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吴军的硅谷来信第2封

                       吴军硅谷来信 第2封 --- 也谈一万小时

百度图片

        吴老师开头借着罗老师在得到的一期节目,引出一万小时的概念,及是不是到了一万小时就一定会成功这个论题?下面是听书部分的引用:

        节目里面提到《异类》作者格拉德威尔的一个观点(其实以前这个观点也有,只是罗老师表述得更清楚),即什么东西做好需要花一万小时。这个观点今天中国大部分人已经知道了,不管自己愿意不愿意花这一万小时,有没有毅力坚持这一万小时,大家都比较认可这个理论。罗老师在那一期的讲座中提出一个不同的观点,那就是你花了这一万个小时可能也没用。

        如果仅仅听他这两句话,你可能认为他是在 否定 格拉德威尔的 10000 小时理论。不过如果你听完罗老师那一讲的全部内容,就会体会到,他的意思其实是:思维方式,周围环境,境界等因素,比花笨功夫要重要。

       今天,我想就罗老师引出的这个话题讲一讲我的想法。 首先谈谈关于格拉德威尔《异类》这本书中的几个观点。格拉德威尔主要谈到了智商、10000 小时、运气和家庭环境。这些条件都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没有一个是充分的,甚至加到一起也不充分。

      智商的问题比较简单,太低了(格拉德威尔的标准是 120 )就很难成功了,这个结论很残酷,但它是事实,敢于说出事实的人是有勇气的,不论我们是否喜欢这个事实。人可以暂时穿着皇帝的新装麻醉自己,但是对自己不切实际的定位只能害了自己。(可是有些人真得沉醉或者麻木在里面,不自醒--这句是个人感悟)

       10000 小时我们最后再说。

        接下来我们稍微谈一下运气,大凡成功的人都有运气的成分,而且他们都承认这一点,而不是过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反之如果他们遇到挫折,他们会检讨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怪罪运气。相反,不成功的人在偶尔得意时,会把自己封神,失败的时候会怪运气。关于运气,以后有机会我想深入地谈一下,今天就不展开了。

       家庭和生活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这也是罗老师在那一讲中强调的一个话题,敢于把这一点说出来,也是要非凡勇气的,因为这可能一棍子打倒一大片。但是家庭和生活环境不是简单地以经济收入和地区发展程度来划分的。好的环境必须有利于人在身体和心智上成长,能够培养他们对生活积极的态度,激发他们的潜力。在我周围有非常多来自农村的朋友,如果不告诉你们他们来自哪里,你是想不到的,因为他们不仅仅是事业有成,而且做事情非常大气。如果你接触他们的父母,虽然那些老人非常土,但是他们善良正直,愿意接受新的想法,而且生活态度非常积极。

       概括来讲,格拉德威尔讲的这些都是必要条件,不充分。讲到这里,你可能会想,那自己不就是没有希望了吗?也不尽然。虽然我们不能保证谁一定成功,但是,总有好的方法和更有效的途径。世界上没有绝对对和错的方法,但是有好坏之分。因此我就以我的经验,谈谈什么是好的方法,和一般人对 10000 小时理解的误区。


这部分主要引出一万小时对成功的概念,以及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书中提到了几个影响因素,其中抛开智商和努力时间的因素,较详细介绍了“运气”和“家庭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性。

接下来这部分则主要是介绍,一般人会对10000小时概念存在的误区。主要有四类:

       误区一:简单的工作重复 10000 小时。有些人的 10000 小时都是在从事低层次的重复,上封信中我提到的伪工作者就是这种人。再举个具体的例子,如果在中学学习数学,不断重复做容易的题,考试成绩永远上不去,当然不会有中学生这么做的。但是,在工作中很多人却犯这个错误。比如现在互联网比较热门,一些人学了一点点编程技巧也能挣还不错的工资,于是就守着这点技能每天在低水平地重复。我在《智能时代》这本书里提过一个观点:在未来的智能时代,真正受益于技术进步的个人可能不超过人口的 2% 。坦率地讲,仅仅会写几行 JavaScript 的人不属于我说的 2% 的行列,这些人恰恰在未来是要被计算机淘汰的。

        误区二:习惯性失败。这一类人和前面讲得正相反,他们好高骛远,他们不注重学习,懒得总结教训;同时脸皮还很薄,也不虚心请教。他们迷信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岂不知简单地重复失败是永远走不出失败的怪圈的。因此这些人常常是时间花了很多,甚至不止 10000 小时,但是不见效果。在 IT 公司里常常能见到这种人,一个人在下面捣鼓东西,就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误区三:林黛玉式的困境。林黛玉其实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人物,我喜欢她实际上是因为她很有内涵和才气,想问题想得很深,但这也是致命的弱点,她的才华越高,在自己的世界里越精进,对外界就越排斥。我们知道一个概念内涵越来越宽,外延就越来越窄。你如果泛泛地说“桌子”这个概念,它包括非常多的家具,但是如果你说“法国洛可可宫廷式的核桃木贴面桌子”,世界上可能就没有几件了。林黛玉就是这样,她越是精进,到后来贾府里只有贾宝玉能够懂她。我们很多人做事是这样,越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对外界的所知就越来越少,而自己的适应性也就越差。有两类科学家,一类是掌握了一个方法,研究什么都是一流的,他们越往后路越宽,比如爱因斯坦、费米和鲍林(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但是也有一类,路越走越窄,比如发明晶体管的夏克利(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他对自己研究的晶体管越来越熟悉,就对其它技术越来越不愿意接受,最后无法和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同行交流。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大量这样的人。

       误区四:狗熊掰棒子。10000 小时的努力需要一个积累的效应,第二次的努力要最大程度地复用前一次努力的结果,而不是每一次都是从头开始。希腊科学体系和东方工匠式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差别。前者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任何发明发现是可以叠加的,你给几何学贡献了一个新的定理,几何学就扩大一圈。而后者不成体系,是零碎的知识点(甚至只是经验点),每一个新的改进都是孤立的,因此很多后来就失传了,以后的人又要从头开始。我们知道今天几乎任何一个三甲医院的主治医师,水平一定比 50 年前所谓的名医高很多。但是,今天没有哪个中医敢讲自己比 500 年前的名医水平高。这就是因为前者有积累效应,而后者没有。很多人读书也是狗熊掰棒子式的,做了一堆题,相互的关系没有搞清楚,学到的都是零散的知识点,换一道题就不会做了,因此时间花得不少,成绩却上不去。在工作中也是如此。

                                                           来自吴军的硅谷来信


在这封信的个人得到如下:

1、10000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2、习惯性失败:我不是生活中精英群体中,周边也的确有较多习惯性失败的人,分析下来大多与信中提到的性格有关。内向、脸皮薄、自尊心强,做不到虚心请教,只能直着弯不了,整天闷头自己捣鼓(从工作周边来看,这类人技术直男偏多些),等待成功。敦不知找不到方法的努力,都是在自己感动自己。

3、林黛玉式的困境:信中说法比较文艺,其实在我看来,这类人就是“自恃清高、听不进建议”。当然有一部分人的确是有着自成一派的学习和研究,与外界难有“共鸣式交流”,这部分人是可怜;但还有一部分人则是“鸵鸟心态”,是用否定、不与人交流来掩饰内心的焦虑,这部分人可以称作可恨。

       最后想说,成功谁都向往,但每个人的成功都不可复制,我们能够学习和借鉴的只能是方法,且是适合自己的方法。一万小时代表的是“刻意练习”和“坚持积累”的过程,而不是解决成功的灵丹妙药,只有秉持谦逊的心态,延着正确方向,坚持走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以上,与君共勉之。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吴军的硅谷来信第2封)