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职业的第五个年头。整合、再次出发。

这是自由职业的第五个年头。

暂别住了两年的大理,此刻坐在海岛一张面朝大海的写字台前。台风过境,天空蓝得如水洗过般净透。海岛也有如大理般娃娃脸的气候,时雨时晴。而我天生为这种捉摸不定而着迷。

最近一直在复盘,是什么带我抵达此刻的自己?再次回顾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恍然到:果然七年一个轮回!过去的七年跌宕起伏、精彩绝伦,已如一个里程碑,在终结,也在为下一个七年隐隐做准备。

这个七年,以我从北漂白领到美国读MBA为开端。MBA两年,自由职业五年。

回顾这五年的自由职业期:

第一年,生活实验期。建一个“无恐惧”泡泡,尽情去做此前想做却没时间没勇气去尝试的事。

回国后,半年适应期。一面兼职教托福,一面尝试自己喜爱的事,而后者为自由职业的扩展打下基础。

时机成熟后,一年半,在东南亚一带旅居,我体验到极致巅峰的感觉。这巅峰闪亮而猛烈,却骤乎暗然,很快进入天蝎式的深刻蛰伏期——在大理独居两年。

高峰有多高,低峰就能跌多低;而低峰能有多低,再次反弹力就有多强。

此刻,坐在南端的海岛,回首、瞻望。感到未来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精妙高潮向我驶来,它轰轰隆隆,却看不见具体的样子。犹如隔着面纱理想情人的面庞。它在逐渐揭晓。Breathtaking, as well as frigtening.

今天借由这篇文章,整合过去这五年,分享自由职业的点点滴滴。如果你也在考虑自由职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自由职业意味着什么?

看上去,自由职业不再受困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无须在早晚高峰通勤奔波时怀疑人生是否就该如此,错峰旅行、说走就走,睡到自然醒,无需讨好任何人……它的好处真的蛮多的。但是你知道,想要拥有这些,你必须面对的只有一点。

那就是无止尽的——未知。

人们以为自己渴望自由。但真相是,人们害怕自由。或者说,人们害怕与自由相伴的虚无缥缈、捉摸不定。

该做什么?做多少,何时做,以及做到多少就算完成?诸如此类的问题,不再有人告诉你。没有组织,没有时间表,没有工作安排,没有休假计划,犯错没有人在后面兜着你,更没个商量对策的人。自由职业就是这么一回事。

如水一般,无比自由,但水依靠容器来塑形。在公司上班,各种制度、安排,是承纳水的容器,是构成生活的大致框架。自由职业则需为自己定制容器、框架。

我写作、讲课,没有所谓的甲方,可以说,我拥有完全的自由。对于每一次的写作、开课、开发新产品,我尽全力做好每一个细节,但我永远不会知道大家是否会喜欢,心血是否会白流。

拿开一堂课来说,从策划、文案、设计、推广、客服、备课、讲课、售后,全部是我一个人,真的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了。我不去做,永远不会有人来催我。因为没有上级,没有kpi,没有绩效鼓励,没有标杆可比较。

自由,是一片彻底的空无,连重力都消失了。在这种“失衡”的状态下,你可以稳住自己,知道前行的方向并为此努力吗?

从这些角度上来说,自由职业不亚于是最难的职业。

未知,就像无尽的夜空,有璀璨星河,也有无底黑洞。未知,会催生诸多不安与恐惧。但我喜欢未知,因为未知自带新奇的滤镜和探索的热情。

你呢?喜欢未知吗?

对于每一个考量过自由职业这个可能性的人,也许没想过“未知”这回事,但一定品尝过对金钱的不安。

有多少钱作为fuck you money,就可以不再忍受上司的臭脸?

有多少钱,你才会觉得安全?

答案纯属因人而异。比如不少关于自由职业的文章会说,攒够2-3年的生活费,就可考虑辞职。但,决定自由职业的当下,我身无分文;开启国外旅居的那个当下,我兜里就几千元人民币,外加几万块外债……那些时候,我觉得自己特别富足,从未担心过钱这码子事,也没有牺牲生活的质量。

我不是盲目的乐观,只是没有担心罢了。或者说,担心没有找上我。

那时,我只有一个想法,在这么多年后脱离世间游戏后,世界是我的游乐场,老娘要尽情玩耍。钱以我意想不到的方式不断涌进。这当然是件很爽的事情,老实说,现在更加“稳定”的我,反而被担心和焦虑“找上门”了。仿佛又回到原点,深度却不同。不过也正是这些情绪低谷,我得以与他人的担忧和焦虑共鸣。也更明了,重新选择后的信心和信任会带来多少力量。

不要再听别人怎么说了。问问自己。答案和钥匙不在别人口中,而在自己心上。不要再把自己的力量,拱手相让。

刚刚提到的未知,也体现在收入上。

自由职业的这几年,月收入最多的时候有五六万,最低的时候两三千。在这些时候,如何保持心态上的平衡?

平衡,并非让所有问题消失,而是稳稳站在太极中央。焦虑、担忧与我们的关系,就像永远的Tom and Jerry. 情节大致相同,观众永远乐此不疲。

如何克服金钱的恐惧?

抱歉,克服不了,它一直存在。它不是一个可以消灭或者超越的东西,但是可以与之和平共处。换个角度来想,每个月有固定收入入账,那些账户里躺着几千万的人,就对金钱没有焦虑和恐惧了吗?认识到它们会一直存在,反而使人释怀。

一般说来,在公司上班,是将自己的时间和技能租给公司,以换取稳定的收入。所以雇员与公司的关系,不是雇佣,而是交换。这交换在你心中,是否等值呢?如果你是自由的,你会把你的时间和技能用来做什么呢?

比时间和技能更宝贵的是,创造力。创造力,好比地下水,每个人都可以汲取,但要自己去钻井。创造,所带来的喜悦极为持续,它无边无际,没有束缚。而正因为以上提到的未知,自由职业这回事,可以将创造力发挥到无穷。

你的收入,等于(时间*技能)作为底数,那么创造力则是指数。创造力是财富、喜悦、满足感的源泉。

无论你做什么,务必带上自己的创造力。

自由职业的这些年,我做了哪些事?

简单来说,我只是遵循内在的感觉去做事,follow the flow. 细细数来,我开了三堂原创课程(自由书写、灵性英文、花精书写,第四堂正在筹备),流通水晶、花精,制作魔法蜡烛、塔香等等。这些皆为自我表达及创造力的流动,做事的同时,也是精神滋养。

《一支魔法蜡烛的诞生》

一切必然又偶然。比如首次开自由书写课时,因为体验到自由书写的神奇,很想要分享出去,又恰好与当时的partner分道扬镳,只好自己来。第一站旅居的机票早已买好,开课的同时也是我的生日。2018年的春分,仿佛一次真正的reborn.

开灵性英文课的契机源于,读书时我并不是个“好学生”,不背单词更讨厌语法,但后来我做到很多按照“常理”无法解释的事,比如去新东方工作、教课,独立申请MBA,又拿到一份几乎不会招外国人的全年实习。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东南亚,说起英语来,人们常常不相信我是中国人。后来去教托福,接触大量还处在应试教育框框里的学生。基于这种逆袭和反差,我十分渴望把自己那一套英文逻辑分享出去。告诉大家,用常规的方式学不好英文可不是你的错。(这种反差和渴望不再,所以也没有开新的灵性英文课了。想听的还可以去听之前的课)

流通水晶,也是很自然的,因为我喜欢。在西藏时,直接跑到挖水晶的藏民家去挑水晶,在尼泊尔时,一个景点都没去,天天泡在水晶店,和老板熟到我一去就给我上茶上酒。

一直对花精有强烈兴趣,试用了大量市面主流产品,都不甚理想,直到在台湾结缘澳洲彩光花波花精,才找到花精界的the one. 而为了把这系列花精更好的介绍给大家,围绕花精开设了花精书写课及花精蜕变营。

我在每一个当下所做的事,体现着我内在的世界:真诚的热情及兴趣。

所以我的情形不具复制性,不过它说明了一个永恒真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做了这么多“前无古人”的事,我十分理解你有过的迟疑。相信我,无论做什么,踏出那第一步前,总是最难的。后面只会越来越容易。


曾有人说,我一定极其自律。

我每日写作、阅读、工作,尽量12点前入睡,不抽烟、不酗酒,从不碰游戏。但我从不觉得自己是个自律的人。

我不玩游戏,靠的不是自律,因为我没兴趣。日复一日,坚持书写,也不是意志力在支撑,而是我需要书写来疏通情绪、保持自省。就像我们每日吃饭、喝酒,依赖的不是自律这玩意。

有人问村上春树,日复一日地每天跑10公里是需要多大的自律和意志力。他本人说,非也非也,跑步本来也是他喜欢的事。因为喜欢才会去做,才会坚持。

所以,对自由职业来说,自律和意志力不是那么重要。首先应是喜欢,其次是自我约束。

自我约束和自律,不是一回事吗,你可能想问?甚至它们的英文翻译都可以是,self-discipline. 自我约束与自律是有微妙差异的。

因为我喜爱写作,每天早上把自己送在桌前写字,而不是无止尽地赖床刷手机,靠的是一丢丢自我约束,尤其是,有觉知的自我约束(因为我想写出作品)。因为我并不享受跑步本身,我为了锻炼身体而逼自己去坚持跑步,这是自律。

如果做某一件事,你还要靠自律和意志力,那只能说明,你还不够喜欢。那不如趁早放弃,去发现更喜欢的事。

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余生只能做一件事,那会是什么?

我差点因为固执而成为老古董。

我知道我的公号内容不“垂直”,倔强地随自己喜好而更新。我讨厌内容垂直、内容变现、红利、格局、弯道超车这类字眼。我不追热点,拒绝小红书、抖音……这些对自媒体来说,可谓致命,或者说绝无便宜可占。

不得不承认,过去两年公号的阅读量呈断崖式下降。我长时间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我写得还不好,内容不够精彩,不懂经营……后来我终于发现,(但也太晚了!)大部分的人注意力早就不在这里,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片段)、娱乐的方式已大大改变。而我还死死地停留在原地,拒绝改变。

作为一名85后,20多岁的年纪时,时代围绕着我们,彷佛是世界的中心。一切的发明、便利、科技,都随着我们的成长,应运而生。从家庭座机,到BP机,大哥大,便携手机,智能手机……对于父辈来说,适应起来想必经历了不少shock,而我们那个年纪不需要。对于纸媒的消失,我们没有痛心,而是立即拥抱了互联网时代。转眼,时代聚光灯已经聚焦于90后、00后。

回顾这五年的高光和低谷,我的takeaway是,不管自己愿不愿意,时代变了,大家的注意力转移了,作为自由写作者,如果我想要作品有人看,有人读,那么我必须有所调整,而不是孤芳自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与时俱进、拥抱当下时代是需要的,但也不一味忽略自己的感受。如何把它们结合起来,以更有觉知的方式,在创造中融入自己想要延续的品质、特质、方式?我总是有选择的余地。

不愿意用小红书式的夸张标题和失真滤镜,但我可以去学习做图文,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更好地传递出去。不愿穷极一切去拍吸睛的短视频,我可以学习把自己的产品和理念用更有趣味的视频来展示。

这算是妥协,还是与时俱进?或许兼而有之。不妨当作是自己不断学习的过程,学习认识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也认识不断变化的自己。

我知道很多尝试过自由职业的人,最终还是回到公司。我能理解。因为恐慌这家伙格外爱来拜访自由职业者。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会坚持多久,但我知道,自由职业五年后,我更加清晰了脚下的路。

从18岁开始,一直在更换居住城市,自由职业后更是开启了旅居。我想这符合我的天性,作为月亮射手,旅行这回事给我无限的滋养和灵感。此刻,我心中仍有很多想去的地方,想要体验的生活。不过至多十年,等我看遍心中想要看的和体验的,我也会择一隅而安。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对自由职业相当友好的时代,不管是直播带货,还是朋友圈微商,二手房东,门槛都不高,只要你敢兴趣并投入心思和时间,用心经营,养活自己很容易的事。如果搭上时代的顺风车,不断挖掘自己的创造力,懂得与未知、恐惧共处,相信会创造出丰盛而灿烂的人生版本。

你必须先启程,方能看到脚下的路。

Anicca! 无常~无常。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由职业的第五个年头。整合、再次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