,吸引了好几位同频小伙伴。

浪潮式发售流程比较紧密,信息整理也是很紧密的,绝对是一项耗精力甚至是体力的活动。

不错的成绩也在意料之中,所以并没有给我带来足够的能量补给。没有来得及休息喘气,让我感觉越来越疲劳。

此外,结束了每日阅读打卡,这项固定的、常规的、非常攒能量的事情,也让我感觉疲累感增大。

耗能量的事情增加,攒能量的事情减少,两头一挤,能量越来越低。所以,我没有来得及品尝浪潮式发售胜利的果实,疲劳感已经把我吞噬淹没。

明确了情绪是如何慢慢低落的,这是解决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这样做一个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在下一次可以做到更敏锐的感知,感知身体和情感上的负面累积,而不要等着问题特别突出和严峻时,再去被动面对。

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下面就重点讨论,如果接近了崩溃的边缘,如何做才能快速扭转,走出情绪低落期呢?

答案就是学会双重休息!

精神上的休息和身体生的休息!

答案就是科学休息,远离电子产品和网络,亲近大自然!

情绪低落的初期,我一般沿用一种传统的方法:看书,然后摘抄那些极具力量的文字。这个方法一直很好用,但这次失效了。 

读书写字这种方法,在初期的时候,不是过度疲累的时候很好用。但是,在过度疲劳的时候,这种方法作用力有限,需要辅助其他方法,才能把我们从情绪的泥潭里拽出来。

由于状态越来越差,我就告诉我自己要主动休息。但我是如何主动休息的呢?

我拿着手机,刷着百度里的小视频,3~5分钟的那种小视频。一直刷到眼皮累了,脖子疼了,人也麻痹了,什么也想不了了,躺下睡觉。

结果可想而知:非但没有把我拽出情绪低落期,反而越陷越深。这里深刻的体会,累的时候刷刷小视频,可以有效缓解疲劳。但一定要注意度——不能刷的时间太长,如果任由自己拿着手机刷,结果只会越陷越深。

传统的摘抄不管用,刷手机放松自己,演变成了更严重的情绪低落,难道我一定逃脱不了间歇性崩溃吗?难道没有解决的办法吗?一定非得崩溃到跌落谷底才能爬起来吗?

我做了以下两个动作,成功的将自己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感谢前两天的自己。

第一个动作是晚上早睡觉。对,就是简简单单的早睡。

也许你会说我一点都不困,但是不困不代表不需要休息,不代表做好了休息的准备仍然睡不着。不困的原因,很可能是长期以来的生物钟让你没困。

现代人,很需要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主动来一次长睡、酣睡的经历。可以快速大量的补充体力的精力。

有两天晚上,我刻意的在9:30就洗漱好了躺在床上。不玩手机、不陪孩子,就静静的闭上眼睛,躺在床上,结果我很快睡着了。实践结果证明我是需要休息的,只差静静的躺床上这一动作。结果还发现,我醒来之后整个人的心情是很轻松的,能量相对很足的。虽然谈不上饱满吧,但是醒来去读书写字是完全够用了!

除了多休息,我还做了另外一个调整——精神上脱离工作!

一直以来,我都是吃完晚饭,稍稍的在家里休息一下,然后就进入高质量的“下班后的八点钟”,开始加班工作了。但是在我情绪低落的那两天,下班回到家之后,手机是扔在一边的、电脑是放在背包里,压根儿没有打开的。

取而代之的是,我主动和老公一起去接孩子放学,骑自行车来回需要半个小时。在这段时间,我专注骑车,感受初夏凉爽的微风,和孩子聊一聊他在学校的事情,完全忘记了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接完孩子到小区之后,大宝儿会在小区里骑自行车,我没有立马尝试工作,而是陪着小宝玩儿,直到感觉很舒服了,才回家洗漱睡觉。

这段时间我完全是脱离工作的,没有窝在家里,而是跑到户外,可能是运动跳绳,也可能仅仅是在户外坐一坐,还可能是和其他宝妈聊聊天儿。

但是神奇的结果出现了,就在我主动陪孩子玩耍,强制在户外活动的第二天晚上,大概晚上八点半,我告诉老公我要回去干一个活儿,一项根本不需要当时完成的任务。

从晚上八点半,一直到十一点半,效率超高的完成了一项任务,而且心情极爽。对,我的状态又恢复了!我又满血复活了!第二天早上我还早早的起来,读书打卡攒能量。

总结这次经历,我如何摆脱间歇性崩溃的圈套,快速走出情绪低落期的呢?

主要是做到了一下几点:

1、积极清空脑袋。

清空脑袋就是把工作的脑袋换成休息的脑袋。工作的脑袋,不代表现在正工作的很好,很可能是情绪已经低落到了极点。休息的脑袋也不代表一定是窝在沙发上,看电视耍手机。高级的休息,一定是亲近大自然,一定是去锻炼,去运动,去产生多巴胺。

2、重视精神休息。

通过这次主动的精神休息,主动的丢开手机、丢开电脑,在小区里陪孩子玩耍、骑自行车去接孩子放学等等主动休息的安排,积攒了超乎我想象的能量。

所以,一定要让自己从一种思考中,完完全全的脱离出来,切换到另外一种思考模式。这样才是一种真正的休息,这样才是缓解高度紧张的情绪和压力的一种休息。

3、还要身体的休息。

身体的休息就是躺下睡觉,补充体力,这个也是很关键的。因为很多情绪是由于身体上的太累而引发导致的。

当我们休息好的时候,情绪往往都不会太差。也许你可能会感觉不困,认为自己不需要休息。就像不渴不代表不需要喝水一样,不困不代表不需要躺床上休息。也许是生物钟欺骗了我们。

当情绪低落的时候,完完全全可以洗个热水澡,泡个脚,敷个面膜,早早的躺在床上。事实证明你比你想象的入睡的更早,更香,更沉。当你在醒来的时候,让你喘不过来气来的、压力山大的、情绪低落的事情通通不见了。

做到以上三点,相信对我们普通人的情绪的低落、间歇性的崩溃,都能得到有效缓解,甚至逆转!

因为我相信,我遇到的情况绝对不是个例。我也相信,只要睡好了,锻炼好了,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当然在这里持续的能量补给很重要,这是维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积压崩溃的重要方面。什么是持续的能量补给呢?就是每日读书、拆书。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一起,用每日的读书拆书,做好常规的能量补给!如果还有需要,再利用睡眠和大自然,摆脱间歇性崩溃的圈套,快速扭转并走出情绪低落期,赶紧来试一试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是如何终止间歇性崩溃,快速走出情绪低落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